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建,钱小红,严必辉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226001)
胸腰椎椎体成形术是胸腰椎骨折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1]。术前,患者需经过多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访视等,可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术前身心状况,缓解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促进术后恢复[2]。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尤其是首次手术患者[3]。手术室是医护人员紧密合作的场所,但患者术前护理多由护士单方面完成,缺乏与医生的合作。医护团队协作模式强调医护全方位、多角度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医护优势互补,是一种互相协作、高效的干预模式[4]。本研究将手术室医护团队协作模式应用于老年胸腰椎椎体成形术患者中,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院行胸腰椎椎体成形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胸腰椎椎体成形术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神志异常、无法有效配合研究者。根据手术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41~75(51.6±3.8)岁。观察组医护团队年龄30~48(39.16±5.12)岁;受教育程度:本科4名,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1名;医生职称: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护士职称:主管护师以下2名,主管护师2名,主管护师以上2名;麻醉师职称:副主任医师2名。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16例,年龄49~74(52.9±4.4)岁。对照组医护团队年龄29~51(40.09±5.27)岁;受教育程度:本科3名,硕士研究生8名,博士研究生1名;医生职称: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护士职称:主管护师以下1名,主管护师3名,主管护师以上1名;麻醉师职称:副主任医师3名。两组患者及医护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医护团队协作模式。①组建医护团队协作小组,包括手术室护士长、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高年资护理人员和护士长组成质控小组,每月评估手术室现存的护理问题,要求组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强调手术室风险,促进医护合作。培养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要求其掌握胸腰椎椎体成形术的配合要点、具体解剖,熟悉医生的手术习惯。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最好为固定搭配,可保障医护间高质量配合,避免术中不良事件,有效缩短手术时间。②邀请骨科主任医师对主刀医师进行手术操作规范指导,护士长讲解手术体位、手术铺巾等内容。建立相关微信平台,推送相关教程视频等,护理人员需掌握胸腰椎椎体成形术配合要点,明确护理方法。另外,为手术室医护人员详细解读规章制度,记录人员培训情况,以便随时发现并解决问题。③术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以缓解术前紧张情绪,提高手术耐受性。医生为患者做好病情解释,讲解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术后并发症等,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④手术室护理人员和主管医生时刻关注手术进展,一旦发生出血过多或手术时间过长,要与手术医生沟通。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避免仪器设备或物品器械出现问题造成时间延迟,保证手术室环境清洁。术中合理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患者过度暴露组织。在进行术中液体冲洗、输注时,可将液体加温至患者生理温度,防止术中低体温现象发生。医护人员需严格佩戴外科口罩,做好手消毒,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血压下降、心率慢、躁动、术中低体温。总发生率(%)=各项并发症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包括器械准备、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专业知识,每项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越强。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比较(分,
胸腰椎椎体连续性损伤会导致椎体出现压缩性骨折,改变人体原有的力学结构,易对脊髓形成压迫,造成患者丧失损伤平面以下的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心理压力[5-6]。中老年人为胸腰椎骨折的好发人群,由于年龄增长、骨质流失,部分患者合并骨质疏松,骨骼承压能力下降更易发生骨折。另外,在患者自身动力或外力因素影响下,易导致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通过手术治疗可恢复患者的腰椎结构,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同时患者手术状态差、对手术效果不确定、担心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等,导致大部分患者存在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7]。此外,手术医生和护理人员的配合,也会对手术结果造成影响[8]。采用医护团队协作模式可促进医护人员间的配合,提升手术效果。
3.1 医护团队协作模式可提高护士手术配合质量、减少并发症 本研究采用医护团队协作模式,组建专业的医护团队协作小组,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胸腰椎成形术的配合要点及技巧,减少术中失误,避免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发生感染。另外,本研究固定搭配手术医生和护理人员,要求护理人员明确手术医生的习惯和特点,提升了医护手术配合默契度,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质量。
3.2 医护团队协作模式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围术期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人员不足,因此护理质量难以保证[9]。传统的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工作流动性大,无法形成有效的医护配合系统,尤其是不熟悉主刀医生的手术习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配合度[10]。本研究通过实施医护团队协作模式,确保每位护理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对患者开展术前心理护理,与主刀医生共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同时,医护共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也增强了患者的手术信心,使其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缓解紧张情绪。入室前,护理人员再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核对信息。通过培训,巡回护士明确手术所需物品、相应体位,能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并快速为患者摆放好手术体位,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水平较对照组稳定(P<0.05),与上述观点一致。
3.3 医护团队协作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 本研究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组织讲解胸腰椎椎体成形术的知识和专科技能,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手术配合度,明确各项基本操作、手术体位、手术铺巾等。通过建立多媒体平台,使得缺乏临床经验的低年资护士掌握手术配合要点,强化自身学习,提升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实施医护团队协作模式,可增强医护个人工作能力,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医护团队协作模式可增进医护之间的配合。通过组建相应团队进行培训,可强化医护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增强工作能力,保证手术质量,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