移动直播对传统新闻叙事场域的重构

2022-09-01 12:14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8期
关键词:场域重构民警

马 芳

传统新闻与移动直播的叙事场域存在一定差距,从叙事关系上看传统新闻具有单向描述特点,而移动直播具有双向对话特征[1]。再从叙事时间来看,移动直播为现场报道,而传统新闻多为后期整理。从叙事空间来看,移动直播可以自由互动,而传统新闻多为场外互动。如何在移动直播环境下重构传统新闻叙事场域,值得深思。

一、移动直播下传统新闻叙事场域的创新维度

1、叙事动力取决于“悬念”

移动直播场景下,观众对于新闻事件结果的关注度往往更高。传统新闻虽然已经知道了新闻事件结果,但是也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调动观众的新闻阅读积极性。因为如果直接告诉观众新闻事件结果,大部分观众将失去阅读兴趣。以往直接在新闻标题中给出确定结果的新闻内容往往阅读量偏低,叙事动力出现明显弱化趋势[2]。传统新闻叙事动力源于“悬念”,悬而未决之事往往最能吸引观众,因为新闻故事铺垫的“悬念”勾起了观众猜想新闻事件结果的好奇心,所以观众情绪受到新闻故事发展的牵绊,并逐渐增强了对结果的各种猜想。因此,移动直播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新闻叙事场域提出了驱动力要求,而驱动与否则取决于“悬念”设置是否巧妙,是否能够勾起新闻受众的普遍好奇心。

比如,《艾孜海提·阿吾力处理交通事故有“秘诀”》新闻故事中,“秘诀”实际上便是巧妙设置的一个悬念。当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时,艾孜海提在勘查交通事故现场时找到了离事故发生地约40米的路口治安监控,在监控中锁定了目标嫌疑车辆,随后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询问,最终找到了工人王某并将其传唤到中队接受调查。这样的新闻故事围绕“悬念”展开叙事,每一步都强烈调动着观众好奇心,观众的主观情绪上希望交警找到肇事逃逸的嫌犯,在新闻故事推进中逐步揭示了交警的“秘诀”所在。因此,当“秘诀”被揭开那一刻,答案也逐渐浮出水面,此方式驱动了新闻故事的推进,牢牢抓住了观众情绪。

2、叙事角度倾向于“多元”

移动直播带给观众的“现场感”很好,但是并不一定具有多元化的叙事角度。因为现场直播报道中缺少充分准备,采访对象可能较为单一。这也为传统新闻创造了一个突破口,如果可以带给观众“多元”叙事角度,从不同维度来讲述新闻故事,观众的思维活动和观察视角也会随之转变,那么则有利于呈现出立体化的新闻故事,让故事更加丰满,让新闻人物更加真实[3]。比如,在《“这小伙子,踏实!凡事交给他就放心”》新闻报道中,采取了“多元”叙事角度,分别为:当事人视角、民众视角、家庭视角。

当事人视角下,山东籍游客张某夫妇的感谢信中写道:“感谢您带领着巩乃斯派出所民辅警化身‘开道哥’,以最快的速度把奄奄一息的我们送往镇卫生院;感谢您第一时间联系到新源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救护车,挽救了我们的生命……”当时,张某夫妇因吃了自采的野蘑菇而中毒,民警才钧和辅警们为救治两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挽救了他们的生命,于是用游客的偶然事件和感谢信组成了新闻当事人视角。

民众视角下,“这小伙子,踏实!凡事交给他就放心。”这是群众对才钧的一致评价。“职责所在,再难也要上。”这是才钧常说的一句话。两句话遥相呼应,民众视角解释了才钧的发言,而民众评价也相当于肯定了才钧的付出。多年来,才钧参加了多少次救援行动、救助了多少受困群众,他自己都数不清了。所以才会有民众的好评,成为见证才钧爱岗敬业和责任意识的客观证据。

家庭视角下,才钧的妻子曹静娜是和静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这个“双警家庭”的生活一直处于无规律状态。在女儿的记忆中,才钧经常只出现在视频中,以致于偶尔爸爸真出现在眼前时,她会躲在妈妈身后,像见陌生人一样不肯和爸爸交流。为此,夫妻二人倍感失落。他们给女儿的解释是:“因为我们是警察。”

3、叙事内容偏向于“发散”

移动直播多数情况下是报道突发新闻事件,叙事内容的主线非常清晰。但这样的叙事内容结构可能并不全面,比如人物报道缺少以往的对比素材。而传统新闻则可以利用大量时间整理背景资料,从而凸显新闻叙事内容的丰富性。为撰写新闻故事提供更多“发散”的素材,则可以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新闻场景。因为新闻素材可以来自多个方面,一个新闻故事或人物可以从多个新闻场景来描述。但是即便叙事内容偏向于“发散”,仍然需要形散神聚。因为“发散”后的新闻内容实际上在共同证明新闻主题,当新闻叙事结构稳固时,“发散”的叙事内容反而能起到更强的证明力。

比如,在《河崖村有个移动的“110”》报道中,介绍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吐木秀克镇河崖村民警董寅涛的故事[4]。曾经的河崖村各类案件时有发生,是民警公认的一块“硬骨头”。但就是这样一块“硬骨头”,在董寅涛到来之后,逐渐发生了改变。记者镜头拍下了民警董寅涛走访村民进行防电信诈骗宣传、走访出租户和帮扶对象、按照惯例在辖区内夜间巡逻、给村民送生活物资、帮助村民讨要工钱、救助误食农药的村民、帮助村民打扫庭院积雪等事迹,这些新闻故事本身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或内在联系。可正是因为民警董寅涛的日常工作繁杂,所以新闻叙事才会“发散”地大范围收集这些素材,用于描述他的日常工作状态和内容。因为,从村民视角看到的民警形象是:“小董警官不仅守得住平安,而且还是个‘爱管闲事’的热心肠。”所以,所有“发散”的新闻叙事内容实际上都具有强大的证明力,证明了民警董寅涛在日常工作中的付出及责任担当。那么无论新闻故事内容如何“发散”,归根结底的叙事逻辑是统一的,因而新闻场景无论如何变换,讲述新闻故事主旨的思维方式不变,对呈现完整的新闻场域具有支持作用。

二、移动直播对传统新闻叙事场域的重构路径

1、重构“叙事逻辑”增强层次感

重构传统新闻叙事场域,首先应当从“叙事逻辑”上增强层次感。传统新闻报道很难像移动直播一样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因为传统新闻记者很难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完成及时报道,需要在整理新闻材料后次日报道。那么在缺乏“现场感”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增强新闻本身的层次感。通过“叙事逻辑”来构建新闻故事的层次感,可以改善新闻内容的可读性。比如,传统新闻《6000、3700、185……数字背后的故事》[5],新闻故事从“9年送6000余双鞋垫”“来自3700公里之外的一封信”“18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三个层面构建了叙事层次。新闻受众在阅读这些新闻内容时,因为鲜明的新闻层次感而动容。60多岁的伊萨兰·达吾提9年来缝制了6 0 0 0余双鞋垫送给当地交警,只因看到他们在寒风中冻得直跺脚;3700公里之外王钢感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风雪中救援;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公安局延安北路派出所副所长吴亚松捐献18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植入患者体内。三个新闻故事用三组数据划分了三个层次,讲述民警与群众的故事,因为民警的付出层层递进,故而新闻故事感人深思。即便没有移动直播的“现场感”,新闻故事“叙事逻辑”也产生了深入的递进关系,所以新闻受众如临现场,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传统新闻传播效果不亚于移动直播。

2、重构“叙事场景”优化沉浸感

传统新闻虽然多数情况下并不具备现场报道的优势,但是可以通过新闻描述和添加短视频的方式来优化新闻故事的沉浸感。比如,《看到闪烁的警灯,我们就看到了希望……》报道中,便采取了新闻当事人主观描述和新闻短视频辅助描述的“叙事场景”。一方面,可以用当事人描述来增强“叙事场景”的沉浸感。报道中,村民道列提·吾哈甫激动地说:“我们在这被困了好久,看到闪烁的警灯,我们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村民话语中透露出对民警前来救援的激动,主观视角可以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沉浸感,增强观众对于当时危机场景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可以用短视频方式来呈现新闻事件“叙事场景”的沉浸感。《男子醉酒险坠湖,民警:不行,救出来》的报道中,在H5页面中添加了救援现场的短视频,民警到达现场,发现男子严重醉酒,正趴在湖中水面与冰面相交界的地方,一条腿已浸泡在水中,冰面随时可能裂开,情况十分危险。民警冒着落入水中的风险,从冰面处靠近男子,将其救回岸边,紧接着为其披上棉大衣保暖,随后送往医院救治。整个救援过程通过短视频呈现,直观性更强且环境描述更为客观,故而观众的沉浸感更为强烈。

3、重构“叙事互动”改善体验感

虽然很多传统新闻在“叙事互动”上缺乏自由度,但是可以提前整理观众问题,在播报新闻节目时给出准确回复。进而可以通过重构新闻“叙事互动”方式来改善观众体验感,达到增强场外互动的积极效果。比如,“长安新疆”公众号曾接到过观众留言,天寒地冻的环境下一群平时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频繁出现在观众的生活中。为了向观众介绍这些野生动物,特别策划了《“可爱”集合》专题报道。其中有新闻短视频“边境民警救助奶凶奶凶的猞猁”“警民携手救助野生动物秋沙鸭”“克拉玛依市公安局乌尔禾分局民警巡逻时救助草原鹰”“团结警务站有只疑似受伤的‘天鹅’需要救助,实为凤头鸊鷉”“喀什地区莎车县人民法院干警在灌木丛中发现丘鹬”。这些新闻内容为观众解答了很多野生动物的“冷知识”,提示了广大网友在发现野生动物受伤后应联系救助站。这样的“叙事互动”,在讲述新闻故事的过程中扩展了知识、解答了问题、增强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宣传,观众的体验感也会更好。

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直播下传统新闻叙事场域亟待创新,叙事动力取决于“悬念”,叙事角度倾向于“多元”,叙事内容偏向于“发散”。传统新闻叙事场域的重构路径主要有三个维度,重构“叙事逻辑”增强层次感,重构“叙事场景”优化沉浸感,重构“叙事互动”改善体验感。进而能在重构新闻叙事场域后打造高品质新闻故事,助力传统新闻超越移动直播,达到更为理想的传播和呈现效果。

猜你喜欢
场域重构民警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