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群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小学低段无疑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儿童诗生动的表达为儿童语言习得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尤其是“双减”政策的实施之下,笔者认为,语言习得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指向核心素养的儿童诗学习,理应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有感悟、有习得、有实践。
诵读儿童诗,重要的是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儿童诗的学习机会,创设一定的诵读情境,如联系生活回忆、借助画面展示、动情的语言描述、配乐激发想象等等,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美感体验。
如诵读一上《明天要远足》时,笔者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睡不着”时的情绪体验:因旅游而兴奋;因长假后返校而激动;因参加比赛而紧张……思路打开后,笔者用激情的语言描述,再辅之以音乐播放,引导学生一边朗诵诗歌,一边用动作演绎。尤其是“哎,睡不着,翻过来,翻过去”的那份童真随声而传情。
在体验中吟诵,学生入心入情地读,读出音调,读出韵律,享受吟诵的乐趣,实现建构诗意课堂的目标。
儿童都有爱表现的天性。在创设情境后,教师应针对儿童的天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我来展示”的欲望,开展多样化朗读,让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的画面。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相互竞争、相互评价、相互学习,提升吟诵能力,有效积累语言。
1.展示读——初试身手,读中有胆量。
教师要营造宽松的环境,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放松心情,在充分练读后,自告奋勇上台展示诵读儿童诗,接受大众评委们对优势与不足的点评,接着再次诵读。每一次评议过后的展示,都要有新的要求,也要有新的效果,在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循环往复中,让语言得以内化与积累。
如教学一下《夜色》这样富有情趣的儿童诗时,笔者放手让学生上台朗读。之后,请学生评价:胆小的样子仿佛出现在眼前;感受到了夜晚的美好;“很小很小”读得特别轻,“微笑、睡觉”读得甜甜的,还把“再黑再黑”读得很响亮,感觉很勇敢……随即再让被评价的学生来读一读。
2.挑战读——百家争鸣,读中有声色。
挑战读,就是在教师点拨学生练读后,进行比赛读。如,由学生自愿组成比赛小组,两个人比赛读、小组间比赛读、男女组比赛读等。比赛读展示各自的儿童诗吟诵,由大众评审对他们的诵读进行点评。
如诵读一上《四季》时,笔者让学生比赛读第3、4 小节,学生把“谷穗弯弯”“鞠着躬”“雪人大肚子一挺”读得妙趣横生、有声有色。比赛读使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让他们在体验中理解了词语。此时的吟诵,入情入境,绘声绘色,达到了读有所悟、悟中习言的效果。
教儿童诗,不是教内容,而是让学生感悟儿童诗特有的语言形式。灵动赏析,就是让学生当学习的小主人,用心欣赏童诗美妙的语言,提升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捕捉能力。
写文章要有一定的顺序,写儿童诗也需遵循这一规律。所谓移动,就是改变儿童诗原有的表达顺序,让学生去发现改变之后的不足,从而明确儿童诗要遵循一定的表达顺序。
如教学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时,笔者将语句改成了“小鸡画梅花,小狗画月牙……”,学生在读中发现这样改是不可以的。笔者随即出示动物名称、脚印与比喻物的卡片,让学生进行移动并从中发现: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因为小狗的脚印像梅花,所以小狗画梅花……这远比教师问“为什么小鸡画竹叶”来得印象深刻,并让学生明白了表述时的搭配要合理。
同样,《四季》《一个接一个》等儿童诗都可尝试移动语段的位置,引导学生辨析,从而明白要表达有序。
2022 年版课标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儿童诗的结构清晰,文本的建构方式如循环的段落、重复的写法等都有独特的视角。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等局限,教师需要进行扶持引领,而反复朗读、展开想象、巧用媒体、换词对比、诗句辨析等都不失为感受美的好方法。
如一上《四季》学习第1、2 两小节时,笔者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发现相同之处:都有谁对谁说、“我”是哪个季节,都有叠词“尖尖、圆圆”,感受构节的相似。教学一下《一个接一个》时,笔者引导学生聚焦第三小节,品味推敲表达秘密:由“沮丧”变成“开心”,都是通过“不过”来连接的;同样是由“快乐”变为“沮丧”,第三小节还用了不同的连接词:“就”“又”“却”。
又如一上《青蛙写诗》,诗歌中用“我要”“我能”“我们可以”表示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都很乐意帮助青蛙写诗;二下《彩色的梦》中,“绿了、红了、蓝了”“水果香、季节风、紫葡萄……”等富有节奏和韵味的词语,都可引导学生驻足品析,感悟语言的精彩。
很多儿童诗在构词、构句、构节上有特色,语言经典,是学生学习语言最有价值的范式。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言语形式,让学生依着教材提供的语言范式进行多元仿写,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调动儿童学写童诗的内驱力。
儿童诗的用词虽然简约质朴,但呈现出来的意境却是丰富多元的,正所谓“言已尽,意犹未,味无穷”。这种留白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只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就能让他们真正领悟诗歌留白艺术的韵味与情趣,并实现语言的模仿。
学习一上《明天要远足》时,在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的语言形式后,笔者出示以下练习:那地方的(),真的像()说的,那么()?引导学生将其中的景物“海”换成另一种景物,将人物“老师”换成另一个人物,将最后一句换成描写所换景物特点的句子。如:
那地方的空气,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清新吗?
那地方的沙子,真的像妈妈说的,那么细腻光滑吗?
本环节侧重于对学生想象原认知的提升,不只有视觉,还有嗅觉、触觉、听觉,多种感官的融合让想象更具体生动。童心在此时被激活,小脑袋里的一串串好奇得到了尽情释放。
又如一下《怎么都快乐》中动宾词语的搭配,也可让学生仿着说一说,提高学生词语运用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丰富对课文的体验,进一步发挥想象,最终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所谓句段迁移,就是结合文本典型句段的言语形式,进行内容上的拓展与延伸,开发文本资源。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找到诗歌中的句段精彩处,选择诗歌中的句式,引导学生基于文本相同句段的仿写。
二下《祖先的摇篮》一课特别契合“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笔者先让学生抓住文本关键词语描述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如果你也像祖先一样,在苍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会有怎样的感觉?进而想象:我们的祖先还会做些什么呢?通过想象、画画,并给画配诗:“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_____,_____?”
有了文本句段的铺垫,学生的想象有趣、语言灵动,在想象的世界里与诗人进行精神的交流: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看夕阳;在大树下乘凉、看蝴蝶飞舞;在小河边轻嗅花香、听青蛙唱歌……诗歌创设的优美意境,与学生的丰富联想,共同编织出富有诗意的生活,典型的言语句式在儿童心中积累、消化。
此外,《四季》《比尾巴》等儿童诗,都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范式后仿一仿。
2022 年版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指出:“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学生是最善于联想与想象的,他们联结自己的生活,联系所学的童诗语言范式,或循着诗人的思维路径,或沿着自己的独特思维,用创造性的想象来表现并诠释世间万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虫儿会唱、鱼儿会舞……思维的多彩也得以尽情展现。
1.联结生活情景,让思维有章可循。
诗歌创作源于生活,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认知体验,进行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大自然中挖掘触动心灵的瞬间和情感,让学生在理清童诗表达的脉络之后,通过续编、续写的方式来增添童诗的内在情趣。
如教学一上《谁会飞》,师生在多种形式练读后,尝试一起编起了童诗。当笔者说:“谁会爬?”小手都快速举起说:“小虫会爬”。“小虫怎么爬?”“小虫扭扭身子慢慢爬。”还有:谁会叫?青蛙会叫。谁会跳?小兔会跳。小兔怎么跳?小兔挺直身子蹦蹦跳……
这样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创作中的反复手法,模仿范本进行童诗创作,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有做小诗人的成就感。
2.利用思维导图,让表达清晰可视。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工具,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展示想法,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是学生喜欢的新形式。利用思维导图,能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营造良好的仿编氛围。
如,二下《彩色的梦》的第三小节想象新奇独特,富有童心童趣,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在教学时,笔者与学生共思具体的语境,拓展思维的空间,以“在金黄的田野里”“在热闹的池塘边”等为引子,指导学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的想象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下图)
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世界中不断揣摩诗的结构、形式等,在模仿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编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歌,让诗歌在心灵安家,让有趣的童诗把每一个日子点亮,使儿童诗的教学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