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对比剂应用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2-08-26 08:30周懿君陈振松刘雪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6期
关键词:过敏史原发性肾病

周懿君,陈振松,刘雪艳

(粤北人民医院 广东韶关512025)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受到临床医生重视。CT增强扫描是临床上较常运用的影像学技术之一,在此项技术中,碘对比剂的使用必不可少。但临床实践表明,碘对比剂的使用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影响,主要体现为发生碘对比剂不良反应,轻则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临床症状,重则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对碘对比剂的安全输注方面尚未出台标准规范,因此如何提高碘对比剂输注安全性是影像科医护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2]。本研究分析了患者发生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病例特点,进一步探讨了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措施,旨在为日后临床安全使用碘对比剂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34000例使用碘对比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拟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②年龄≥18岁的患者;③依从性高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沟通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②中途终止注射的患者;③存在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由护士统一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和疾病史,从碘对比剂使用记录单中收集患者使用碘对比剂情况,记录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未发生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患者为阴性对照组,进行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

1.3 相关标准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类型分为急性不良反应(注射碘对比剂1 h内出现)和迟发性不良反应(注射碘对比剂后1 h至1周内出现)。碘对比剂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轻度(患者体征和症状具有自限性,无进展现象),中度(患者体征和症状更明显),重度(体征和症状通常会危及生命)[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各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水准均为双侧,α=0.05。

2 结果

2.1 应用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4000例患者中,有82例患者发生了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4%,经干预后全部痊愈;其中使用碘普罗胺患者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例数最多,且急性不良反应例数多于碘帕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碘对比剂反应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发生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单因素分析 以未发生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结果显示,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无关(P>0.05),与年龄、其他药/食物过敏史、注射速度、碘对比剂注射浓度、糖尿病肾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有关(P<0.05)。具体见表2。

表2 发生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单因素分析

2.3 发生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多因素分析 以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为因变量,上述有差异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其他药/食物过敏史、注射速度、碘对比剂注射浓度、糖尿病肾病和原发性高血压为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具体见表3。

表3 发生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即使护士按照医嘱正确用药,部分药物在发挥其治疗功效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对比剂是一种以医学成像和增大病变组织影像对比度为目的,引入人体的特定物质,碘对比剂为重要代表之一。CT碘对比剂可迅速吸收X线并使其衰减,使得病变组织和周边正常组织出现显著的影像对比度,便于临床诊断[4]。随着CT碘对比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其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有研究表明,加强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措施有利于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降低[5]。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重视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

本研究中82例发生碘对比剂反应的患者,通过加强观察、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4%,低于既往研究报道的0.34%~0.40%[6]。碘对比剂不良反应中,碘普罗胺例数最多,且急性不良反应例数多于碘帕醇,两种碘对比剂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甘淼等[7]研究报道一致。本研究中发生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与王军大等[8]研究结果一致。碘对比剂对于正常机体来说属于一种变应原,41~60岁人群处于基础代谢较为旺盛的阶段,抵抗力较强,容易受到外界刺激,产生免疫反应;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脆性增强,穿刺时容易穿透血管,碘对比剂渗漏至皮肤组织,引发皮肤瘙痒、外周血管炎等不良反应。对高龄患者,护士在注射完碘对比剂后,需加强观察并嘱患者多饮水,促进碘对比剂的排出,如有需要可延长观察时间。

相关调查表明,碘对比剂在存在肾功能障碍、可引起血管功能和形态异常及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中更易引发不良反应[9]。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其他药/食物过敏史、糖尿病肾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是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报道[10-11]一致。目前对碘对比剂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碘对比剂刺激循环系统产生大量的组胺及其他介质有关[12]。存在其他药/食物过敏史的患者,机体本身就存在组胺、IgE等过敏介质,碘对比剂可对这类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13]。碘对比剂的使用可使糖尿病肾病患者原有的肾功能损伤加重,引起二甲双胍类药物在机体积蓄,引发乳酸中毒。有研究表明,注射碘对比剂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长期处于一种高于正常水准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突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可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14]。因此,护士在操作前必须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疾病史和近期用药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嘱患者于碘对比剂使用前48 h停用二甲双胍,并于操作完成后至少48 h内密切监测肾功能,若无肾功能恶化,方可继续服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嘱患者按时服用降压药物,降低碘对比剂引起的输注前后血流动力学差异。

本研究中注射速度(4.1~5.0 ml/s)和碘对比剂浓度(370 mgI/ml)是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速注射下,碘对比剂浓度迅速增加,可使血管快速收缩;较高的碘对比剂浓度可导致血液黏度增加,使得其在机体的停留时间延长,二者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剧烈变化。因此,护士在静脉穿刺前,需全面评估穿刺肢体及血管,确保穿刺肢体干净、无任何饰品存在,避免挤压血管,引起碘对比剂在局部堆积,造成循环障碍。在穿刺好留置针后试针,查看是否发生渗漏,如无渗漏,方可进行造影剂的推注;同时告知患者输注中出现的口干、一过性发热等不适反应为碘对比剂使用的正常现象,避免大幅度活动穿刺上肢,如果出现局部胀痛、全身不适时,应及时用非穿刺肢体告知护士,切勿忍耐。

综上所述,年龄、其他药/食物过敏史、注射速度、碘对比剂浓度、糖尿病肾病、原发性高血压是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必须对上述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碘对比剂使用的安全性。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如本研究仅立足于单中心研究,样本量太小,未来将考虑联合多家医院,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过敏史原发性肾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沉默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
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