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翠,杨东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029)
伤寒气化学说是研究仲景伤寒的一类重要学说,该学说中标本中气理论及天人相应思想均源自《内经》,后由医家结合仲景伤寒方药辨证发展而成,该学说的发展主要经清代张志聪、陈修园、唐容川等医家的推动逐渐发展至成熟,而到了民国时期(1912-1949),虽受到陆渊雷、章太炎先生的批判,但其理论仍取得了较大的革新,不少医家在清代伤寒气化理论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并编撰二十多部伤寒气化学专著。但当今学者对伤寒气化学的研究多集中于清代,对民国伤寒气化学的成果较为忽视,因此本文通过梳理民国时期产生的伤寒气化学著作,并论述其中的新论点为学者呈现民国伤寒气化学说的发展面貌。
民国时期历时虽短,但著作颇丰,该时期产生的伤寒气化学著作占历代气化著作中数量最多。通过对该时期编撰的伤寒著作进行考察,梳理出二十多部伤寒六经气化学著作,具体书目见表1。
表1 民国伤寒气化学著作
以上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民国伤寒气化学说的发展面貌,从这些著作的编撰体例及其内容来看,大多以陈修园、唐容川之书为蓝本,并附以己见,如:裴荆山《伤寒指髓》、陈开乾《伤寒论串解》、胡毓秀《伤寒论集注折衷》《伤寒论金匮要略集注折衷》、朱釜山(最新)《伤寒论精义折衷》、程铭谦《伤寒论注疏考证》,这些著作均是在《伤寒论浅注》及《伤寒论浅注补正》的基础上编写而成。而陈微尘的《伤寒简要》及刘懋勋的《伤寒三字经》则分别采用了陈修园之书提要之义及《伤寒医诀》编撰而成。此外,民国产生的大量气化学相关著作也反映了民国医家对该学派理论的重视,就如:王一仁在《伤寒读本》中所说:“夫伤寒论固以六经为纲,六气为本……研习伤寒而不深究六气,此无本之学也”[1],又如:左季云编撰《伤寒类方汇参》一书后,有感此书无法阐发三阴三阳本经症状,便采用气化学理论编撰《伤寒论大要》一书。可见,民国产生的大量气化学著作,不仅是民国伤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伤寒气化学说研究中重要的研究材料。
民国医家研究伤寒气化学说时重视对理论部分的阐发,在继承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新的六经六气分配规律、手足经异化思想,同时扩大开阖枢理论应用范围,并以自然、体质等差异开创地域方药。在阐发标本中气从化规律理论时,借用阴阳理论、命门学说、八纲辨证、六经疆界说、西医理论等概念对其进行改良,推动了伤寒气化学说理论的完善,具体如下。
2.1 重构六经六气分配规律 六经与自然六气的配属规律是伤寒气化学家用于解释人体疾病变化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遵循:“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的原则,但这种配属并不被一些民国医家所接受,特别是以陈伯坛、王正枢、包识生、施锐为代表的医家,他们在阐发六经属性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配属关系。如:陈伯坛[2]从阴阳合化角度考虑,提出六经与六气非简单的一经配属一气,而是:“寒热合化成太阳、成少阴;燥湿合化成阳明、成太阴”[3]。王正枢从手足经异化角度分析,提出足阳明胃经属湿而非燥,他认为手阳明大肠应与手太阴肺经一致,均为燥的属性,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属性一致,均为湿的属性,这种观点的提出对临床影响较大。同样包识生对六经六气配属关系也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六气与六经属性并非一一对应,而是每经均有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侵害的可能,每经也均可表现出感受六气后相应的证候。此外,民国医家施锐在“伤寒论与六气”[4]一文中提出,六经与自然六气的关系应分两种情况看待,其一,六经之间正常传变时,六经与六气的配属应遵循太阳为寒、阳明为燥、少阳为火、太阴为湿、少阴为暑、厥阴为风的配属原则,其二,外邪直中侵犯三阴三阳时,各经则均表现为寒的证状。这也是施锐解释为什么阳明有麻黄证、少阳有柴胡桂枝证、太阴有理中证、少阴有四逆证的论据。
2.2 建立手足经异化理论 历代伤寒气化学家主要以手足经同化理论解释六气与十二经的关系,而手足经同化思想是指相同阴阳属性的手足经同属一气。但部分医家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并以手足经异化理论来代替,代表医家有胡毓秀、王正枢。胡毓秀的这种观点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伤寒论集注折衷》[5]一书中,他将手足经异化理论与命门学说结合起来进行阐发,如:对唐容川仅以心火下交小肠而化膀胱之寒水的论点提出质疑。胡毓秀认为足太阳膀胱寒水之气化应来自于足少阴肾阳的温煦作用而非手太阳小肠之火,临床应从肾阳入手而非心火。又如:在手足经归属方面,胡毓秀特别强调六经提纲仅包含足经而无手经,并提出中风为手太阳证,伤寒为足太阳证的论点。王正枢也同样持手足经异化思想,其提出的手阳明大肠与手太阴肺经均属燥、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均属湿的观点便是基于此理论。
2.3 扩大开阖枢理论应用范围 开阖枢理论源自《内经》是伤寒气化学理论中用于解释三阴三阳经气传输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其思想主要包含“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该理论被多数医家所接受,特别是少阳为枢的观点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但民国医家包识生并不将开阖枢理论固定的局限于某经中使用,而是提出三阴三阳每经中均可采用开阖枢理论解释,除六经外的气、血也同样适用,如:“假阳结章”中,治法分为:“血结阳开治法、血结阳枢治法、血结阳盖治法,气结阳开治法、气结阳枢治法、气结阳盖治法”,又如:“火误诸伤禁误治法章”中同样分为:“火伤阳盖法、火伤阳开法、火伤阳枢法、火伤阴开法、火伤阴盖法、火伤阴枢法”[6]等等。这种以开阖枢角度解释医理的方法还存在于“半表里病阴阳邪表里经气传章”及“表病里传阳结上部章”中,可见包识生通过对开阖枢理论的发挥,进一步扩大了开阖枢思想适用范围,同时简化了伤寒气化学思想,使其更易被世人所接受。
2.4 重视归纳地域用药规律 伤寒气化学说一向重视自然因素对人体机能变化的影响,但历代气化学说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四时、六气的阐发,鲜少从地域因素对伤寒方药进行系统分析。民国医家刘亚农则借用《黄帝内经》:“黄帝曰:医之治病,一病而治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7]的观点,提出辨病应当察四时,辨五方,审形气……,因此在编撰《二十世纪伤寒论》一书时,重视考察五方气候,饮食居处以及生活习惯,分析不同因素下导致所患病之机体的不同,并分类用药,旨在以今时地域环境之差异指导今时患者体质之差异,就如其文中所言:“鄙见晚近人素禀薄弱……,属西北方人崇山峻岭人,以荆防饮加葛根”,又如:“西北人略加麻黄,东南人加旋覆苏杏等”[8]。刘亚农以气化理论解伤寒时重视考求各地地域之差异,在气化理论的指导下分类用药,与时俱近,丰富了伤寒气化学方药体系,更便于临床应用。
2.5 改良标本中气从化规律 标本中气从化规律是伤寒六经气化学说中用于论述六经气化规律的重要思想,即“太阳、少阴从本从标,少阳、太阴从其本气,阳明、厥阴从其中气而化。”这种理论被用于解释疾病的发展方向及证候的产生原因,但部分民国医家认为标本中气从化理论过于教条,不便于临床使用,便结合阴阳理论、六经疆界等论点对气化规律进行重新改良。
2.5.1 结合阴阳理论论述气化规律 民国医家为简化标本中气从化规律便引入阴阳理论,以阴阳两者之间的从化规律代替三阴三阳从标、从本、从中气的复杂关系,对此观点较全面阐发的医家主要以陈伯坛为主。陈伯坛论述仲景伤寒时,较重视阴阳理论的应用,在其编撰的气化学著作《读过伤寒论》一书中,提出疾病的发展不应当以太阳、少阴从标、本,阳明、厥阴从中,少阳、太阴从本的规律解释,而应以阴阳为中心,遵循“从阳化热,从阴化寒”的原则,即“阳旺则从阳,阴旺则从阴”。陈伯坛同时对标本中气从化规律中的“中见”提出新的定义,认为其意义并非指因脏腑表里关系而引发的一些疾病,而仅是本气之中兼见其他属性。
2.5.2 结合六经疆界说论述气化规律 民国医家朱我樵、蔡陆仙等则借用柯琴的六经疆界说对标本中气理论进行改良。如:朱我樵在“六经究竟是何物”[9]一文中提到:“地球上寒温热三带,三带气候,各自不同,六经运行,亦各有主气,太阳为寒气、阳明为燥气、少阳为火气、太阴为湿气、少阴为热气、厥阴为风气、气至其经,各从其化”,朱氏结合柯琴的六经疆域说及张志聪的气化学观点提出六经各有所主气,而疾病的发展方向应为气至何经,便从何经之气,而并非三阴三阳从本、从标的复杂关系。蔡陆仙也曾在“六经浅释”[10]一文中提到邪至各经,便具有各经的属性,其观点与朱我樵基本一致。
此外,民国伤寒气化学家还积极结合西医学说改良气化学理论,如王一仁[11]的《伤寒读本》一书,将西医生理系统学与六经开阖枢、六气气化理论结合,阐发疾病病机,并将气化的六经比喻成人体的生理系统,从经络功能出发进行解读。张有章[12]则将西医解剖学融入气化理论,从血管及体温的角度看待营卫之间的关系,并用血液与血管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解释营卫的关系。朱釜山同样结合西医学编撰气化学著作《伤寒论通注》。这些医家所提倡的汇通程度远比唐容川中西汇通论述伤寒气化学说的程度更为彻底。
基于上文的分析,可见伤寒气化学说虽晦涩难懂,但仍受民国医家重视,诸位医家不仅编撰了二十多部伤寒气化学专著,且在气化学理论方面提出诸多新见解,这些见解简化了以往晦涩难懂的伤寒气化理论,且不少内容被当代医家多接受,就如部分学者研究伤寒六经病传变时虽仍重视从本、从标、从中气的规律,但已将患者体质因素作为诊疗的关键依据,这与民国医家刘亚农重视个体地域差异较为相似,此外陈伯坛对伤寒气化理论的革新也被鞠日华等医家所接受,并进一步创新,因此,民国时期伤寒气化学著作资料值得进一步的整理与挖掘,为建立更完善的伤寒气化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使得伤寒气化学说更适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