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聪 钟福权
(广州市增城开发区小学 广东 广州 511300)
武术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武德是在中国伦理道德思想长期影响下所形成的传武、习武、用武德言行准则。武德思想及其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但不同时期的内容略有不同。
传统武德思想,按文化特征和思想主要可分为4个时期:“先秦时期,历史大变革,百家争鸣,思想大繁荣,‘尚礼、尚某、尚侠’是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盛唐时期,经济大繁荣,尚侠风气盛行,形成‘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的武德思想;宋元时期,崇文抑武国策下,推动武术审美思想;明清时期:武侠小说侠者形象的塑造,产生行侠天下、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思想。”
新时代武德思想:“以新时代武术修习者的行为实践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中国武术的实践经验伦理道德观念为根源,以西方文明为主的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为参考,构建的新时代中华武德,其核心内容是:敬、义、勇、恒、和。 ”
然而在当前中小学武术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关武术礼仪方面的教育甚少,往往只是在第一节课传授简单的抱拳礼,往后便很少涉及有关武术礼仪、武德方面的教育。”本文以武术操为载体,研究传统武德教育和新时代武德教育对小学武术学习效果的影响。
本文以新时代武德教育和传统武德教育对小学生武术的学习效果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广州市增城开发区小学四年级5、6、7班1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前进行样本对象筛选,剔除1名特殊学生,2名武术校队学生,最终将符合标准的129名学生纳入样本进行统计。
(1)文献资料法。
作者通过广州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百度学术、超星)以及政府官方网站等平台收集大量的数据,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2)实验法。
①实验设计
以广州市增城开发区小学校本课程武术自编操《少年中国说》为教学内容,以该校四年级3个班129名学生为载体,研究武德教育对武术自编操《少年拳》学习效果的影响。四年级的学生每周3节体育课,每节课40min,其中2节体育课进行武术自编操《少年中国说》教学,另外1节则进行常规体育教学,3个班内容和进度保持一致。
②实验分组
将选取的 3个四年级 5、6、7班分别编号为 A、B、C组,A组为对照组,B、C组为实验组,进行试验干预,实验分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分组情况
③实验控制
本实验过程的武术教学活动由广州市增城开发区小学体育教师钟某担任,在实验前对其进行培训,熟知新时代传统武德教育及新时代武德教育的内容及含义,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校本课程《武术自编操少年拳》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且保持ABC三个班教学进度、时间、强度一致。
考核方法:本实验邀请具有丰富执裁经验的广州市增城平武武术馆馆长担任考核主裁判员,评分占40%;外加2名武术专项毕业的体育教师评分各占30%,进行独立评分,考试方式为小组演练(4-5人一组),3名裁判员均不知实验分组。
④传统武德教育的内容
传统武德教育思想,极其丰富,“武德”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其中说:“武有七德,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是“武德”的渊源。《史记·太史公自序》中:“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矣。”此处讲述修习武术者,需具备信、廉、仁、勇的优良品质,否则是不能得到兵法剑术的传授,并将德至于道的高度。随着历史的推移传统武德的内容可归纳为:“忠、勇、仁、义、礼、智、信”等修身信条,在课堂教学中,以“忠心报国、尊师重道、见义勇为、自强不息、崇德尚和”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旨在揭示中国武术精神的传统性、传承性及宝贵的时代价值。
⑤新时代武德教育的内容
新时代武德教育是在传统武德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要求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时代特征、专业特性的一种习武者应有的道德品质,新时代武德以“敬、义、勇、恒、和”为核心,课堂教学中以“诚敬、信义、智勇、专恒、正和”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武术课堂的学习,能够做到新时代武术习练者共同遵守的优良品德。
表2 新时代武德的内容及含义
⑥武术自编操《少年中国说》教学内容
武术自编操《少年中国说》以武术基本功拳、掌、勾、踢、弓步、马步等为基础,以初级长拳和杨氏太极拳为参考内容,配上音乐《少年中国说》创编而成,此套操共4小段17个动作,该自编操符合武术操创编的基本原则,以礼始,以礼终,让武术“礼仪”贯穿始终。其动作特点和内容,符合青少年的学习兴趣爱好,对提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意志品质和养成崇尚礼仪的习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既能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又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3)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 2021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再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表3 自编武术操教学和武德教学内容
实验前,对实验对象进行两节课的武术操基本功和太极拳基本功教学,各组在练习强度、练习次数、练习时间、追加反馈等方面均保持一致,其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武术和武术文化,同时为后面武术操学习操奠定基础。在实验前的两次课结束后对学生的武术操学习能力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前测试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实验干预前,各组别之间的测试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3个组别的实验对象对所学动作的掌握情况基本一致,各组别之间具有可比性。
表4 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实验后,对3组学生的动作质量、演练水平、熟练程度、学习兴趣进行方差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各组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5 实验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1)武德教育对动作质量的影响。
在武术操的动作质量考核中,主要对武术操的单个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自编武术操《少年中国说》动作质量评价主要参照长拳和太极拳的评价标准来进行。本实验在实验结束后的考核中,检测每个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情况和动作质量,对学生动作掌握情况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如表5所示,传统武德教育和新时代武德教育对动作质量的掌握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对动作的掌握情况具有明显的提升。
(2)武德教育对演练水平的影响。
武术操的演练,要求手、眼、身法的配合,讲究手到眼到、身法自然;在精气神方面,武术操要求演练这神形兼备、全神贯注;在节奏方面,要能够在背景音乐的指引下,做到动静结合,有快有慢,动作到位,发力明显。从表5中可见,武德教育对演练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传统武德教育对演练水平的影响则更为明显。
(3)武德教育对熟练程度的影响。
武术操熟练程度考察的主要是对动作的连贯性和动作的遗忘次数两个方面进行评分,武术操的展示要求动作熟练、动作连贯、动作之间能够跟上音乐的节奏。从表5中可见,无论是传统武德教育,还是新时代武德教育对武术操学习的熟练程度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不进行武德教育的对照组动作的熟练程度则较差。
(4)武德教育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学习兴趣,主要是通过实验后的问卷调查得分对比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表5中可见,武德教育对小学生武术学习兴趣具有显著性差异明显(P<0.01),传统武德教育对学习兴趣的影响最为明显,新时代武德教育组次之,而不涉及武德教育进行常规的武术技术教学后,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有降低的趋势。
新时代武德教育和传统武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历史名人典故反馈的传统武德教育对提升武术学习兴趣的效果更为明显。
传统武德教育与新时代武德教育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和熟练程度,以历史名人典故反馈的传统武德教育效果更佳。
武德教育,在小学武术课堂教学中显得必不可少,缺少文化的武术课堂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甚微,甚至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