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逍遥,张建玲
(1.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浙江温州,325035;2.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评价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该项评选工作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对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与引领作用。[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2]
截至目前,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已进行八届。在以往文献中,有不少学者从高等医学教育、高校工科教育、文科类高等教育、高校体育教学、农林院校教学[3-7],或从某一届、某几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角度展开论述,但迄今尚未有研究者专门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类获奖情况的改革特征和发展路径进行探索。
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特征与未来发展路径,是探索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培育策略的必经之路。因此,本研究以近三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类的46项为研究对象,对获奖年份、获奖等级、获奖区域、第一完成单位及完成形式等特征进行分析,阶段性总结10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成就和趋势,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径,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及建议。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选一次,从1989年起至今已进行了八届,获奖数量共计3872项,统计结果见表1。从统计结果来看,前六届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第六届获奖总数达到峰值651项。自2014年起,各等级的获奖数量相对稳定,即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这表明评奖机制趋于成熟。[8]
表1 历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量
本研究选取近三届(2009—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研究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官网,名单中包含成果名称、完成人、完成单位等信息。[9]本研究以“创业”或“创新创业”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筛选出创新创业教育类项目46项,占近三届全部获奖数量(1555项)的2.96%。
本研究从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的信息入手,从获奖年份、获奖等级、获奖区域、第一完成单位及完成形式五个维度进行特征分析。
根据教育部公示材料,近三届共计46项创新创业教育类项目获奖,如表2所示。
表2 创新创业教育类获奖项目数量 单位:项
梳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脉络,可以找到几个政策导向关键时点。2010年5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是我国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之后,我国开始正式使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这标志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入新阶段。[10]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11]在中国知网以“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词检索,时间限定为2009—2018年,论文发表趋势如图1所示。从2015年开始,发文量呈现迅猛式增长,这与2015年国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战略有关。2018年第八届创新创业教育类的获奖总数也达到近三届的最高值28项,占近三届该类总获奖数的60.87%。
图1 2009—2018年以“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检索的发文趋势
近三届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获奖等级分布如图2所示。特等奖目前尚未获得;一等奖总计4项,占2.44%;二等奖总计42项,占比3.03%。总体而言,获奖占比均匀,说明创新创业教育在评选中也受到一定重视。2014年,该评选由高等教育扩展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领域,各领域分别评选,因此,在第七届大赛中,创新创业教育类获二等奖数量仅有5项。单看前后的比例变化情况可以发现,一等奖的获奖比例由1.56%上升至6.00%,二等奖的获奖比例由2.05%上升至6.25%,说明创新创业教育受到高校层面的重视,也说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广后,教学改革正在深入推进。
图2 创新创业教育类获奖项目等级及占比
依据我国行政区域划分办法,本研究将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对获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统计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创新创业教育类获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区域分布
由表3可以看出,获奖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占据明显优势,占比持续保持在40.00%以上,其中第六届与第八届分别高达到61.54%和60.71%。近三届,东部地区获奖高校共计27所,占比58.70%,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占23.91%和17.39%,中西部相差不是很大。东部经济发达,西部地区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面对东部繁荣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面夹击,“中部平平”现象明显。[3]而西藏、甘肃等部分偏远地区则与近三届奖项无缘。
据统计,获奖机构主要来自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及非政府组织(NGO)。依据完成形式,分为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统计情况见表4。
表4 创新创业教育类获奖项目、完成形式
在46项获奖成果中,独立完成的有41项,占比高达89.13%,均为高校。此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高校与NGO、社会团体合作完成的成果仅5项,占比10.87%。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范围仍局限在高校内部,多主体间的合作协同机制有待完善。高校应深入推进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多领域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成果的质量和层次。[12]
按照学科类别,本研究将第一完成单位为高校的按照学科门类划分为综合类、医药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艺术类和师范类,统计数据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创新创业教育类获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类别
其中,综合性大学在该类获奖总数中占42.86%,理工类大学占28.57%,两者总占比71.43%,这两类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优势明显,人文社科则处于弱势。这与我国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密不可分。
本研究使用Bicomb 2.0对获奖项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并统计,得到原始关键词47个,总频次305次。为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出现频次在2次及以上的关键词作为高频词,共得20个,总频次为231次,占总频次的71.08%。[13]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创新创业教育类获奖项目的高频关键词
1.认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
由表6可以看出,众多高校都认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如“实践 ”“能力”“融合”等关键词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个体个性化,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向,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从理论转向实际应用的能力。扩宽国际视野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经之路,闭门造车只会陷入思维定式,而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更快地走在科学前沿。[14]
2.深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由表6可以看出,众多高校都在探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例如,黑龙江大学在探索构建“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创业教育实践体系,19所高校联合进行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311”体系创新及十年实践等。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要努力做到创意可转化、创新可实践。
3.加快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模式
协同创新强调创新主体间应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努力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例如,温商创新思维活跃,温州大学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西南大学根据当地发展特点,根植西部畜牧业沃土,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华南师范大学借助大湾区优势,与极地国际创新中心联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协同体系创建与实践。通过产学研协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加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有效提高了高校创新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15]
建设与完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培训,建设一支专业化、正规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保障激励政策。还可以实施校外导师专项人才计划,探索实施驻校企业家制度,形成双导师模式。[2]
应该充分发挥大学创业园、创客空间等实践平台的作用[2],以项目为中心带动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引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用项目参加竞赛,以“战”带练,在实践中检验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还要重视建设课程平台、竞赛平台、创新训练平台、创业训练平台和管理平台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建设。[16]
我国疆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当地产业需求,利用地方发展特色形成独特的育人模式。高校应充分借助当地政府的纽带作用,结合区域优势共建学院、与地方支柱产业共建专业,实现平台共享与资源整合,实现政、校、企等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实践的教育合力。[17]
创新创业教育从来不是脱离专业而存在的,而是依托专业、融进专业,“从专业中来到专业中去”的。高校应促进专创融合,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创业。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培养“敢闯会创”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此外,高校应主动应对工业4.0的浪潮和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重视向“新专业”的转型发展,推进专业学科创新化、创新创业教学专业化,实现对传统学科的改造和提升。[18]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和原动力。当前,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正重构全球竞争格局、重塑人类生活生产方式。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抓手,积极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变革,促进教育方式彻底转型。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益启示,但是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依然不容忽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推进还有待深化和拓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范围、转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开拓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局面,已成为当前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