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支架为学生的阅读助力

2022-08-25 04:06倪文洁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女孩支架文本

文|倪文洁

支架一词来源于建筑行业,在教学中发挥“脚手架”的作用,即为学生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所构建的概念框架。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经验不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阅读需要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以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走进阅读的深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搭建阅读支架才能真正为学生的阅读与学习助力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搭建问题支架

当下年龄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逻辑思维欠缺,教师依据课文特点,巧设问题支架,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思考路径显现出来,让学生的探究过程可视。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课,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关于小马的什么事?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发现主要讲了小马过河时因为不知道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犹豫不决,最后只好回去问妈妈的经过。针对学生的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小马为什么会犹豫不决,不敢过河?妈妈是怎么对他说的?”这两个问题一结合,学生就对文章中妈妈的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问题支架的搭建为学生明确了探究阅读的方向,使学生的思考路径更清晰,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课文蕴含的道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基于课文特点为学生搭建合适的问题支架,可以让学生的思考路径一目了然,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处。在《小马过河》教学中,理解妈妈的话是学生阅读的难点,教师通过两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感悟,化未知为已知,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该如何做,并在最终的阅读思考中产生顿悟,促进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让学生的探究阅读过程真正发生。

二、搭建图表支架

图表支架的搭建可以把学生原本看不见的思考过程、结构、规律等以直观可视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探究思考过程更加清晰明确。

如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较长,对学生来说,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也很容易解决,难的是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的想象与现实到底如何,学生很难概括出来,这就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一定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图表支架的搭建把小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想到的以及现实是怎样的等内容罗列起来,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蕴有深刻的感知。教师可以以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为例,让学生明白她看到的是火炉,想得到的是温暖,而现实情况是她感觉非常冷。受教师的启发,学生很快完成了表格(见表1)。

表1

图表支架具有直观的特点,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教师搭建图表支架可以让学生把一篇长课文的主要内容留在心中,在头脑中形成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全面了解与认识,很容易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喜爱与同情,与此同时,学生对童话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特点体会得也更加深刻。

三、搭建比较支架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内容特点为学生搭建比较支架,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相同或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如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文课后“阅读链接”中为学生拓展了朱自清的《威尼斯》与法国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编者在这篇课文后面编排两篇与威尼斯相关的课文是有着其特别的用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与“阅读链接”中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说说三位作家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比较阅读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相似的内容,也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不同内容。如四年级下册老舍先生的《猫》《母鸡》两篇课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段落特点、情感特点、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归纳出老舍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特点,搭建比较支架,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特点感受得更加深刻。

教师要善于发现阅读中可供学生践行比较阅读的比较点,并为学生搭建相应的阅读支架,帮助学生发现相似或者相异文本在语言、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共性特点与差异,这样教学能够让学生走进阅读的深处。

四、搭建模仿支架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材中有些特别的句式段落很适合学生模仿,教师可依据这些文本的特征,为学生搭建恰当的模仿支架,从而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六年级下册《匆匆》一文,主要以发问句式为纽带联结全篇,一步一步把作者的心绪展现在读者面前。另外,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如课文第3自然段,从人们日常的生活细节(洗手、吃饭、默默)“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等方面把时间流逝的无声无息描写得自然贴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文中表达优美的地方反复品读,并让学生想想时间流逝本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在作者的笔下为什么会显得如此感人,最后让学生仿照着课文第3自然段的形式写上一段话,把自己对时间的感触写下来。一开始学生仿写还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教师提示学生:“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滑过;打球的时候,日子从球场走过……”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模仿的思路被打开:“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我们身边走过;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我们视线中走过;傍晚时,我凝望天空,看变幻莫测的流云从天际走过,不断变换着形状,日子便轻悄悄地跟随流云,从我的眼前飘过……”在这个仿写过程中,尽管有学生的语言还很稚嫩,需要打磨,但在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学生的表达有了质的提升,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课堂充满着无限乐趣。

学生的思维具体而又形象,教师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赏析,以及对文本中精彩片段的模仿训练,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搭建适宜的模仿支架,可以释放学生的表达天性,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五、搭建联系支架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也会随之积累一些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教师搭建联系支架,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或者经验方法来学习新知识,可以使学生新知的学习更加顺畅。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如何借助场景、细节等来表现情感的表达方法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认知,并积累了一些体会文本情感的基本方法。教学时,教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巴迪与父母相处时的哪些场景,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内容,从这些场景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平时的生活中,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哪些不同,有没有和巴迪父母类似的地方。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这样教学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联系支架的搭建可以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每时每刻都与周围事物发生着种种联系,运用联系支架能够帮助学生把学习中的经验与生活中的经验、体会和感悟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对文本情感的领悟更加深入。在阅读教学中,联系支架搭建的形式有许多,除了联系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之外,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古今中外、联系与文本内容相似的内容,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认知更加深入。

在教学中,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搭建的支架类型是有差异的,教师应从文本差异入手,依据课文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阅读支架,真正为学生的阅读助力。

猜你喜欢
小女孩支架文本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大扫除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可爱的小女孩
爱掐人的小女孩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爱哭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