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卧牛石乡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卧牛石乡中心小学)现有380名学生,13个教学班,5名专职体育教师。学校从2014年开展校园足球工作,2015年提出“小足球 大教育”的理念,把校园足球普及到每一个班、每一名学生,真正做到全员足球、全面推进、全面育人。2016年,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16年,卧牛石乡中心小学把“以球启德、以球健体、以球促智、以球兴校”作为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目标,即通过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其中“以球启德”是通过校园足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球健体”是通过校园足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让每名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让健康伴随学生的终身;“以球启智”就开启学生的智慧;“以球兴校”是逐步形成以足球为龙头的体育教育特色。近年来,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为学校的德育、体育、艺术教育等工作开辟了新的引领途径。
1.组织保障
为有序开展校园足球工作,卧牛石乡中心小学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具体负责,特色处主任落实工作,各部门积极配合。学校还制订了《卧牛石小学校园足球发展规划》,每年将校园足球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同时,制订了《校园足球工作组织实施制度》《校园足球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和竞赛安排制度》《校园足球运动安全防范制度》《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制度》《校园足球督导检查制度》等,切实保证校园工作顺利落实。
2.师资保障
卧牛石乡中心小学现有1名专职足球教师。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广东梅州、江苏无锡以及东北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等地和学校参加培训,并聘请教授赵厚华到校专业指导。通过校外培训、专家教练员引领以及校本研修,提升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水平。此外,学校在评优评先上向体育教师倾斜,其中教师霍福吉被评为沈阳市优秀教师,教师沈君辉被评为沈阳市骨干教师。
3.投入保障
卧牛石乡中心小学现有1块人工草坪足球场,600个足球,3副五人制足球门,1副七人制足球门,充分满足开展校园足球工作。同时,学校每年安排3万元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并将其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此外,学校为所有学生购买校方责任险,为班队、年级队、校队学生购买运动意外伤害保险,从而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
1.让足球走进课堂
卧牛石乡中心小学在一至六年级积极落实每周1节足球课,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其中一、二年级以“趣味引领快乐”为目标,注重趣味游戏,开展足球射门、带球绕桩接力、足式保龄球、定点投界外球等,以此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三、四年级以“技术收获进步”为目标,重点提升学生的运、控球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传接球技术,学习简单的传切配合技术,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五、六年级以“战术赢得胜利”为目标,提升学生的传接球速度、防守能力,树立学生的战术水平及战术意识,熟悉战术运用以及队友之间的配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此外,学校编制了《卧牛石小学校园足球课程讲义》,从足球运动参与、足球运动技能、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品质、思维能力,运动保健共6个领域,明确了各年级的校园足球教学目标。因此,要求教师在足球课上在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儒雅、彬彬有礼和运动技术,全面集于新时代的学生一身。
2.让足球走进课外活动
为了落实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卧牛石乡中心小学开展了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足球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以足球为主,开展颠球、运球、射门、绕桩等形式的活动,形成了学校常态足球课外活动机制。
此外,学校积极布置寒暑假足球作业。2015年开始,学校在每个寒暑假都布置颠球活动的相关作业,并在放假前记录学生的数据,开学后进行测试。目前,学校学生的颠球能力普遍提升。在法库举行的足球三项基本功比赛中,学校学生的颠球成绩始终稳居第一。
3.让足球渗透到各个学科
卧牛石乡中心小学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足球元素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如,在语文学科中,通过“观球记”“赞球星”“足球报”“足球小记者”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数学学科中,计算足球场的面积,计算循环赛、淘汰赛场次及得分,足球的构成等;在英语学科中,通过各种足球情境,让学生进行读、听、写;在音乐学科中,学习“小足球之歌”,欣赏“世界杯”主题曲等,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在美术学科中,通过组织学生画足球比赛、手抄报,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目前,学校完成了“校园足球元素在各学科中的渗透”市级科研立项。
2016年,卧牛石乡中心小学明确了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发展思路,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足球技术水平。基于此,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建了二级校园足球梯队,其中包括男女校队(五、六年级学生)和梯队(三、四年级学生),每支梯队约20名学生。教练员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详细的训练工作计划,二级校园足球梯队队员每天早上训练1个小时,常年坚持训练,并在各星期集中训练3个小时。同时,每年冬季组织优秀队员到广西北海参加集训。
为了使每名学生都能真正感受到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2014年5月,卧牛石乡中心小学举办了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和“神牛杯”校园足球联赛,每学期开展1次。其中低年级主要开展足球射门,绕桩、带球跑等游戏比赛;中年级主要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高年级主要开展七人制足球比赛,足球比赛采取双循环形式,每届比赛历时将近1周。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以颠球为主的“谁是球王”比赛,此比赛面向全体学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1.环境建设
近年来,卧牛石乡中心小学通过足球标识、足球队旗、队徽、足球奖章、射门墙、校园、班级文化墙、走廊文化、足球博物馆、足球花盆、足球笔筒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感染了身处其中的每一名学生和教师,也让学校形成了校园足球文化特色。
2.广泛宣传
卧牛石乡中心小学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和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站、学校电视台等宣传校园足球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氛围,以此加深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3.举办足球节
为了使学生了解足球文化,学校于2015年举办了首届卧牛石小学足球节,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足球节活动包括足球主题的征文、书法、绘画、摄影等,还举行亲子足球活动。如今,足球节已成为每名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2015年,卧牛石乡中心小学男子足球队在沈阳市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冠军,并于2016年获得亚军。2015年以来,卧牛石乡中心小学女子足球队连续5年包揽沈阳市各项校园足球比赛冠军。
此外,学校先后有20余名女足队员代表沈阳市参加省级、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在校以及毕业的学生中,有8名队员被授予“国家三级运动员”称号,7名队员被授予“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1名队员被授予“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2018年,学校队员宋佳琪、叶彤和侯娜成功入选了辽宁省女足梯队。
构建适应校园足球发展的管理运作机制,明确发展目标;扩大并加强足球教师、教练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教能力;树立学生“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校男、女足球队在法库县足球比赛中保持前三名;建立并完善小学各年级校园足球实施方案。
进一步完善各项校园足球管理制度,探索校园足球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升足球教师、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业务能力;加强校园足球相关课题研究,力争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建立并完善各年级校园足球实施方案。
各项制度运转正常,建立一支专业性强、合作意识高的教练员队伍;构建分年龄段女子足球队,在县内明显呈现辐射作用;力争在市、县各级各类校园足球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编写并完善小学各年级校园足球校本教材,形成合理的校园足球学生评价体系;各项活动蓬勃开展,足球文化氛围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