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综合康复治疗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进程 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8-30 03:18刘晓丽
大医生 2022年15期
关键词:活动度踝关节骨折

刘晓丽,李 明

(佛山市中医院骨科,广东佛山 528000)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下肢骨折类型,对于出现踝关节畸形、踝关节不稳定等情况,需要行手术治疗[1]。但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术后踝关节需要长时间制动,容易发生踝关节僵硬、疼痛及肌肉粘连等并发症,给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2]。以往临床多在术后给予对症处理,虽有助于缓解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但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欠佳[3]。术后综合康复治疗根据踝关节骨折术后恢复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功能训练,有助于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进程、提高康复质量[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术后综合康复治疗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7.9±10.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7.5±1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实用骨科学》(第4 版)[5]中踝关节骨折的诊断标准,并经X线或CT检查确诊;②均为闭合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③患者精神意识良好,沟通正常,治疗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多发性骨折;②病理性骨折;③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④精神或意识障碍等。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康复干预,常规给予抗炎、消肿等治疗,术后10 d开始协助患者进行踝关节康复运动,术后2周扶拐无负重站立(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术后6~8周复查踝关节X线,骨折愈合良好者可轻度负重行走。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术后综合康复治疗,将术后康复分为3个阶段:①第1阶段(术后4周内)。术后2~3 d开始床上趾背屈伸训练,15 min/次,3次/d;床上抬腿运动,抬腿30次,2次/d;术后7 d进行膝关节弯曲及伸直训练,2次/d;术后10 d协助患者下床进行踝关节康复训练,术后2~4周进行踝关节主动训练,采用踩滚木法进行踝关节外展、内收、跖屈、背伸训练,15 min/次,3次/d。②第2阶段(术后4~7周)。指导患者逐步进行负重肢体训练,并继续进行踝关节训练,15 min/次,3次/d。③第3阶段(术后7~10周)。继续进行踝关节功能训练,10周后可扶拐负重功能锻炼,12周后可逐步恢复跑跳活动,结束治疗。除此以外,还进行中医康复治疗。对患肢小腿及足部的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足背进行按摩,各1 min;点按悬钟、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每个穴位点按0.5 min,1次/d,术后1~4周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根据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于术后3个月评估疗效,包括9项内容,疼痛(40分)、自主活动和功能(10分)、足部对线(10分)、反常步态(8分)、踝-后足稳定性(8分)、前后活动(8分)、后足活动(6分)、地面步行(5分)及最大步行距离(5分)等,总分0~100分。优:AOFAS评分90~100分,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良:AOFAS评分80~89分,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或屈伸受限不超过15°;中:AOFAS评分70~79分,活动后偶有疼痛,踝关节活动受限不超过30°;差:AOFAS评分≤70分,踝关节疼痛明显,活动受限超过30°[6]。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行不依靠拐杖等帮助支撑体重可以行走即为完全负重;影像学显示骨折明显愈合即为骨折愈合。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采用AOFAS评分评估踝关节康复情况[7],得分越高,踝关节康复越好;Baird-jackson评分[8]包括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活动能力等内容,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踝关节功能越好;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9]总分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剧烈。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让患者仰卧伸直患肢,以踝关节中立位为标准线,使用量角器测量足踝旋前、旋后、距屈、背伸等活动至最大范围时各角度。⑤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10]。治疗前后采用GQOLI-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4个维度,每个条目1~5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完全负重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周)观察组 43 35.42±3.36 8.12±0.75对照组 43 43.25±4.71 10.23±0.97 t值 7.832 4.311 P值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AOFAS评分、Baird-Jackson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OFAS评分、Baird-Jackson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OFAS评分Baird-Jackson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VA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组别 例数 AOFAS评分 Baird-Jackson评分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64.07±3.57 84.12±3.84* 68.43±4.24 88.81±4.16* 5.07±1.20 1.32±0.54*对照组 43 63.52±3.72 73.80±3.56* 68.27±4.63 80.28±5.49* 5.22±1.15 3.78±0.80*t值 0.551 8.323 0.269 0.531 0.235 4.04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旋前、旋后、跖屈、背伸等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旋前 旋后 跖屈 背伸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8.53±1.24 20.21±2.46* 14.46±1.49 25.16±2.14* 15.27±2.13 29.14±2.97* 5.17±0.3811.50±1.14*对照组 43 8.27±1.29 15.38±2.81* 14.28±1.53 20.98±2.29* 15.12±2.20 25.01±2.68* 5.14±0.35 9.25±1.09*t值 0.279 4.832 0.290 4.187 0.245 4.132 0.209 4.22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QOLI-74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分,±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67.53±7.2488.27±6.59* 27.07±4.4142.11±3.84* 64.27±7.41 85.11±7.34* 65.63±7.6186.31±7.47*对照组 43 67.25±7.4877.98±8.11* 27.52±4.3535.81±3.69* 64.55±7.35 76.81±7.67* 65.72±7.4378.20±7.96*t值 0.298 10.116 0.451 6.301 0.288 8.322 0.229 8.11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对胫腓骨下段及距骨造成翻转冲击所致。对于发生骨折错位、踝关节不稳定等类型,临床需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固定骨折端、恢复踝关节解剖结构,达到确切治疗效果[11]。但临床实践发现,踝关节骨折术后需要长时间制动,不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容易发生踝关节僵硬、疼痛、功能活动受限等问题,影响康复质量[12]。同时,也可因手术创伤引发肌肉、关节痉挛等造成明显疼痛,降低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导致康复进程缓慢,踝关节功能恢复不佳。

以往临床多在术后给予对症处理,应用药物抗炎、镇痛等,虽可加快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的缓解,但未重视早期康复训练,多在术后2周左右才要求患者自行进行肢体活动、踝关节活动等训练,缺乏系统性及连贯性,整体效果并不理想[13]。本研究使用术后综合康复治疗,根据骨折术后康复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康复训练。术后早期以床上关节活动及肢体活动为主,通过被动活动促进肌肉收缩,加快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粘连。术后2周复查X线,确认骨折端稳定、骨折恢复良好后,进行踝关节主动训练,并让患者下床做无负重活动,提高对踝关节近端及远端的活动度,避免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硬。术后4周可进行肢体负重训练,并增加踝关节训练强度,循序渐进改善踝关节功能。术后7周复查X线,可逐步恢复负重行走,从而加快踝关节功能的恢复[14]。

从中医角度来讲,骨折术后气血不畅、经络受损,骨折部位气血瘀滞,筋骨失于濡养,不利于骨折的愈合。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的方法,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并点按悬钟、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可有效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康复指标、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证明踝关节骨折术后协同使用各项康复治疗手段,发挥中西医康复治疗的优势,能促进骨折端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给,并防止肌肉僵硬、挛缩,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达到良好的术后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术后综合康复治疗对踝关节骨折有确切的康复治疗作用,能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活动度踝关节骨折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