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利会 张宇垚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科学的作业设计已成为“双减”背景下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国教育科学院学者杨清提出需实现作业的四个转向,即作业观转向、作业分析转向、作业设计转向、作业评价转向。优化作业实践要求教师以严谨的态度进行三维分析:一维指向学生群体差异分析,二维指向学生能力要素分析,三维指向学生思维水平分析。四个转向和三维分析意味着作业设计思想观念与方式方法的变革,也意味着作业设计面临新的挑战。
当前,结合“双减”要求,为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各校积极开展作业设计大赛,整合型的单元作业设计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就如何改变机械、单一的作业形式,使作业设计从“割裂”走向“整合”,实现作业的三维指向,以人为本,体现作业的发展功能,还未探索出较为成熟的路径和可供参考的模式。
本研究尝试运用SOLO分类理论,结合作业的四个转向和三维分析,探索SOLO分类理论下的单元作业设计,以分层作业为主,在充分照顾学生群体差异的基础上,指向学生能力和思维的提升。
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约翰·比格斯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提出SOLO分类理论,全称为“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即能够观察到的学习结果结构。SOLO理论将学生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前结构水平(P)、单点结构水平(U)、多点结构水平(M)、关联结构水平(R)和抽象拓展结构水平(E)。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体现了学习者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转变(见图1)。
图1 SOLO结构与思维层次
从SOLO的五个层级的描述可以看出,可以通过学习者回答问题的结构,反推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和思维能力。借助SOLO分层理论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界定,可进行作业三维分析,对作业结构和作业难度进行调整。它为我们单元作业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
以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基于SOLO分类理论进行单元作业设计。以分层作业为主,指向思维和能力的提升。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单元作业设计思路(见图2)体现为“两线一点”。一条主线为理论依据,以SOLO分类理论为指导,作业目标、作业设计分层。另一条主线则为教学实践,通过研读课标、教材,结合学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作业目标,在单元目标的统领下进行单元作业统筹设计,每一课作业统一划分为前置预习作业、第1课时作业和第2课时作业。两条主线相互关联,理论指导实践,最终的落脚点为“思维提升”。
图2 “两线一点”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根据2022年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标还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的要求,加强语文和其他课程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针对一年级的学情,作业趣味性要强,形式要多样,难度要分层,重在夯实语文基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思维能力。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识字单元,识字方法具有多样性,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语文园地一”的《汉语拼音字母表》对学生学习查字典、自主识字有着奠基的作用。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可联系“语文园地一”进行综合性学习。
通过对课标、学情、教材的解读,设计闯关类作业更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发展。作业设置应分层,重基础、重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培养个性。
通过研读课标、教材,分析学情后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作业目标,再通过SOLO分类层级对作业目标进行分层。分层后的第一单元作业目标(见表1)。
表1 第一单元分层作业目标
通过单元作业目标分层可以看出,单元作业目标也应完成思维从低阶到高阶的转换。
结合课标、教材、学情分析,本单元作业形式为趣味闯关型,设计作业评价标准,学生以闯关的形式完成作业,可获得熊掌里对应的星星,积累星级成就,以达成即时评价。根据学生获得的星级成就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完成作业的成就感。
单元作业设计呈熊掌形状(见图3)。熊掌包含本单元第1课、第2课、第3课、第4课和“语文园地一”,每课作业包含前置预习作业、第一课时作业、第二课时作业。其中,每一部分的作业包含不同的SOLO思维层级,体现作业的分层。
图3 熊掌型作业分布设计
基于SOLO分类理论,我们设计了第一单元分层趣味作业(见表2)。
表2 第一单元分层趣味作业设计
(续表)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是学校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以SOLO分类为理论依据,充分融入教学实践,以思维提升为落脚点,开展“两线一点”单元分层作业设计。针对一年级学情,在分层作业的基础上加入趣味闯关,使作业更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
在实践中,教师还应做到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反馈。根据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研判学生思维水平,及时反思教学,改进教学,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