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燕云十六州说起

2022-08-25 12:08来银玲北京
中关村 2022年8期
关键词:汴京契丹历史

文 来银玲(北京)

为君者,君尽君事;为臣者,臣尽臣事。只有做到君臣无隙,才能屹立于强国之林。

公元907年,朱温篡权,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唐朝松漠都督府地区的契丹,在其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于公元916年建国号“契丹”。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因君臣猜忌起兵反唐,以自称儿皇帝和燕云十六州之地的条件求取契丹援兵,建立后晋。两年后,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将契丹的疆域向南扩张至长城沿线,使得中原地区的汉族政权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草原民族的铁蹄之下。

契丹得燕云十六州,譬如猛虎加之羽翼,不但拥有着翱翔草原天空的本能,而且还将其触角延伸到了南方新疆域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富庶财富、成熟的农耕技术,以及精细的手工业技术。多种经济模式并存发展的契丹,国力增长得令人惊叹,很快,契丹就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百姓的频频骚扰。公元947年,耶律德光率军南下,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于汴京登基称帝(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率军进攻辽朝,月余收复瀛、莫和宁三州,以及益津关(河北霸县)、瓦桥关(涿县南)和淤口关三关。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其“杯酒释兵权”的后果下,欲以重金赎回燕云失地,未果。北宋与辽朝,犹如从一个大唐王朝内部裂变萌生的两只猛虎,分据于中华大地的一南一北,双方战事频仍。再二十年,即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两次出兵欲收复失地,皆以惨败告终。宋真宗时期,皇帝赵恒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对辽朝一直心存畏惧,主张议和。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朝签订“澶渊之盟”,北宋以每年向辽朝供送岁币银30万两、绢20万匹的屈辱代价,换取了宋辽边境的和平共处。

黄昏时分,我独自走在北中国的大地上。早春的田野还没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荒草凄凄一派。小路旁边,一丛丛枯黄的野苋东倒西歪地匍匐在大地上,一枝枝高过人头的狗尾巴草目中无人地昂首挺胸,一簇簇绕冢的野蒿楞头呆脑地遥望天穹。远处,一座方亭孤零零地杵在荒草地里,台基旁尽是稗草一片。这座亭子看起来有些年月,青灰色的瓦松冷肃地立在青瓦凹槽间,暗红色的大柱上尽是脱落下来的漆片。亭廊下伏着一只四下张望的乌鸦,机警地看着我,突然一声嘶鸣,尖锐就传得老远,时光也被拽得老远,一位挥马扬鞭的女子恍惚就站在我的面前,她就是拥有着我脚下这片燕云十六州的旧时女主萧燕燕,一位驰骋沙场的辽朝巾帼,也是中原人民难以对付的萧太后。

这个以中国自居、自命为北朝的辽朝,以自己的凶猛强悍和足智多谋,不断地发展经济和开疆拓土,企图恢复大唐帝国往日的荣耀。然而,历史终究不能复制,大唐帝国往日的荣耀岂是一个草原民族所能恢复的?话虽如此,但辽朝的发展毕竟也是可圈可点。萧太后主政的27年间,本着繁衍民族生息的使命,首先整顿吏治,把政绩好坏作为考核和升迁官吏的主要标准;其次修订法律,改变过去那种以契丹族为贵、歧视汉族的政策。辽朝鼎盛时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疆域面积多至489万平方公里,即《辽史》所谓的“幅员万里”。这个“幅员万里”的辽朝,在当时的国际地位更是有目共睹,西域、西亚与东欧地区皆以辽朝(契丹)为中国之代表,中亚、西亚的伊斯兰兵书中,还将中国传过去的火药与火器称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直到今日,俄罗斯、乌克兰等东斯拉夫国家、中亚突厥语系国家,甚至古葡萄牙语、古西班牙语,以及中古英语中,依旧将契丹作为中国的称呼。

即便如此,辽朝也只是中国的一部分,不能代表中国的全部,与其并列的分裂政权还有南朝的汉族政权和其他几个少数民族政权。那个被其称之为南朝的宋朝,自然也是不可小觑的,尤其是作为其政治文化中心的东京(汴京),它那丝绸一般滑润的灿烂,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闪烁在我的眼前,让我一下子沉浸到了那个能够支撑起中华文明强盛王朝的美丽幻景里。我的思绪不得不一路南下,企图触及那丝绸一般滑润的灿烂。于是,一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的绢卷在我的眼前徐徐展开,从汴京的郊野春光,到汴河的商船云集,再到街市的鳞次栉比,落墨的是北宋汴京的繁荣富强与政治清明。更别说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中的所谓“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繁荣景象,以及欧阳文忠公笔下的“万国舟车会,中天象魏雄”的浩大气象等等,打开自己全身的奇经八脉,驰骋我们无限的想象:宋朝当时的船只“已经航行于印度洋各地,包括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次大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甚至达到非洲的索马里。”然而,仅仅只从一幅滑润的绢卷,或者一篇应制的文字,或者瓷器铁器的浓妆艳抹里,来窥视一个封建王朝的繁荣富强与政治清明,我们是否犯下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时隔一千年后的今天,我走在中国北方的这片土地上,冬去春未至的季节衰败搭通了我对于严寒萧索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我重新认识到了阳光、空气以及土地等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也重新认识到了干旱、霜冻以及贫瘠等自然环境对于种族繁衍的重要性,我在心灵深处似乎开始读懂了看花台上那位名叫萧燕燕的女子的忧愁。她为了社稷的安危、祖宗的功业、民族的兴旺,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主持辽朝的朝政,维系着中国北方土地上的种族繁衍,这真的是一位头脑异常清楚的女子啊。历史,有时候真的需要换个角度来思考,只有站在时光的深处,或者历史的远处,才能看清楚历史的全貌,比如现在,我眼前这个承载了时光重量的看花台,我默默地远望着它:青瓦横铺,四角高翘,红柱为侧,苍松遮掩……萧燕燕似乎就站在我的眼前,燕云十六州也显现在我的眼前。尽管岁月的沙尘,遮掩了历史长卷里的辉煌。但沧桑过后,萧燕燕这位契丹女性的光辉形象依旧光彩照人,不管是正史上的记载、还是野史上的演义。

今天,我们如果用现代思维去苛责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个历史朝代,只能说明了我们做人的不厚道,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量小不君子。读史是来明智的,不是用来苛责的。对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我们需要将其还原到历史空间去解读,这样才能不失偏颇,使自己或自己所处的时代不再犯下同样的错误,不再将自己或自己所处的时代陷入历史的轮回里。对于一个有作为的治世者,必须具备文武兼治的能力,对内以文治国,对外绝不姑息。宋朝的统治者并没有把握好治国的平衡点,即使给后世留下了片刻的旖旎风光,然而,依旧没有让人感觉到一丝丝的霸气,又谈何繁荣昌盛呢?仅仅只凭一幅《清明上河图》,或者其他精美的文字,反馈给我们的信息,无非是一种美到极致的缺憾。汴京城里的一群大儒雅士,从食不厌精的饮食到美到极致的瓷器,从沉香万钱到绫罗满庄,从游湖赏鱼到说理道趣……苟安的依旧是小朝廷的平安富足。对于一个朝代是否繁荣昌盛的评判,应从它的教科文国防等综合国力上衡量,而不能仅仅只关乎经济或文化的繁荣,即使你的城市如何繁荣,诗词如何理趣,饮食如何精美,瓷器如何精致、书画如何风雅……国防力量的孱弱,真的不足以彰显一个朝代的伟大,更何况北边还有放马黄河的草原铁骑。然而有着汉族血统的中原民族建立起来的大宋王朝,毕竟是一个跛腿的王朝,面对一个与之能够抗衡的强大军事对手,也只能以兄弟之国谦恭和进贡的方式来获取暂时的和平。所以,澶渊之盟就可以理解为历史的一种必然,虽然,我来自曾经是宋朝的地界,从小在杨家一门忠烈的情绪里激昂澎湃。此刻,我只想把自己的情感降至冰点,看天上的白云慢慢移动。

以此而言,终是明白一个道理:为君者,君尽君事;为臣者,臣尽臣事。只有做到君臣无隙,才能屹立于强国之林。

猜你喜欢
汴京契丹历史
汴京:繁华背后危机重重
一张图带你游汴京
汴京诗群
《清明上河图》带你逛繁华汴京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新历史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凤翥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