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文化精神在东北地区高校思政工作开展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10 00:06张继元孙泽宇
中关村 2022年8期
关键词:闯关东关东抗联

文 张继元 孙泽宇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性和全过程贯穿的实践性,而地方文化与地域文化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高考跨地域择校,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这些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性的好奇心。如何活用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和拓展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使其与当今的主流价值观实现更好的融合,则是我们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思考并通过实践去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来从事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心得,总结了部分经验,以东北地区的关东文化精神作为切入点,剖析关东文化精神在东北地区高校思政工作中的相关应用,得出了一些具备可行性的参考。

一、闯关东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合理化应用

对于传统的关东文化精神来说,闯关东文化一直是近代以来,乃至于贯穿整个近现代的对于关东地区,也就是普遍意义上的东北地区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种文化精神。毕竟对于整个关东地区来说,闯关东不仅仅是第一批移民人口带来的丰富的劳动力,更使整个东北地区开始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同时闯关东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带来的是一种敢于拼搏、敢于拓展、勇于创新的文化内涵。

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需要这种文化精神来进行理想信念构架。例如在学校针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时,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地域文化之一的闯关东文化解读,为学生们树立一个拼搏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好前期的积累,同时结合新生遇到的军训等磨合性的教育过程,也可以通过闯关东精神中的不怕艰苦、勇敢斗争精神,来进行现实意义上的案例教学。而相对应地,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列举近代以来中国遭遇的种种磨难和移民社会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反向对比当今的人口流动和富足生活。最后在学生完成了基础知识讲述,即将开启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则是要通过闯关东精神的“闯”字文化内涵,来鼓励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敢于闯荡拼搏,不做“躺平”族,在人生的拐点到来之际,勇敢闯,用奋斗编织自己的人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一样。鼓励年轻人敢于闯和奋斗,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的。

二、抗联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探索化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东文化精神,也随着近代中国革命道路与进程的演变开始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内容。闯关东的移民,在给沉寂了近百年的东北大地带来了生机和动力的同时,也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战场和阵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关东地区一直是列强觊觎的“宝地”,从沙俄的步步蚕食到日本吞并朝鲜,再到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东北大地可以说是饱受了列强的压迫和战乱纷扰之苦。到了“九一八”事变,日军全面开始侵略中国东北,不但拉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也标志着东北军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的开始。作为全国最早开始抗日的地区,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先后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人民武装反抗帝国主义的不屈决心。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军歌还被改编成《义勇军进行曲》最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东北抗联则是涌现出了杨靖宇、赵尚志、魏拯民、赵一曼等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英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来说可以说是最好的案例与素材。

在将抗联精神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实应该是注重其本质的爱国性及精神发展的创新性。教育面向的都是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所以说在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应该把这些应该根植于人民内心的精神文化信仰,强行归结到大学教育中来。抗联精神作为中国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优秀精神,本身就兼顾着爱国与吃苦等优秀意志品质。在进行入学新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选取抗联的主要将领不都是本地人,却为了理想信念来到关东大地,为了民族解放和抵御侵略贡献生命与力量,鼓励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找准个人的目标定位与来校初衷,进而摆脱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与困难。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日常理想信念教育时,则是要通过对抗联过程中的艰苦和抗联故事的挖掘,让抗联精神更鲜活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不会因为年代感而对这种精神食粮产生代沟,让学生在接受这一精神理念的客观存在性的同时,明白这些精神是基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才能够得以展现。更要合理利用关东地区的各类抗联遗址,让学生能够亲身走入山区和密林,感受抗联战士的真实情况,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忆苦思甜。最后在针对毕业班进行人生规划和理想信念输出的时候,则是要活用抗联精神中四海为家、苦中作乐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环境和未知的前途挑战过程中,勇敢地面对一切未知与挑战,并能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忘初心,时刻以年轻向上、青春阳光的状态,面对生活带来的挑战。

抗联精神作为抗战期间的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普遍性更有特殊性。毕竟抗联战士是在日军完全控制下的伪满洲国实际控制范围内活动,同时由于关东地区的极端天气条件,运输条件和支援条件的劣势,更是缺乏人员和物资的补充,甚至很难建设起一定规模的根据地用来支持革命。这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更像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奋斗者,像是“北漂族”等在毫无家庭可以依靠的条件下,只身打拼,只为了心中的信仰,不畏各种现实客观条件上的困难,来实现内心那个最初的目标。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接“地气”的今天,活用好抗联文化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精神,不再是单纯地要年轻人去忆苦思甜,而是要让他们明白无论身处什么时代,要进步就会有挑战,要前进就要有付出,“躺平”不会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奋斗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当代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回溯性应用

上文提到的关东地区特色文化精神符号,分别属于近代中国和革命战争年代。而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全国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共和国长子,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由于长时间地为内地建设输血,逐渐失去了固有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当年大兴安岭珍贵的木材为了支援建设无偿运进山海关,大量的“一五计划”时期积攒的各类人才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南下参与三线工程。东北地区在进入21世纪以来,逐渐走向了下坡路,这时国家又始终在强调要努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实体经济不断做实做强,东北地区固有的工业化基础开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沈飞”、“雪花”、“一汽”、“中车”、“一重”、“哈药”等一大批带有明显大国符号的“巨无霸”型企业,开始发挥带动作用,在实现从重型装备制造向尖端装备制造转型的过程中利用资源优势,创造配套合力和大量就业机会。而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这些带有明显中国发展印记的工业企业作为案例,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就业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新中国是怎样从“一穷二白”到如今拥有完整工业化体系的。

因此,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阶段的大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吸收地方文化,在优质的地方文化滋养下,锻炼新时代的精神与品格。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可以组织参观这些老工业基地的展览馆或者旧址,了解创业者的艰辛与困难,进而为学生打开新知识方向的大门,便于学生了解课本以外活生生的案例。在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进社区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同时了解带有明显中国发展印记的聚居符号。

习近平总书记每每到东北地区考察,总是要去看看各个老工业区,看看“一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毕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但是历史的要求,还是党赋予的时代使命和迫切要求。而在这些老工业基地的背后是“铁人”精神等一大批优秀的地方文化精神,这些精神虽然已经略显久远,但是在大庆高耸的炼油厂、沈阳不息的机床厂上依旧历久弥新。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毕竟这些精神是对于“00后”父辈的印记,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他们一定是体验过或者正在体验老工业基地为全国输血带来的收益与成就。

四、 继往开来的关东文化精神在地区高校思政开展的可行性应用研究

关东文化精神,不是某一个特定时期的文化精神,更多的是在关东大地上形成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文化表现,既代表了一段时间的文化反馈,又对下一步“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文化精神具备指引。对于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核,又可以激发他们了解中华民族、革命传统等相对较久远历史的积极性。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所以,在当代,继续深入活用关东文化精神,用来指引东北地区高校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不再局限于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更应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升。如何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把优秀的中华文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不但是落实“三全”育人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当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关东文化精神作为东北地区特色的地方文化代表,吸收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人文,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华大地上各地也存在着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更好地将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帮助我们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百花齐放。

猜你喜欢
闯关东关东抗联
我与《闯关东》
——写在《闯关东》再版之际
关东春早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闯关东精神的丰富内涵及价值支撑研究
张桐 作品
日占旅大时期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对安重根等人的判决书
“闯关东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动力
关东农家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