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程,张甜
人体中多数物质为体液,占据人总体重的60%以上,人体体液混合物的酸碱度为7.4左右,呈弱碱度。科学研究表明,患者体液呈现弱碱性是人体健康的表现。食物的摄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体液的酸碱度,应合理安排食物的酸碱比例,才能更好地维护人们的生理功能。本文主要研究合理的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物有酸碱性之分,但是对于食物酸碱性的区分,人们一般会产生错误的观念。部分人认为,食物的酸碱度能依靠味觉判断,口干酸涩的食物属于酸性。还有部分人通过pH试纸对食物进行理化测试,测试后试纸变为蓝色则认为食物为碱性,测试后试纸变为红色则认为食物为酸性。还有部分人单纯地以经验判断食物的酸碱性,认为柠檬、橘子、醋等为酸性。但是,部分书籍中说,柠檬、橘子等食物为碱性,甚至有一部分人以讹传讹、自相矛盾。实际上,对食物酸碱性的判断应以其中蕴含的矿物质种类以及矿物质含量来判断。
通过对食物酸碱性的分析,能看出食物酸碱性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大部分动物性食物(肉、鱼、贝类等)为酸性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蛋白质中含有较多的磷、硫等元素,故呈现出酸性。第二,大部分谷物类食物(坚果、米、面)等为微酸性食物,这些食物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能量。第三,蔬菜、水果、藻类食物多为碱性食物,这些食物多为低热量的植物性食物。部分水果如柠檬等通过品尝呈现出酸味,使用试纸测试也能呈现出酸性,但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却不会呈现出酸性。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柠檬等酸味水果中含有较多有机酸,这些有机酸进入人体内后,能被人体胆汁中的碳酸钠中和,并被吸收到肝部,迅速分解成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内,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几乎没有。因此,虽然这些水果味道是酸的,但却不是酸性食物。除此之外,水果中的有机酸被分解之后会产生较多的矿物质(钾、纳等),因此该食物能呈现出碱性。橘子等食物中的有机酸进入口腔中,除了能感受到酸味之外,还能产生碱性味。所谓的碱性味是黏滑的涩味,主要是因为碱性食物能与舌头中的黏膜产生反应,使得舌头黏膜中的蛋白质受到伤害,在短时间内让患者的味觉产生损伤,这也是蔬菜、水果过度摄入产生口腔酸涩感,让人有体寒之感的原因。因而部分人认为蔬果是虚寒属性,过多食用会产生这一感受。第四,部分食物为了延长保鲜时间,在其中添加滑润剂,常见的润滑剂是碳酸钠或者碱粉,因此人食用后会产生酸涩感或苦味,因此在食物中会存在碱性物质。酸碱性物质与品尝得出的酸碱味道不同,单纯以味道讨论食物的酸碱性是不科学的。部分人喜欢食用酸性食物,这可以让其感受到美味,但是食用碱性食物如豆腐等会感受到独特的清香之感,因为产生美味的不一定是酸性物质,如大豆中的清香感来自大豆中提炼出的卵磷脂等物质,能让人们感受到味道鲜美。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纤维素是食物的主要物质,大部分人都知道,蛋白质与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主要物质。人体内的矿物质含量虽然非常微小,但是却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与蛋白质相同。对人类来说,与食物酸碱度有关的人体所需矿物质主要有钾、钠、钙、镁、铁、磷、氯、硫等。其中,前五种进入人体后会产生碱性反应,被称为碱性食物,后三种进入人体内会产生酸性反应,被称之为是酸性食物。实际上在判断食物酸碱度时能参考食物中蕴含的元素以及其含量。在实验室中,化学家将食物点燃,直至将其燃烧成灰质,燃烧完成后,将其取出用水溶解,对溶解后的物质进行酸碱性的判断。其原理是食物经过燃烧后,其中残存的灰质中会残留矿物质,对其进行溶解后,矿物质就会离子化,对酸碱度的判断以及测定有积极作用。燃烧的检测方式是模拟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人体消化的过程与燃烧的过程基本相似,故在营养学上能采用该方式判断食物的酸碱度。
酸性食物一旦进入到人体中,经过消化后会被分解成氨基酸以及脂肪等物质,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酸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磷、硫等物质,同时,消化肉食需要较多的胃酸、消耗较多的能量。胃酸与中和胃酸的胰液等相互中和,抵消其中的酸碱性。因此,人在食用食物的过程中不会对其体液酸碱度产生影响,金属离子进入人体肠胃中,能让人的体液变成酸性。动物性食物经过人体消化以及血液的运输,能被组织再次吸收,大分子细胞能直接进入人的细胞溶酶体中。在食物被代谢之前,动物性食物在被消化后能形成固定酸以及脂肪,并进入血液中,能让血液的酸碱度小幅度下降。为让血液酸碱度恢复正常,血液能将固定酸经由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但排尿也需要一段时间,并且在排尿的过程中,患者组织液中的酸碱度会明显下降,使其缓冲能力下降。对细胞来说,组织液中的细胞是垃圾物质的临时存放处,能通过血液将其带走。如果血液不能将残存的垃圾带走,就会堆积在组织液中。当细胞吸收动物蛋白食物分子后,能不断向组织液中排放固定酸以及溶解酶,其中残余的酸性物质能让组织变成酸性。当血液中固定酸经由肾脏排出后,能有效恢复人体的酸碱度,并将其中的固定酸带出,经由肾脏排出。由此可见,体液是否存在酸化情况、酸化的程度均取决于肾脏、排泄能力以及食物中固定酸的程度。一旦肾脏不能承受排泄工作带来的负荷,或者人长时间摄入酸性物质,可能会导致酸性代谢物在体液中堆积,影响细胞的排泄。在这一情况下,人体会动用其他渠道排泄酸性物质,皮肤、分泌腺等均能实现对酸性物质的排放,故分泌液也能变成酸性。
正常人体液的酸碱度呈现弱酸性,pH值为7.4左右,而胆汁的pH值为7.4左右,胰液的pH值为7.8左右,细胞原浆pH值为7.6左右,呈现恒定现象,也被称为是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但是这部分人只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体液呈现弱碱性。但因饮食结构不健康,会对体液酸碱度产生影响,让其逐渐形成弱酸性体液。并且,大多数人体液的pH值在7.3以下,导致人体出现亚健康状况,临床医学中表现为酸性体质。
当人体液呈酸性,就会导致人体细胞功能减弱,减缓患者的新陈代谢,影响废液的排出,加重人肾脏负担,导致其出现疲乏、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影响人体健康。严重者还会出现头晕、耳鸣、腹泻等症状。如果不注重对于体质的改善,可能会导致酸性物质在人体内堆积,引发各种病变,危害人体健康。
当人体的酸碱度过低,pH值低于7时,可能会引发重大疾病,如果患者体液中的pH值下降到6.9时,则会导致患者成为植物人的风险。如果人血液中的pH值下降至6.7时,会导致人死亡。并且医学研究表明,癌症细胞最适宜的生存环境pH值为6.9左右,因此酸性体质的人患有癌症的概率较高,能将其体液作为培养癌症的温床,有利于癌症细胞的生存、转移以及扩散。相反,碱性体质的人有较高的抵抗癌症的能力,导致癌症细胞无法正常生存。除此之外,多数癌症、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均为酸性体质。
人产生酸性体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人从食物中摄取到过多的蛋白质以及脂肪等,并且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酸性物质。过多食用酸性物质,并由胃部消化后,经过新陈代谢也会产生酸性物质。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会摄入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多食用米、面等食物。人在食用酸性物质后导致酸性物质的摄入量超出人体能代谢的最高水平,影响人体调节,并打破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导致较多酸性物质的堆积,进而形成酸性体质。人形成酸性体质后,可能引发以下几种疾病:第一,骨质疏松疾病。患者摄入较多强酸、钙等碱性矿物质,也就是固体酸性物质会产生骨质疏松病症。第二,关节炎、通风等。患者摄入过多强酸食物,导致人体内较多酸性物质堆积,多种器官产生炎症反应,进而引发肾结石、动脉硬化等疾病。第三,肾炎、癌症、糖尿病等。患者体内酸性物质堆积,导致体内废弃物增多,附近的毛细血管阻塞,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最终导致癌症等病症的发生。第四,便秘、腹泻等。患者胃部酸性物质过多,会导致患者出现四肢酸痛、腹泻、神经萎靡等症状。
麦皮。患者食用麦皮,能增加患者粪便的体积,减少食物在患者肠道中的堆积时间,促进患者肠道蠕动,减少人体对糖分的吸收,减轻患者的饥饿感,减少患者的食物摄入量。食用麦皮能起到减肥的作用,并且无减肥药的副作用,经济实用、安全健康。
玉米。玉米中含有较多膳食纤维以及天然矿物质,适当摄入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较佳的影响。
苹果。苹果中含有较多钾元素,能对患者体内过多的钠元素结合,并加快其排出速度,减少人体内过多的盐分,提升利尿效果和消化情况,起到止泻的效果。
茶。体内自由基如果遭到破坏,可能会加快衰老,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茶中含有自由基抗衡者,能释放出较多的多酚物质,消除口臭,延缓毒物的吸收。并且茶中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能调节人体肠胃功能,尤其是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利。
综上所述,食物的酸碱度以及其中蕴含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较大,不仅能影响人体液的酸碱度,更能干预人身体健康。酸性体液会导致人产生较多的病症,危害患者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重点关注食物的摄入情况,防止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