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华 陈埼 郑润君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福建 福州 350008)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头颅MRI在急性脑干梗塞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干梗塞患者作为调查对象,86例患者均进行头颅MRI检查,分析急性脑干梗塞的临床特征。结果: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明确梗死病灶有98个,MRI检查确定梗死病灶有94个。多发梗死、单发梗死、脑桥处梗死、延髓外梗死、中老处梗死、混合梗死等检查结果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MRI和病理学诊断基底节、额叶、脑干、顶叶、颞叶以及小脑病灶检出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RI影像结果发现,在86例患者中,T2WI信号较高的有41例,占比为57.67%。T1WI信号相同,T2WI信号凸显稍高为26例,所占比为30.23%。然而T1WI信号和T2WI信号混杂不匀为9例,占比为10.47%。结论:应用MRI诊断急性脑干梗塞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脑干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维持着机体的循环、体温、心率等,是人体生命中枢[1]。脑干梗塞为缺血性脑卒中多见的一种梗死,可因椎基底动脉以及其分支粥样硬化、炎症以及栓塞等导致血管管腔产生闭塞情况,从而致使急性脑循环障碍。得了脑干梗塞以后,患者症状会相对来说比较重,会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交叉性运动障碍,甚至意识障碍。此外,患者一般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昏迷[2]。该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及早诊断该疾病,对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收治的86例急性脑干梗塞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头颅MRI在急性脑干梗塞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现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调查对象为2018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接治的急性脑干梗塞患者,共有86例,对上述患者采取头颅MRI检查。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47~81岁,平均(63.16±8.67)岁,患者合并高血压28例,心脏病19例,糖尿病17例,高血脂症11例,冠心病12例。临床症状:86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均出现肢体活动不利、眩晕、吞咽呛咳、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上述患者均满足本次研究所设定的纳入标准,此次研究经伦理审核批准通过。
86例急性脑干梗塞患者均进行头颅MRI检查,仪器采用美国GE MR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型号HDxt;所有患者均进行平面扫描,采用头颈联合线圈,设定层厚为18mm,FOV为18mm×18mm,判断依据为第一次横断面的扫描结果,随后给予20mL扎贝葡胺进行静脉注射,加以16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待灌注成像之后,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冠状面以及矢状面的T1WI扫描。对患者完成MRI检查后,予以病理检查,以充分了解患者的梗死情况。
本次研究的影像资料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病变位置、形态、大小等情况。并对检查病灶数的检出率进行分析对比,其中包含基地节、额叶、脑干、顶叶、颞叶以及小脑。
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明确梗死病灶有98个,MRI检查确定梗死病灶有94个。多发梗死、单发梗死、脑桥处梗死、延髓外梗死、中老处梗死、混合梗死等检查结果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见表1。
表1.患者脑干梗死位置、病变位置大小与形态分析
MRI和病理学诊断基底节、额叶、脑干、顶叶、颞叶以及小脑病灶检出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病灶数的检出率对比(n,%)
根据MRI影像结果发现,在86例患者中,T2WI信号较高的有41例,占比为57.67%。T1WI信号相等,T2WI信号显示稍高有26例,占比为30.23%。而T1WI信号与T2WI信号混杂不匀有9例,占比为10.47%。
当前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3]。而在缺血性脑卒中脑干梗塞是其常见的梗死类型,通常发病急、病情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偏瘫等,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负担[4]。早期诊断脑干梗塞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大脑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在大脑下方,脑干的延髓与脊髓相连,脊髓是维持生命活动和意识状态的主要中枢。脑干椎基底动脉血管内有许多侧支循环,通常在200μm以下,血管生理变异较大。在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的作用下供应脑干血管,可引起脑干梗塞。脑干梗死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项研究指出,更多脑干梗塞患者的症状不够典型,即使脑干梗塞更常见于头晕、共济失调、延髓麻痹、复视、四肢瘫痪、意识障碍等,也能给予临床提示。许多脑干梗塞患者由于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容易误诊。临床上一般采用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脑干梗塞,可以明确诊断。由于不规则的颅底容易出现伪影,CT扫描可在脑干内形成亨氏暗区,覆盖颅窝和脑干的结构,对脑干梗死的CT诊断影响较大。MRI是一种诞生于早年间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是CT诊断后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与CT相比,这种方法具有更多的优势,包括更高的软组织分辨能力。骨伪影且无辐射损伤,且无需使用血管造影,可显示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同时,MRI可以灵敏地检测组织中含水量的变化。MRI检查可对人体组织的任意断面扫描成像,对脂肪和水分的细微变化很敏感,能够反映人体组织内部脂肪细胞信号强度,分析组织内早期的线片及片状水肿,并可根据T1WI成像低信号区上的T2WI的信号强度对梗塞灶的形成、吸收、修复等过程进行评估,得出准确的诊断参数。MRI的优势在于多方向成像、对比度高、分辨率高、可进行软组织成像,能更好地反应病理组织形态情况,以及进展情况,提高诊断价值。与CT相比,可以更早发现病变。它在颅脑和脊髓疾病的诊断中比CT更为突出。相关研究指出[5],常规头部CT检查通常不会在急性脑梗塞发病后24h内出现,尤其是超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但DWI在区分梗塞新旧方面更有效,对于小面积新发生的梗塞灶的诊断优于常规MRI,尤其是对超急性脑梗塞的诊断,灵敏度更高,从而降低CT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临床常用头颅CT、MRI等影像学手段检查急性脑干梗塞[6]。MRI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并且没有放射线的损害,在不使用血管造影剂的情况下就能显示多方面、多参数成像,能够清晰显示患者脑干细微病灶[7,8]。相比较CT检查,MRI优势更为明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文献指出[9],CT检查对于诊断急性脑干梗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脑干是维持生命活动和意识状态的重要中枢。脑干梗塞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脑干血管受到影响最终可导致脑干梗塞[10]。有文献指出[11-13],脑干梗塞因为血管梗死部位不同,导致临床症状也不同,且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常阻塞的部位是脑桥,其次是延髓。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MRI检查,结果显示,MRI检查明确梗死病灶有94个,病理检查明确梗死病灶98个。多发梗死、单发梗死、脑桥处梗死、延髓外梗死、中老处梗死、混合梗死等检查结果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MRI和病理学诊断基底节、额叶、脑干、顶叶、颞叶以及小脑病灶检出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RI影像结果发现,在86例患者中,T2WI信号较高的有41例,占比为57.67%。T1WI信号相等,T2WI信号显示稍高有26例,占比为30.23%。而T1WI信号与T2WI信号混杂不匀有9例,占比为10.47%。从本文的结果可以得出:患者在脑梗塞发生到进展的过程中,梗塞灶周边组织的含水量发生改变,T1WI成像低信号区上的T2WI的信号也在不断地改变,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只要连续、系统地追踪信号参数变化,就能够提高梗塞的检出率,甚至可以根据信号参数变化,准确地掌握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做出正确的预判,以及科学准确地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可知,头颅MRI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成像受限因素小、对细胞水分改变敏感,对肿胀缺血等早期变化更具有检查优势,检出率高,因此诊断准确率较高,T1WI信号与T2WI信号的轴状位、冠状位、矢状位能清晰确定病灶。另外,MRI能准确反应出梗塞早期的血流灌注以及动力学变化特征。有研究针对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正常人群头部位的微循环灌注进行了追踪性评价及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高危人群比正常人群微循环的血流灌注要低、灌注时间长,存在血流瘀滞现象;MRI能够反映出组织内部的微血管分布情况、血流灌注指标情况、血运功能情况,为临床效果评价、病情进展方向、以及制定、调整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利用以上优势,头颅MRI对于诊断急性脑干梗塞效果较好,在诊断急性脑干梗塞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MRI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应用诊断急性脑干梗塞准确率较高,降低误诊和漏诊率,应该加大临床应用,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开展梗塞进展情况的临床病例追踪研究,以掌握梗塞进展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可靠的影像学资料,以及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MRI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等优点,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