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抗栓泵在预防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2022-08-30 06:16郭宝骞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30035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抗栓危重下肢

郭宝骞 天津市环湖医院 (天津 30035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在预防危重患者DVT形成过程中压力抗栓泵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本院收治的60例危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30例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了压力抗栓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DVT形成率明显较低,而干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实施危重患者DVT形成预防的过程中,压力抗栓泵的运用获得了相对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降低了DVT的形成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指的是在静脉管腔内因为各种原因影响所形成的血凝块,同时也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出现不正常凝结所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类型,致残率相对较高,同时,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形成后可能会出现血栓栓子脱落的情况,一旦脱落的栓子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就可能在肺动脉的位置形成肺栓塞,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患者死亡[1]。DVT以接受下腔、盆腔手术治疗、癌症、肿瘤患者以及存在既往深静脉血栓病史、外伤、骨折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作为主要的发病人群,而危重患者的病情较为危急和严重,其在接受治疗以及恢复的过程中,均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卧床休息的状态,其属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的一类主要人群,在这一过程中患者有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因此,形成DVT的可能性就更高,给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常规抗凝药物的应用并无法达到理想的DVT形成预防效果,再加上近年来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非药物性预防与治疗方法得到了医学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更好的分析危重患者DVT形成预防的非药物方法与措施[2]。本次实验研究将本院收治的6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预防危重患者DVT形成过程中压力抗栓泵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将本院收治的60例危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排除了已经出现或者是怀疑发生DVT、肺栓塞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以及腿部情况异常、合并缺血性疾病、下肢有严重动脉硬化症和腿部严重变形的患者。其中入院时间为2020年1月~12月的30例危重患者作为试验组,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12月的30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

试验组由17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组成,患者的年龄为22~82岁,平均(61.23±3.89)岁,患者卧床时间为15~90d,平均(32.25±3.12)d,疾病类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脑梗死6例、呼吸衰竭5例、骨科手术6例、心脏手术4例、其他2例。

对照组由16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组成,患者的年龄为23~80岁,平均(61.87±4.03)岁,患者卧床时间为14~88d,平均(31.23±3.08)d,疾病类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脑梗死6例、呼吸衰竭6例、骨科手术5例、心脏手术3例、其他2例。

本研究经过了相关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开展常规预防干预,将患者的双侧下肢均抬高,适当开展下肢按摩,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定时为患者实施双侧下肢的按摩工作,同时,在选择输液部位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不要选择下肢输液,置管方式也不要选择股静脉置管,减少静脉的抽血次数。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预防措施应用的基础上开展压力抗栓泵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让患者的选择舒适的平卧体位,并保证下肢处于伸直的状态,相关工作人员将腿套平整的铺在下肢下面,保证腿套管腔与患者的大腿、小腿和脚踝相对应,用腿套将下肢绑住之后暴露膝盖,并做好管套松紧度的选择。之后,接上压力抗栓泵的电源,打开开关后向腿套之内充气,一般脚踝小腿与大腿等各个管腔的压力设置分别为45mmHg、40mmHg、30mmHg,三个管腔达到预设压力并完成压力循环所需要的时间为11s,在治疗的过程中血液要保持单向流动,保证血流速度的提高,之后将单个腿同时放弃,让血液重新流回下肢,周而复始的开始上述治疗,每天治疗3次,每次的时间为30min。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DVT形成率和患者对临床干预的满意程度。

DVT形成率的判断标准如下:患者下肢出现了疼痛或者是(和)压痛,单侧小腿和踝部出现了肿胀的情况,在患者胫骨粗隆下10cm的腓肠肌部位作为测量部位,对其周径进行测量,如果相对于对侧来说其增粗超过了1cm表示腘静脉与相关系统受阻,而小腿部分的静脉血栓延伸至髂静脉、股静脉时则会出现大腿的肿胀。同时也要利用多普勒血管超声开展相关检查工作,如果发现静脉不能被压陷或者是静脉腔内并没有血流信号的出现则表示有DVT形成[3]。

临床干预效果满意度判定标准[4]:患者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干预措施完全配合、依从,且均满意,没有不良情绪的出现认定为十分满意;患者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干预措施可以部分配合、依从,偶尔会出现不满意和不良情绪认定为比较满意;患者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干预措施比较排斥,存在明显的不良情绪状态认定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工具为统计学软件SPSS19.0,数据的表示和检验方法分别为%和χ2,P<0.05表示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DVT形成率对比分析

试验组患者DVT形成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DVT形成率对比分析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对临床干预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对临床干预的满意度为73.3%,统计学分析后可知,与试验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对临床干预满意度明显较低,统计学差异显著,见表2。

表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满意度

3.讨论

危重患者往往存在进食、活动以及意识上的障碍,其在接受治疗、恢复的过程中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处于卧床的状态,也就是说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其形成DVT的可能性较高。DVT指的是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出现不正常凝结的一种情况,属于临床致残率与致死率均相对较高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性,有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DVT的出现可能会导致肺栓塞这一致命性情况的出现,大约有90%得到肺栓塞栓子均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相对较为隐匿,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其出现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长期的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或者是障碍,对患者的治疗、预后以及生活均有着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做好危重患者DVT形成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5]。在实施DVT形成预防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药物与非药物预防方式等,其中使用抗凝药物的药物预防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DVT的出现,但是在医疗技术与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非药物的预防方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且其预防的效果并不会受到服药依从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DVT形成预防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DVT形成的非药物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压力抗栓泵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可以自动调整压力和具有循环监测功能的装置,同时也属于一种物理装置,在临床上被广泛作为一种康复仪器来使用,其主要包括主机、腿套以及脚套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主机可以对腿套与脚套这两种压力模式进行设定,在实际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腿套或者是脚套压力模式,并根据患者获得实际情况来提供个性化的压力治疗方案,尽可能通过机器自动化的识别与操作来减少错误行为的出现,并运用无纺布的材料保证了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6]。压力抗栓泵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基本的工作原理的就是通过多强气囊的有序、反复充盈与放弃来形成对于肢体、组织的循环压力,在气囊随着压力上升的过程中实现了肢体的大面积挤压和按摩,加来了血液回流,在气囊压力降低是使得静脉迅速得到充盈,进而增加了血压的流动速度,在这样的工作原理中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血液循环以及淋巴液流动,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微循环改善作用。压力抗栓泵的使用是相对较为简单和快捷的,仅仅需要将袖带缠绕于患者的下肢并接通电源就可以开始工作,整个过程大多都有电脑进行监控,自动去感应患者的血管充盈情况,有效的调整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充气和排气时间,将挤压方向与人体血流方向保持一致,在生理性机械引流效应的作用之下促进了血液流动速度的增加,促进了静脉中淤血的排空,避免了凝血因子的聚集以及在血管内膜中的粘附[7]。由此可见,在预防危重患者DVT形成的过程中,压力抗栓泵的运用促进了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获得了相对较为理想的预想效果,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也要做好电源和有无漏气情况的检查,将压力调整至合理的状态,也要避免压力过大和充气过紧,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不适,要合理的控制腿套的松紧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保持腿套的弹力等均处于最佳的状态[8]。同时,在运用压力抗栓泵进行危重患者DVT形成预防的过程中也需要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要协助患者选择一个较为舒适的体位,并帮助其在骶尾部垫海绵,在足跟、内外踝等存在骨突出情况的部位加以衬垫,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也要在开始治疗之前对各种借口的密闭性是否完好做好进一步的检查,避免管道扭曲的情况,保证袖带与患者肢体的接触面可以容下一指,在此基础上,更是要在治疗的过程中做好患者肢体皮肤温度、颜色与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全面的检查腿套的松紧度,重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主诉与反应,对于治疗位置有人工关节、硅胶以及金属等相关人造材料的情况下需要取得专科医生的指导,并保证在指导下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压力抗栓泵的更好使用,最后就是要实现压力抗栓泵以及相关配件的定时清洁,延长压力抗栓泵的使用寿命,让其处于最佳的弹力状态,进而保证患者可以获得高效的治疗[9]。

本次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DVT形成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干预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表明了对于危重患者来说预防DVT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而压力抗栓泵的有效应用不仅仅可以减少DVT的形成与出现,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相对较高的临床干预满意度,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干预方式。孟琰等[10]相关实验研究将在ICU接受治疗的200例危重患者作为了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了压力抗栓泵干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方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的相关结果与本次研究具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同时也对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增加了本次实验研究未涉及到的内容,进一步表明了压力抗栓泵不仅仅可以降低DVT的形成,获得了患者相对较高的满意程度,同时也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具有着相对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危重患者来说预防DVT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实际临床治疗与干预的过程中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而压力抗栓泵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的应用获得了理想的DVT预防效果,减少了DVT形成率,可以将其广泛的应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干预过程中。

猜你喜欢
抗栓危重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低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的抗栓疗效观察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聚焦心房颤动基础研究和上游防治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