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导读,课堂研读,活动评读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探究

2022-08-24 10:28厦门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张珍玉
天津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斧子民间故事整本书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张珍玉

统编教材强化阅读,注重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以“快乐读书吧”带动学生课外阅读,可以使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师应以教材推荐的整本书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同时应以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为抓手,牢牢把握阅读目标与方向;立足课堂带领学生实践语文要素,深入研读整本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评价,落实语文要素的培养。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根据阅读目标,采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完整地阅读一本或系列的书,持续构建整本书阅读经验,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力。这样有目的、有组织、有评价的整本书阅读指导,将改变以往整本书阅读教学散而乱的现象,为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能力培养提质增效。本文将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从语文要素的确立、实践和评价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

一、依纲据本,要素导读

(一)研读课标,把握方向

课标明确指出,高年级学生阅读“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要在“浏览”中“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在“浏览”中“搜集信息”。《中国民间故事》是民间故事的集合,以单篇阅读为主,属于叙事性作品。课程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迁移从教材中学到的方法,继续了解“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表达方法”,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读懂课标,就把握住了整本书阅读能力培养的方向。

(二)研读教材,把握要素

统编教材为凸显语文素养,明晰教学目标,采用“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即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同时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包括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分布于教材各单元。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导语”提出要“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交流平台”对创造性复述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口语交际”布置了讲中国民间故事的任务,并建议学生讲故事时“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鼓励“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品读中国民间故事的语言,“体会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快乐读书吧”提示学生去“认识许多精彩的人物”,掌握“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感悟所寄托的“美好的愿望”。通过研读课标和教材可以确定,《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为“创造性复述”“缩写故事”“体会语言”“认识人物”和“了解叙事”。

二、精耕细作,课堂研读

(一)画导图,练缩写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单元。对于阅读者来说,阅读思维导图的丰富和概括程度决定着对文本理解能力的提升程度。初读时,学生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时往往存在主次不分、不完整、虎头蛇尾等现象。而以思维导图为抓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取主要信息,更准确地缩写故事。如阅读《寻找画眉鸟》,学生以画眉鸟的身体作为导图的枝干(如图1)。尾巴上的“输比赛”是事情的起因,“兰妮放弃”以翅膀作为分支,代表她寻找旅程的结束;“莫娜啄破头”在头部,正是受伤的部位,也是事情的高潮部分;“吉瑶喝泉水”在嘴边,代表“喝”的成功。那顺流而下的泉水边标注事情的结果“吉瑶得美噪”,既表明美噪是因为泉水,更让人仿佛听到那美噪像泉水般清澈甜美。一幅精彩的思维导图,不仅给缩写以导向,展现了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把握,更体现了学生阅读的思维过程。根据导图,学生能很好地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使缩写后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言通顺简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提取主要信息,提高缩写故事的能力。

图1 《寻找画画眉鸟》思维导图

(二)建模型,学叙事

叙事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一类故事的基本思路,对学生叙事能力的培养以及类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好处。题材内容和叙事方式的趋同,本身就是民间故事的重要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类型,对故事的趋同性有一定的认识,能更好地把握民间故事叙事上的特点。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完成对模型的初步建构。《中国民间故事》固定的类型简单模型示例如下:正义主人公面临困难—努力解决困难(帮助者出现)—反面人物衬托。重复的段落简单模型示例如下:第一次,结果/第二次(更多次),同样结果/有一次,不同结果……例如:《金斧子、银斧子和铁斧子》就体现了民间故事典型的固定类型:樵夫斧子丢了(困难)—河伯出来帮忙(受助)—邻居贪心失斧子(反衬)。重复的段落也具有典型性:捞出金斧子,樵夫说不是自己的;捞出银斧子,樵夫说不是自己的;捞出铁斧子,樵夫说是自己的。掌握中国民间故事叙事上的特点,学生运用这个“语文要素”继续阅读时,阅读速度明显提高,对故事内容的记忆和讲述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立框架,识人物

理解人物是阅读叙事性作品的重要环节,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要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人物形象,初步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中国民间故事结局往往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人物形象鲜明多元。在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人物形象分析框架表,对表格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聚焦“故事结局”,学生能较轻易地发现人物的愿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聚焦“形象特点”,学生会发现人物形象有的比较单一,有的比较多元,有的会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见表1)。在此基础上,再建立花瓣形的“人人面面观”框架图,人物在花心,花瓣上写着多元的性格特点。学生依照框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认识人物,有助于深入分析人物的多元形象。

表1 人物形象分析表

(四)抓特点,品语言

民间故事大多是普通民众创作,通过口耳相传不断拓展丰富而成,语言整体风格平实、朴素而又活泼生动。品读民间故事的语言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民间故事语言的特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民间俗语。通过比较“词句段运用”中两组词语的不同,学生明白民间故事语言通俗易懂,其中俗语简洁明了,直抒胸臆,极具特色。学生在整本书中发现类似的语言,比如,在《十二生肖的故事》中,十二生肖“闹成了一锅粥”,苍龙听了兔子的话“气得胡子都发抖了”;玉皇大帝想到排位表上有“猫腻”等。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对民间俗语进行积累,对民间故事语言特点的理解不断深入。

2.民歌韵文。民间故事叙述时往往会穿插一些民歌韵文,直接抒发人物的情感或表达人物的心理,给故事增添了韵味。例如《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边缝棉衣边唱自编的小曲儿“月儿弯弯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筑长城,哪怕万里迢迢路,送御寒衣是浓情”,语言直白如话。再如,刘三姐和三“才子”对唱的民歌经久不衰,正体现了民间故事语言的独特魅力。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尝试仿编,会使语言得到不断内化。

3.丰富的想象。中国民间故事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融入了讲述者的大胆想象。《梁山伯与祝英台》文末化蝶场景的描写就是这样神奇而又大胆:“这时风停云散,雨过天晴,美丽的花朵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夸张的描写呈现了奇异的色彩,学生在品读的同时加深了对民间故事语言神奇想象的理解。

(五)学创新,巧复述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时,学生不仅要将讲述者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还要加上自己的创造,用自己的语言使故事更吸引听众。在教材“精读”“略读”课文中,学生学到了很多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变换讲故事的口吻、丰富故事的内容、改变故事的情节、配连环画讲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方法用在《中国民间故事》阅读中,复述自己喜欢的中国民间故事。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我是故事王”栏目,让学生轮流上台创造性复述,使创造性复述的“语文要素”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永无止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民间故事认识邮票《鲁班学艺》、版画《桃园三结义》、剪纸《牛郎织女》;欣赏戏曲《木兰从军》、歌剧《九色鹿》;观看动画片《十二生肖总动员》、电影《白蛇传》……这些艺术作品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注入了新鲜血液。比如,有个学生在复述《梁山伯与祝英台》时配上电影《梁祝》的主题曲,加上电影中的经典动作,复述更加新颖、精彩。通过上述课堂研读,学生在《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中,对从教材中习得的“语文要素”进行深耕细作,在反复实践中总结整本书阅读经验。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过程,活动评读

教育部提出,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重要过程中,阅读处于非常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对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既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也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认知、理解和思辨。在《中国民间故事》阅读评价中,教师努力探索丰富而有效的整本书阅读“语文要素”评价方式,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单元要素设计评价内容和标准(见表2)。《中国民间故事》阅读“语文要素”测评重视过程性评价,评价与阅读活动相结合,边阅读边活动,在活动中动态评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评价,既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状况,在后续阅读中有针对性地调整方案,加强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和引导,也能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后检查效果,获得成功的喜悦,积蓄阅读的动力。

表2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语文要素”评价表

总之,语文课程应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好书。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教师应让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语文要素”迁移到整本书阅读中,把整本书阅读融入语文教材学习中,在不断实践中相互转化,相互促进。通过整本书阅读实践,促使学生“语文要素”不断得到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生命体验。

猜你喜欢
斧子民间故事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省力与费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漫话民间故事
树和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