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线上线下网球混合式“金课”教学应用研究
——以《网球第一课》为例

2022-08-26 14:04肖钰蔓王凯军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第一课金课网球

肖钰蔓王凯军

(1.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 武汉 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国际网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1、前言

1.1、研究背景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要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这是教育部红头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金课”这个概念。

随即在2018年8月,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本文以《网球第一课》为基础,选取对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系统性授课,对线上线下网球混合式“金课”进行实践探究,全面地理解线上线下网球混合式“金课”的课程实施情况以及学习效果,为提高高校网球课程质量提供借鉴。

1.2、研究意义

本研究基于SPOC,以《网球第一课》为例,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网球课程建设,为体育专项实践课程内容添砖加瓦,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与创新,增加评价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同时为“金课”建设研究提供新思路,促使更多的体育教师积极其中,实现课程内容突破传统,以创新思维为引领,结合网球专项特征,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混合式网球教学对突破教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文献数据库以“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SPOC”、“网球教学”、“混合式教学”等作为关键字或主题词进行检索,通过将国内外学者混合式金课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和总结,为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提供理论支持。

2.2、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初期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进行前端设计分析调查问卷,包括对于对混合式网球教学认知程度以及混合式教学意愿进行摸底了解,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优化创新设计,探究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在教学实验后,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情况,对学习者学习效果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对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3份,有效率为95.33%。

2.3、教学实验法

对武汉体育学院网球专项课程的3个班级进行教学实验。选取两个对照组,即2019级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与2019级学生(采用线上教学模式)进行对比,2019级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的成绩与2019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对实验前、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验证线上线下混合式网球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教学效果显著性。

2.4、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学生成绩,运用EXCEL和SPSS,主要采用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实验对象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为研究结果提供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网球第一课》基本情况

(1)《网球第一课》课程介绍。

这门课从大众兴趣爱好出发,不受网球场地的限制、不受网球技术的局限、不拘泥于网球常规教学模式,是传统网球教学的开放版和科普版。授课内容分网球基础知识、网球科学和网球赛事赏析三大板块,第一板块讲解网球文化、网球场地器械、网球技术、网球战术、网球赛事组织与规则5个部分,这5部分内容浅显易懂,趣味性高;第二板块选择了专业性较强的网球科学原理、网球科学训练两个部分进行知识点的强化,这两大板块7个部分涵盖了网球知识的方方面面;而第三板块,是在课程最后用赛事赏析的方式,以赛事为媒介,以看懂网球比赛为目的,对网球运动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分析。全课共分为8章36讲。

(2)《网球第一课》开展情况。

截止到2021年5月20日,累计选课人数达4094人,如表1所示。后期选课人数还会持续增加。

表1 《网球第一课》线上选课情况

根据后台程序可以看出选课人群分布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等。其中湖北地区选课人数居多,其次是江西和上海,因此对于课程的推广今后要全方位进行推广。如图1所示。

图1 《网球第一课》选课人员分布

(3)《网球第一课》课程健康度分析。

我们将从5方面来评定课程健康度。从学习者规模来看,统计最近7日活跃人数以及学习者总规模。从学习社区运营来看,分析论坛发帖回复率,讨论区人家互动次数和讨论区参与规模。如图2所示:

图2 《网球第一课》课程健康分布图

学习者规模

①最近7日活跃人数151人,活跃率达7.91%。本课程超过了93.28%的同平台课程;

②学习者总规模3447人本课程超过了63.19%的同平台课程。学习社区运营;

③论坛发帖回复率,85.00%本课程超过了63.61%的同平台课程;

④讨论区人均互动次数6次/人本课程超过了75.01%的同平台课程;

⑤讨论区参与规模,584人本课程超过了74.35%的同平台课程。

活跃率反映产品的健康度,活跃用户数反映了产品的市场占比。为追求数据真实性,提取4月1日至5月21日的用户活跃程度加以证明。如图3所示。近20天的用户活跃度,可以看出最高每天有42人有学习行为,如,观看视频、图文等,发贴,评论和做题等。可见《网球第一课》用户活跃度还算比较优等。

图3 《网球第一课》4月1日-5月21日的用户活跃程度

3.2、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设计

(1)紧扣教学目标,展示整体教学框架。

学生需要达到的教学高度,也是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还可以帮助教师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和随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以期实现教学目标。本文根据网球教学的大纲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设置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体育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好的网球专项运动能力以及教学、训练、竞赛组织等相关技能。具备从事网球教学、青少年训练、竞赛组织管理以及大众休闲工作指导能力。成为能够胜任中小学、培训机构等相关单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备从事网球教学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系统地掌握网球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科研技能,了解国内外网球最新发展趋势。同时较全面掌握网球知识,使学生掌握撰写体育科研论文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独立从事专项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网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能力,具有网球教学与训练的实践能力。

(2)精准干预,学情分析。

一方面是对学生主体存在的认知水平或程度和需求水平或程度的调查;另一方面是教师主体针对所搜集的学前调查信息作出的统计分析。科学有效识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个性特征(气质和社会属性、需要、动机、兴趣、意志特性、社会特性等)、学习特征(学习动机、学习基础,靠什么学习、学习风格),精准到位为学生提到个性化训练学习方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使其具备健全的人格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态度勤奋努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热爱网球项目的执着精神。随时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定制教学内容,因人施教给予支持。

(3)多媒体移动互动学习资源。

本课程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课程团队开发了开放在线用户“网球课程”,形成了移动互动学习资源,开放在线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课程团队创建的36个视频和36个工作单元;教师团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以及学生学习需求,补充或删除课程,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利用雨课堂和学堂在线,让学生从参与其中,体会到信息化环境下的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培养学习进行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意识。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让学习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4)多元评价信息化教学评价。

线上线下网球混合式网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评价方法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实践采用多元评价,自评+互评+他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线上+线下,学生组间自评+组间互评,作业质量+个人日常表现,视频观看+章节检测+讨论+在线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方法更注重课程的实施、讨论、作业和小组合作,而总结性评价主要是以线上线下综合形式来集中评定。

①线上评价

学生需要通过学堂在线完成课前的视频自主学习,并且完成章节检测,若有疑问可发帖进行互动交流学习以及线上期末考试,以上四项是决定着学生线上学习的成绩的有效考察点。具体成绩组成如下:将满分100按比例分配给各考核模块,再按各单元权重分配到每个学习单元,得到单元实际分值;单元考核设置:设置不同单元的考核参数,系统将按规则自动计算学生每个单元的得分占比;成绩计算:学生单元得分=单元实际分值×单元得分占比学生期末总成绩=学生单元得分加和

②线下评价

改变传统体育期末考察指标。需要创新考核内容方式方法,包括学生技能习得掌握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技术考核达标情况等。在传统的测试的基础上需增加教师对学生的评分,学生小组进行互评和自评情况。让线下考核评价更加丰富全面。多元化、多主体化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评价的有效和合理

图4 雨课堂成绩单统计示例

3.3、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基于SPOC和雨课堂的混合网球教学课堂中,《网球第一课》与雨课堂的智能教学工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教育”新发展,对网球专项课程的理论课内容体系和实践内容体系进行统一的设计,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通过智能教学平台学堂在线学习资源和教学工作,实现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课程链接,使教学互动无处不在;同时实现师生同步、异步双通道共存,提高网球教学课程的教育效果,提高教学氛围感。

基于SPOC和雨课堂的网球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如图5所示,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

图5 基于SP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

(1)课前活动设计。

①课前,教师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教学进度的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关的本章课程PPT,以供学生进行线上课程的预习学习,并完成相关课前问题;让学生上课前了解本节课大致内容框架;

②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平台雨课堂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教师可将本章教学内容和重难问题交设置成讨论交流话题,以开放型问题吸引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激发他们进行头脑风暴;

③课前学生需要提前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师则在课前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接受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数据掌握学生预习情况,敦促不积极的学生,以及个性化的对学生进行辅导,从而实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着重讲解。

(2)课中活动设计。

①老师使用雨课堂实时监控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调整相应地教学节奏;

②教师可以在讲解重要且难度系数较高的技战术要点时,通过雨课堂测试了解班级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③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推动小组讨论,辅助学生协作交流。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散思维,并踊跃参与小组讨论,集思广益;

④教师可以使用“雨课堂”的“分组”功能,分组教学,激发学习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嵌入的“红包”。向学生分发的红包,鼓励学生参加课程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3)课后活动设计。

①课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前和课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推送复习题目,或者进行课后反思和总结;

②教师使用“雨课堂”工具将PPT本章小结推给学生,安排不同形式的作业,保证课后复习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③在雨课堂下课后,教师终端立即收到过程数据和其他信息,包括课堂人数、学生数据、习题数据、课件数据等详细情况。通过合理使用“雨课堂”教学工具,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开展混合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总结

本研究设计了“慕课+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并针对参与此教学模式实践的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MOOC+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网球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求知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系统性掌握知识,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网球教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或多或少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今后的教学实施做相应调整,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就线上线下混合式网球教学而言,应采取针对性试点、示范性推广的思路,初步建立兼具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的高校网球专项课程混合式教学案例,为相关体育群体提供混合式教学提供指导性方案。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教学不应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已成为一种常态,混合式教学也是老师们的常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第一课金课网球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早上第一课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家教第一课:有话好好说
科学第一课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