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缘,左剑波,,胡雄贵,张友才, 陈 晨*
(1.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31;2.石门汉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南 常德 415300)
生长环境在生猪养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生猪养殖中其发挥的作用约占30%;作为环境因素中的重要环节,饲养密度能够影响生猪健康及养殖利润。研究表明,饲养密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只行为(采食、排便、躺卧、运动、饮水及争斗等)和猪群健康状态(机体免疫、抗氧化能力等),间接影响生猪生长和养殖效益。猪群饲养密度较高时,虽然饲养头数增加,但会加剧猪群间的争斗,影响猪群的健康状态,往往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饲养密度较低时,虽然猪群可以健康生长,但每头猪的设施投入增加,同样不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维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关我国地方猪种饲养密度的研究鲜有报道。鉴于此,试验以巴马香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其生长性能、腹泻率、动作行为、免疫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旨在探索饲养密度与巴马香猪生长间的联系,为其在本地区科学饲养提供试验数据和科学依据。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养密度梯度设置参照NYJ/T 04-2005《集约化养猪场建设标准》、NY/T 1568-2007《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规范》及巴马香猪饲养标准等有关标准,结合前人研究及实际生产情况确定。试验猪种为巴马香猪,由石门汉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提供,选择体重为(6.92±0.17)kg的同批健康断奶仔猪132头,分为4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栏。Ⅰ组每栏8头(0.56 m/头),Ⅱ组每栏10头(0.45 m/头),Ⅲ组每栏12头(0.38 m/头),Ⅳ组每栏14头(0.32 m/头);组与组之间空2~3栏,防止串栏。试验设预试期2 d,试验期28 d,共计30 d。
试验猪舍为全封闭猪舍,通风状况良好。试验开始前,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试验期间,试验猪均自由采食和饮水,保证猪舍干燥、清洁。参照NCR(2012)提供基础饲粮,基础日粮满足生猪正常营养需求,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免疫、消毒等参照猪场程序正常进行。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和营养水平(风干基础)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basal diets (air-dry basis)
1.3.1 生长性能测定 分别于预饲期和试验期结束后,对猪群进行空腹称重,记录初始重(Initial weight ,IBW)和末重(Final weight,FBW);记录各栏在试验期内每日的投喂量和剩余量,试验结束后计算各组的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ADFI)和料重比(F/G)。
1.3.2 腹泻率 试验期内每天9:00和15:00分别观察仔猪粪便,根据史自涛等的方法对粪便进行评分。0分:粪便条形或粒状;1分:软粪、能成形;2分:稠状、不成形、粪水未分离;3分:液状、不成形、粪水分离。当粪便评分为2或以上时认为仔猪发生腹泻。试验结束后计算各组的腹泻率。
腹泻率(%)=100×[试验期内每组仔猪腹泻头次总数/(每组仔猪总头数×试验总天数)]。
1.3.3 动作行为记录 在试验期内,随机挑选连续的3 d(14~16 d),记录生猪动作行为,包括猪的站立、休息和争斗行为频率或时间。计算各组的每日平均争斗次数、站立时间和休息时间。猪与猪之间发生相互撕咬及侵犯记录为争斗;生猪以蹄部为支点,四肢保持直立姿势或发生走动记录为站立时间;生猪以身体一侧做为支撑点侧卧或以腹部着地躺下为俯卧等记录为休息时间。
1.3.4 血清指标测定 血清指标测定包括血清免疫指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试验期结束后,每栏随机抽选生猪1头,共12头,前腔静脉采血20 mL,静置30 min后离心收集血清至1.5 mL离心管内。样品置于冰袋内运输至实验室进行指标测定。
血清免疫指标: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生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的浓度,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公司;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tisol,COR)、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浓度,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公司。
血清抗氧化指标: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的浓度,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公司。
利用SPSS 22.0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采用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0.05为差异显著。
由表2可知,Ⅰ组、Ⅱ组、Ⅲ组组间的ADG差异不显著(>0.05),但显著高于Ⅳ组(<0.05);Ⅰ组、Ⅱ组、Ⅲ组的ADFI显著高于Ⅳ组(<0.05),Ⅰ组、Ⅱ组、Ⅲ组两两间差异不显著(>0.05);各组间IBW、FBW、F/G差异不显著(>0.05)。
表2 饲养密度对巴马香猪生长性能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feeding density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Bama Miniature pig
试验结果显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腹泻率分别为7.70%、7.77%、7.71%和7.80%,各组间差异不显著(>0.05)。
由表3可知,各组的争斗频率(次/组)呈现出递增趋势,且Ⅰ组、Ⅱ组、Ⅲ组、Ⅳ组两两间差异显著(<0.05);在争斗频率(次/头)方面,Ⅰ组、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0.05),但显著低于Ⅲ组、Ⅳ组(<0.05),同时Ⅲ组的争斗频率也显著低于Ⅳ组(<0.05);在站立时间方面,Ⅰ组显著低于Ⅱ组、Ⅲ组、Ⅳ组(<0.05),Ⅱ组、Ⅲ组显著低于Ⅳ组(<0.05),Ⅱ组和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0.05);在休息时间方面,Ⅰ组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Ⅳ组(<0.05),Ⅱ组、Ⅲ组显著高于Ⅳ组(<0.05),Ⅱ组和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0.05)。
表3 饲养密度对巴马香猪动作行为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feeding density on movement and behavior of Bama miniature pig
由表4可知,Ⅰ组、Ⅱ组IgA浓度显著高于Ⅲ组、Ⅳ组(<0.05),Ⅲ组中IgA浓度显著高于Ⅳ组(<0.05);Ⅰ组、Ⅱ组、Ⅲ组组间COR浓度差异不显著(>0.05),但显著高于Ⅳ组(<0.05);各组间IgG、IgM、IL-1β、TNF-α和IFN-γ浓度差异均不显著(>0.05)。
表4 饲养密度对巴马香猪免疫指标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feeding density on immune function of bama miniature pig
由表5可知,Ⅳ组中MDA浓度显著高于Ⅰ组、Ⅱ组、Ⅲ组(<0.05),Ⅰ组、Ⅱ组、Ⅲ组两两间差异不显著(>0.05);各组间GSH-Px、T-SOD及T-AOC浓度差异均不显著(>0.05)。
表5 饲养密度对巴马香猪抗氧化指标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feeding density on antioxidant indexes of Bama Miniature Pig
猪群饲养密度对猪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早在2000年,殷宗俊等发现,在0.45~0.54 m/头的饲养密度下,长白断奶仔猪群平均日增重最高,较高或较低的饲养密度下猪群的日增重效果均不理想。周凯等发现,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长×大二元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料重比显著升高,高低组之间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相差分别为22.9%、4.4%和36.1%。肖克权等发现,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长×大二元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显著升高。本试验发现,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巴马香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先增后降,且低密度和高密度间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差异显著。试验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表明饲养密度的大小对巴马香猪生长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猪群饲养密度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巴马香猪的饮水、饮食、休息和运动等,造成日常采食量和日增重的变化,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断奶仔猪腹泻在现代生猪集约化生产中较为常见。仔猪腹泻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营养吸收障碍和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料肉比升高,影响猪场生产效益;严重的会导致仔猪死亡,据统计,因仔猪腹泻导致的死亡数约占生猪总死亡数的39.8%,因此备受养殖管理者的重视。周凯等研究发现,饲养密度会影响仔猪腹泻率,极高密度组仔猪腹泻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了34.9%,对照组与高密度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本试验中,各试验组之间腹泻率无显著差异,与周凯等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究其原因,一是二者试验对象不同,巴马香猪为地方品种,在粗放饲养、抗逆性等方面优于外来猪种,更能适应不同的饲养环境;二是两种猪断奶时间不同,巴马香猪断奶时间在60 d左右,长×大二元猪断奶时间在28 d左右,不同的断奶时间对仔猪体内的免疫功能和肠道中菌群的组成、数量上都有显著差异,因此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本试验结果表明,巴马香猪在不同饲养密度下,均能更好地应对腹泻疾病。
猪群的争斗频率、站立休息时间直接影响着猪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研究发现,争斗行为显著提高了猪群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发生,仔猪的日增重和胴体背膘厚度显著降低,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当饲养密度增大时,动物之间的争斗逐渐增加,应激逐渐增强,影响着规模养殖场的饲养效率。杨伟、周明等研究发现,随着饲养密度的加大,猪群的争斗频率和站立时间递增,休息时间递减。本试验研究结果与杨伟、周明等结果相似,即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巴马香猪的争斗频率显著增高,站立时间显著增加,休息时间显著降低。
血液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循环系统中占有重要作用,血清中免疫指标与机体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免疫球蛋白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能够用于检测机体免疫水平的高低。肖克权等发现,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高饲养密度组的IgA、IgG浓度显著低于低密度组;Kim等发现,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高饲养密度组的IgG浓度显著低于低密度组。本试验结果表明,当饲养密度加大后,低密度组的IgA浓度显著高于高密度组,IgG、IgM浓度无显著变化。结果与肖克权等、Kim等均有所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三组试验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气候、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生猪机体免疫有着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试验结果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试验对象为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耐粗放饲养管理等优点,能更好适应不同密度下的饲养环境。本试验发现,随着饲养密度的加大,COR浓度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当饲养密度极大时,COR浓度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COR是一种能够引起生猪应激反应的重要激素,在免疫、生理调节和血糖血压维持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当饲养密度增大时,COR浓度显著降低,说明生猪的应激较大,影响着免疫调控。可见,饲养密度的高低对生猪的免疫指标和猪群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在动物机体中,GSH-Px和T-SOD分别反映了机体分解过氧化物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MDA反映了机体脂质过氧化和组织过氧化损伤的程度,T-AOC则是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的综合体现。肖克权和Lan Li等发现,不同饲养密度下,GSH-Px及MDA的浓度均有显著变化。本试验结果显示,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MDA浓度逐渐增大,GSH-Px、T-SOD及T-AOC等浓度均未出现显著变化,与肖克权、Lan Li等研究结果有所差异。随着饲养密度的变化,猪舍有害气体浓度、生猪的生长性能及争斗频率发生改变,影响着猪群分解过氧化物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巴马香猪因长期采用闭锁纯繁近交方式,基因纯合度较高,种质特性上形成了较强的抗病及抗氧化能力,可能因此出现不同的试验结果。但就整体而言,较高的饲养密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巴马香猪的部分抗氧化指标。
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巴马香猪生长性能、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争斗频率和站立时间显著增高;饲养密度对于巴马香猪的腹泻率影响不显著。
Ⅱ组、Ⅲ组(0.38~0.45 m/头)的饲养密度更适合巴马香猪断奶仔猪的集约化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