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细节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8-27 02:59:52王瑜
保健文汇 2022年7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细节饮食

文/王瑜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均会产生严重影响。临床中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时,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调查显示,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目前在临床中应用普遍,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及恢复快等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研究显示,尽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较小,但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所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术期需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相关并发症积极预防,促使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基于此,本次对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本科室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细节护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间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26例,年龄27~64岁,平均(50.36±2.45)岁,病程2~12年,平均(6.53±0.89)年;观察组中,男47例、女27例,年龄25~65岁,平均(50.96±2.37)岁,病程2~13年,平均(6.81±0.83)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术前针对各项检查、禁食禁水、麻醉方式、手术方法等向患者进行讲解,并教给患者床上体位训练、大小便训练的方法;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检查,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对常见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等。观察组行目标管理理论下的细节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组建护理小组

在科室内选择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护士长及主治医师组成护理小组。在护士长的组织下,由主治医师负责对组员进行手术知识的培训,完成培训后进行考核。培训的内容包含目标管理理论知识、细节护理技能、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要点等,通过考核者方可进入工作岗位。护理小组组建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在于患者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围术期护理目标进行制定,并将制定的目标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确保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工作。

1.2.2 细节护理的实施。

(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术前多数患者因对手术治疗效果不了解,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因此在术前需要将患者的心理干预作为重点。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手术治疗知识及疗效等向患者进行详解,增强患者的信心。可通过暗示、鼓励、转移、宣泄等心理疏导技巧,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让患者在面对手术治疗时,能够保持心情放松。②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面对面宣教、音视频资料播放、健康宣传册发放等途径,让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能够深入了解,认识到密切配合医护工作对自身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术前准备。根据手术要求,术前护理人员需根据时间顺序,协助、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

(2)术后护理。①疼痛护理。疼痛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直接影响。所以,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明确告知患者疼痛属于正常情况,避免疼痛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大。同时,制定止痛方案、做好疼痛管理,并保证患者能密切配合。如通过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轻微疼痛者,可通过放松训练、体位转换、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而对于疼痛感强烈且上述方法应用效果不理想者,则需遵医嘱施以患者镇痛药物,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疼痛感。②早期饮食护理。为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尽早恢复,需及早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以便患者能通过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喜好及术后饮食禁忌等,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饮食需以蛋白质、维生素、钙等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为主,术后早期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向半流质、普食过度,因少食多餐为原则,确保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提升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促使患者机体功能尽早恢复。③早期运动护理。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尽早进行运动锻炼对患者恢复的重要性,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患者的运动锻炼方案。术后早期,主要通过护理人员及家属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及给予患者肢体按摩等方式为主;术后6h开始,对患者进行关节、肌肉等功能锻炼,对患者四肢进行被动活动锻炼;术后18h开始,可指导患者借助腰围、支架等进行下床活动锻炼,每天4次,每次15min左右,锻炼频次、时间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有利于下肢肌力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术后1d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直腿抬高等训练,每天2次,每次20min;术后7d开始,指导患者采用“五点支撑法”进行腰背肌锻炼,并在1周后改为“三点支撑法”,使患者的腰背肌肌力增强,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④并发症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常见并发症进行明确,在术后护理中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对患者术后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与评估,以便能及时发现与处理相关并发症,避免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术后进食、下床活动、排气及住院等恢复时间指标进行比较;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术后24h、48h、72h疼痛程度进行比较,评分区间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③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椎间隙感染、肺部感染及心血管并发症等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x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术后各指标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2 术后疼痛程度

术后VAS评分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2.3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5%,低于对照组的18.92%,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主要以坐骨神经痛、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麻木等症状表现为主,属于骨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该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同时在围术期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手术效果的提升。以往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护理中,常规护理措施由于目的性、计划性不足,护理中对诸多细节不注意,加之患者自我管理不足、认知缺乏,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目标管理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方案,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不但强调护理工作的目标性与计划性,同时也更重视患者的自控性与参与性。将目标管理理论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更加注重细节护理,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术前准备等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术前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认识到密切配合医护工作的重要性,为手术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通过术后疼痛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并能通过科学的饮食、运动锻炼方案,促使机体功能尽早恢复,并能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积极预防,保证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进食、下床活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将目标管理理论下的细节护理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可促使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术后24h、48h、72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目标管理理论下的细节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感有明显减轻作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5%,低于对照组的18.92%(P<0.05),表明目标管理理论下,细节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预防与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护理中,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细节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有显著促进作用,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细节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0:4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何为清淡饮食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14
细节取胜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9:59:58
健康饮食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