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鲤城区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策略

2022-08-31 14:58苏黎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4期
关键词:泉州市泉州

苏黎琳

(泉州市博物馆,福建 泉州 362000)

0 引言

多姿多彩的文物古迹是泉州千年文明的见证者,对泉州文化名城建设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积极作用。鲤城区属于泉州核心区,素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的称号,其辖区内拥有包括开元寺、府文庙、天后宫、清净寺、通淮关岳庙、东西塔、承天寺、富美宫、城隍庙、德济门遗址等在内的81处文物保护单位,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与巩固了泉州市的文化中心地位。

一座具有丰富文化底蕴与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市,其吸引力和个性将更强、更突出,发展旅游的条件也更充足。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泉州市鲤城区文物古迹的开发和保护带来了较大挑战,尤其是一些新型建筑的建设是以文物古迹的损坏为代价的。这种以城市环境为发展代价的方案从长远意义来看并不可取,也属于一种无法弥补的历史性错误,因为文物古迹的损害和消失是永久的,文物古迹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承载物,对城市的人文环境建设以及人文传统延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强泉州市鲤城区文物古迹开发与保护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政府、开发商、民众的共同参与有助于泉州市鲤城区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1 文物古迹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以及意义分析

1.1 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阐述

文物古迹开发和保护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保护文物古迹是合理开发的前提基础,文物保护的目的在于延长文物古迹的生命线。文物古迹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定期、有效管理、维修与保护才能更好地向游客呈现文物古迹蕴含的特殊价值,才能保持文物古迹对游客的吸引力,才可以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文物古迹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文物古迹的合理开发有利于实现保护目的,合理开发能增强民众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同时可以为文物古迹保护提供相应的政策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例如,泉州已经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经济产业,泉州政府会加大在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方面的投入,会积极划分文物古迹保护范围,并采取对应的策略保护文物古迹,政策上的支持可以让本不被重视的文物古迹重新获得关注和保护。

泉州是一个文物古迹数量众多的城市,仅仅依靠政府拨款,所能保护的文物古迹范围和数量都比较有限,借助开发商的合理开发能缓解政府在文物古迹保护中的资金压力。开发商的文物古迹开发更多是一种投资行为,因为文物古迹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后,能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收益,这些经济收益的一部分又能够作为文物古迹的维修、管理资金,最终达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动态循环。

1.2 开发与保护的意义

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瑰宝,具备比较高的经济、欣赏与文化价值,其不但是历史文化的记录载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千年的见证,能够将千年前工匠的技艺展示出来。文物古迹形式和种类比较多样,如园林、寺庙、桥梁等不同建筑种类的文物古迹,这些曾经是古代人们居住的场所或是精神生活的场所,具有较大的纪念意义,能够让几千年后的人们了解古代先辈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以及思想信仰。例如,泉州鲤城区的开元寺始建于公元68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被更名为开元寺。开元寺会让人联想到开元盛世,是民众精神和信仰的体现,其不仅是唐朝繁盛的见证,也是佛法在唐朝盛行的体现。开元寺拜亭前的大石庭每逢农历二十六日都会出现人山人海的景象,开元寺在这一日也不收门票,更加吸引了游客的朝拜。石庭两棵大榕树下排列的古经幢和小舍利塔分别是唐、宋、明时期放置。焚帛炉后的方形石塔上刻着萨锤太子舍身喂养老虎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南宋时期印度教在中原传播的证据。保护和开发能够更好挖掘文物古迹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与经济价值,在开发中应遵循谨慎、合理原则,以保护为前提,以继续原有使用为目的。

2 泉州鲤城文物古迹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因素的影响

很多文物古迹距今长则上千年,短则数百年,在这上千年或数百年中,文物古迹不仅会面临战火的侵袭,而且还面临着风霜雨露日复一日的侵蚀,特别是很多文物古迹的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四季交替与风吹雨淋容易导致文物古迹的木材出现开裂或是变形等问题,增加了保护与开发难度。泉州鲤城文物古迹亭店杨氏民居(图1、图2)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亭店杨氏民居最早可追溯到1166年,在清嘉庆以后繁荣发展,特别是道光、咸丰年间的华侨工商业家杨嘉种在自己的故乡泉州大力修建杨氏宗祠等。亭店杨氏民居是闽南民居的典型代表,古建研究价值非常高。菲侨杨厚翠独资创办凌霄中学,亭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文教事业,促使亭店变成有名的侨乡文化村,对联系侨民感情具有积极意义。亭店杨氏民居在1524年被倭寇毁灭,1665年重建,1826年扩建,1947大力修缮。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让建筑的柱、檐、枋、梁等木结构都受到了较大损伤,很多柱子都已经开裂,柱子上的字迹也已经斑驳不清,屋檐下的漆也已经脱落,露出木头原来的颜色,当前的保护难度较大。

图1 杨氏民居

图2 杨氏民居

2.2 鲤城区文物古迹保护的整体规划不够合理

泉州市鲤城区文物古迹基本是唐、宋、明、清几个时期建设的。保护文物古迹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而且鲤城区的文物古迹在旅游业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所以泉州市鲤城区政府部门与当地民众皆在思想上已经意识到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作用。泉州市鲤城区文物古迹数量众多,有些文物古迹已经被纳入国家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范畴,政府和民众对这些文物古迹投入的资金比较多,但对未能纳入重点文物保护范畴的传统建筑缺乏足够关注,在保护中缺少整体规划,一些传统建筑在新区开发建设中逐渐消失,保护不具备相应的动态持续性。基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唯有对泉州市鲤城区内普通的传统建筑或建筑群与文物古迹进行协同保护,才可以从根本上实现鲤城区整体风貌的保护及改变,才能够让鲤城区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与景观意义得以延续。

2.3 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过度消费鲤城区文物古迹资源

泉州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鲤城区,共有70位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5项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8处世界遗产点,这些都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游客到开元寺、城隍庙等文物古迹中游玩,会踩踏文物古迹内部的砖铺地面或台阶,更有甚者可能会骑在文物古迹内的石像上面,在文物古迹中乱刻乱画等,对文物古迹的保护造成了较大压力。此外,旅游业带来的较大经济价值,可能会促使投资开发商加快文物古迹的开发,有些开发甚至是推倒重建,严重破坏了文物古迹的原貌。

2.4 过度开发导致文物古迹氛围被破坏

我国文物古迹保护起步相对较晚,泉州市鲤城区文物古迹保护起步更晚。文物古迹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中间会用到多学科的知识,在专业水平方面对保护人员的要求较高,泉州市鲤城区早期的文物保护依赖居民的日常维护,缺少专业人才的指导与维修。城市化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鲤城区的原有建筑功能以及格局已经和民众的需求不相符,大量商业区、居民楼、医院以及学校等的建设会拆除原有的建筑,特别是房地产发展迅速时期,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比较小。鲤城区目前已经有了很多商业楼盘与商业街,浓厚的商业氛围和文物古迹的氛围不相容。鲤城区有很多寺庙,如开元寺、府文庙、天后宫、清净寺、通淮关岳庙、承天寺、城隍庙、释迦寺、宝海庵、关帝庙等,这些文物古迹基本上是朴素庄重的建筑物,寺庙周围的现代建筑让寺庙显得格格不入,破坏了寺庙的文化氛围,而且在开发过程中现代化痕迹比较明显,造成鲤城区固有的空间肌理被破坏,鲤城区文物古迹难以达到统一性与和谐性发展。

3 泉州鲤城文物古迹开发与保护的具体策略

3.1 重视鲤城区文物古迹修缮

风霜雨淋对文物古迹造成的伤害难以避免,鲤城区只能尽可能地做好文物古迹的修缮工作,通过精心打磨帮助文物古迹“永驻容颜”。当前,鲤城区已经开始重视自然因素对文物古迹的影响,针对施琅故居、花桥慈济宫、李贽故居、方正色故居等文物古迹,拨款约600万元用于文物古迹的修缮,王顺兴信局旧址、亭店杨氏民居等也已经被列入抢救性加固工程。在实际修缮过程中,应遵循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要求,尽可能保持文物古迹的原貌,修缮过程中需专业人士指导,修缮结束后经专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另外,鲤城区可对现有文物古迹多采取科学保护方法,如将智慧用电系统安装在所有古大厝、古民居类文保单位中,通过数字化管理对文物古迹的资源数据模块、保护情况、分布情况等进行动态化监测。在后续的保护和开发中,鲤城区应尝试将科学以及数字化的管理方法应用在更多文物古迹中。

3.2 基于鲤城空间肌理展开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泉州市鲤城区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应当充分普查与价值评估鲤城区全部文物古迹,设计一个整体的保护与开发方案,在保护与开发方案中还应纳入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历史特色传承明显的文物古迹,应当遵循修旧为旧、立地保护的思想原则,努力保持文物古迹的原有特征。有些文物古迹历史风貌已经逐渐消失,对于这类文物古迹主要侧重于修复,修复应尽量采取传统工艺,最大限度地恢复文物古迹原有风貌。鲤城区文物古迹的规划应当从建筑现状、产权情况、历史沿革、地理区位等实际情况出发,如施琅故居、李贽故居、方正色故居、亭店杨氏民居等古民居的规划定位为“一屋一品”。鲤城区可以根据古民居构建民间信仰、民宿、名小吃、古民居等闽南文化小型博物馆,游客在博物馆中就能了解所有的民居文化。在此过程中,鲤城区政府可让第三方管理机构参与博物馆的维护与管理,比如非遗文化工作室,这也是当前很多地区在古民居保护和开发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3 做好鲤城旅游的合理规划

旅游业是泉州市鲤城区的主要经济产业,但鲤城区不能仅看眼前利益,文物古迹不能只给当代人创造经济利益,还应当考虑其对后世子孙的影响,所以应当从长远、可持续角度看待鲤城的文物古迹开发,对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基于保护设置合理的旅游开发渠道,根据文物古迹状况确定合理的旅游容量,结合季节性以及节假日等特点,对旅游规模进行预测,旺季以游客疏导为主,淡季以游客吸引为主,在景区内张贴文物古迹保护相关宣传标语,导游在为游客讲解文物古迹景点时,应渗透文物古迹保护的重要性,提高游客文明度,实现旅游业和文物古迹保护的共生发展。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观光体验,还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鲤城区成为游客难忘的美丽、安全城市。文物古迹保护时还可整合非遗文化,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对保护文物古迹具有积极意义,可结合旅游景点开发一个和文物古迹相关的文化体验主题产品,为文物古迹创造一个互动、沟通与展示的平台。

3.4 重视鲤城区新建筑布局

泉州市鲤城区曲径通幽的文庙、巍峨古朴的祠堂、青石构建的遗迹等都是对泉州这一城市历史价值与城市面貌的体现和彰显。泉州市鲤城区文物古迹保护中除了保护文物古迹本体外,还应当重视保护文物古迹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物古迹的原始风貌。鲤城区文物古迹保护中高度融合周边环境,可以更好传承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以及蕴含的历史信息,同时严厉制止和取缔肆意改变、乱拆或是私拆等行为,保护文物古迹面貌完整性,坚决制止针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性建设,如将文物古迹所在地征用为学校或是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用地,防止文物古迹传统元素的滥用。目前,鲤城区已经开始着手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改造,累计投资大概1.2亿元,主要对市舶司入口、海关口、甲第巷口、蒲寿庚故居遗址、车桥头非遗文化馆等13个文物古迹的周围环境进行规划整治,通过完善市政设施、规整店招广告、改善建筑风貌等多项工作,尽可能实现文物古迹和周边环境的统一。另外,鲤城区已经开始尝试古城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由第三方管理占道经营劝导、“牛皮癣”清理、垃圾清运等工作,通过高效率的工作为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创造条件。未来,鲤城区还应继续加强其他文物古迹和周边环境的融合发展,打造一个带有自己特色的古城。

3.5 汇集多方力量实现鲤城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

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单靠某一个政府部门难以完成该任务,所以鲤城区在文物古迹保护中应汇集多方力量,发挥各部门、各单位在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中的作用。2021年4月,泉州市鲤城区检察院和文旅、住建等部门,就文物古迹保护形成了专门的古城保护联盟,检察院主要通过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对文物古迹的消防、保养、修饰等状况进行了解,检察院在此过程中结合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情况提出对应的检察建议。同年6月,鲤城区法院为了在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中发挥司法力量,并且向大众进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知识的普及,特成立了专门的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这在全国也属于创新之举,对文物古迹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另外,鲤城区文旅部门应当加强文物古迹安全的常态化检查,在检查和监督中指导各文物古迹管理单位做好日常巡查、落实主体责任,通过消防安全管理、本体保护、保养与修缮等,将威胁文物古迹可持续发展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实现文物古迹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泉州市泉州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你要去泉州吗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福建泉州推进与印度金奈建立友城关系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丁溪幼儿园陈泽城美术作品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节选)
直面高考 我行我“数”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