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育人观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现状检视
——以北京为例

2022-08-24 10:45宋晓梅刘逸楠殷丙山
开放学习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社区课程

宋晓梅 刘逸楠 殷丙山

( 北京开放大学 社会教育部,北京 100081)

一、研究背景

2021年11月,北京市16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社区教育的综合服务功能将持续完善,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和形式,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社区教育的课程和活动,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则是社区教育进步的核心,是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实现社区教育全面育人目标的关键环节。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社区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要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理念。为此,本文在全面育人观的指引下,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目标,来构建社区教育的课程体系,并通过统计分析北京市社区教育实际办学的课程数据,来验证课程体系在实践中的适切性。

二、文献综述

在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方面,陈莺(2020)从社区治理的角度探索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社区治理具有间接作用的课程,如诗歌欣赏、美术书法、强身健体等以满足个体兴趣爱好为主或提升某种技能的课程;另一类则是以社区治理为目标构建的课程,其中又包含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与解决问题和纠纷两类课程。谢瑞霞(2013)认为,社区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面向社会发展的社会参与式课程体系,课程应该分为服务社区居民知识获取需求的课程、服务社区居民关注社会和社区发展需求的课程以及服务社区就业需求的三大类课程。钱旭初(2018a)是从基于社区教育的文化特征的角度,按照“德智体美”的育人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针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各种理论从多个角度上考虑社区教育的独特性,但是从整体性来讲,各有特点,却很难形成相对统一的制度设计,使得社区教育这种比较独特的教育类型尚未形成相应的理论支撑及顶层设计。且较少有文献提及从社区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特性来分析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对于具体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分类的研究,目前也存在着不同视角下的不同分类方式。陈思(2018)根据社会、经济和生活需求等多重因素,将课程分为公共教育、社会服务及社区特色课程三个层次。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划分为6大系列(市民教育、健康教育、艺术修养、文化素养、实用技能、体育健身),包括45类共369门课程。沈阳市2014年发布的《沈阳市社区教育课程指导纲要》中,研制并开发了4大系列(公民修养、家庭生活、实用技能、文娱休闲)共18类课程内容的体系大纲。《成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性纲要(2012年)》中将课程分为社区居民、社区家庭、社区活动和城市特色四大部分。江苏在2019年发布的通用型课程分类标准中,在横向维度上,以德智体美作为系列模块,共分为社区德育与公民素质教育、社区智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社区体育与健康养生教育、社区美育与艺术教育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五大系列。北京市许多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方面,也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王奇(2015)根据北京市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的特点,按照受众群体的不同,打造出九大系列(早教天地、青少年成长营地、主妇俱乐部、家长课堂、新居民之家、老年幸福大课堂、市民生活大讲堂、职业技能学坊、Living in Beijing)的社区教育课程框架。北京市丰台社区学院则从2015年开始就对社区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追踪和研究,以期能够在调研的基础上,将丰台区的课程划分为艺术生活类、居家生活类、科学文化类三大课程系列及十大课程模块(郭锋,娄斌,史奎宏,2018)。从以上文献分析可知,针对课程分类体系的研究,多数分类方式都是按照课程内容、学科特点来划分的,如江苏、上海等地,成都则是按照教学的不同场所来分类,而王奇(2015)是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分类来划分课程模块的。总体而言,这些不同的分类标准,基本涵盖了公民素养、艺术生活、体育健身、地方文化等基本内容。这种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划分的多样性,一方面是由于社区教育课程无法按照学科体系归类,不能形成相对统一的规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有的社区教育课程基本都是基于现实需求而建设,基本以文化素养、休闲健身类课程为主。

从现有的研究可以看出,社区教育课程分类体系在现实中会受到实际参与者群体需求的影响,基本是对于现实需求的回应,从分类方式上,仍然缺乏对于社区教育课程育人功能的体现。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关注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对于潜在学习群体的需求仍然需要关注,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因此,建立相对科学统一的社区教育全面育人观,强化教育的本质,对众多零散且稍显随意化的课程进行宏观的顶层设计,减少以需代供,提升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引领性,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完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三、社区教育课程分类体系的构建

(一)社区教育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课程,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媒介和载体,而社区教育课程,是居民参与社区学习活动的直接途径与根本手段,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提到的社区教育课程是指各级各类社区教育办学机构面向社区居民开设的,整合了知识、经验、实践、环境、生活等素材的教育、学习活动和过程的总和。社区教育课程天然具有“全员、全方位、全程”的特点(常楠静,2013),还具有补缺性教育、适应性教育、发展性教育和陶冶性教育四种重要的育人功能。

从社区教育的特性和育人功能上来看,社区教育课程不同于学历教育课程,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科课程,也区别于正规教育中的活动;从课程内容而言,社区教育课程更加分散,是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一般不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从学习对象而言,社区教育课程具有更广泛的年龄跨度,并且学习对象都有着丰富的职业背景;同时,社区教育课程动态调整性强,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而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

(二)社区教育课程分类体系构建原则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不能仅仅是课程的简单集合,而应该是一个能够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动态调整的体系。其构建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引领性原则

社区教育课程,既要适应现实学习者的需求,也要不断增强社区治理与个人需求的相互促进。课程建设的规划必须有高瞻远瞩的主动意识,主动引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更强的吸引力,促进社区居民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2. 生成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生需求不断涌现,这就必然要求社区教育的课程体系要不断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交流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教育资源在教与学之间的双向转换及新资源的生成和不断优化,动态调整,不断完善。

3. 模块化原则

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突破学历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相互作用的关系,增强课程弹性,可以最大范围地包容各个社区学院不同的教学需求和地方特点,还可以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整合现有课程。

(三)社区教育课程分类体系构建方法

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育人体系,肇始于蔡元培的五育教育观,包括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曾成栋,201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党的教育方针完整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德智体”的教育方针发展为“德智体美”,再进一步发展为“德智体美劳”,可以看出,全面育人的内涵更为丰富,也可以反映出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教育实践逐步深入的过程。

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教育体系,其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的德育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态度的教育,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多个方面,是五育中最为核心的。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是知识教育和智能教育的总称,为德、体、美、劳四育的实施提供科学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主要是指对人们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的一种培养和基本训练,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树立终身体育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美育主要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影响和陶冶人的心灵,引导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劳育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而开展的教育,一般包括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精神的涵养与劳动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通过劳动教育,能够认识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劳动精神。

社区教育的五育,分为社区德育、社区智育、社区体育、社区美育和社区劳育。课程的分类在横向维度上,以五类课程作为主线课程,大类课程相对独立。纵向维度上,每个主线上的不同课程模块按照课程特点都应该设计为不同难易度和深度的课程,形成课程层次。另外,还可以根据五类课程主线下的不同模块,选择性地构建学历教育专业或者证书课程群。

根据以上五类课程的分类,将课程按照三级分类“系列—类—模块”的方法,参照历年来北京市社区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将社区教育课程划分为五大系列,16类,48个模块。其中在五大系列下,不同类及模块的分类方式主要依据各地社区教育课程现状以及参考文献中不同机构的分类方式而产生,具体的分类体系如下页图1所示。

1. 社区德育系列课程

社区教育的德育,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培养角度出发,着力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课程涵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个领域,帮助社区居民在道德认知、思想情感、民主法治精神和政治信仰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和成长。社区德育的教育内容有别于普通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品德和纪律、法制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划分二级分类时将包含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内容的课程归为公民素养类课程,将包含个人安全及法制安全的课程归为法治素养类课程。

图1 社区教育课程分类体系图

2. 社区智育系列课程

社区智育应该发挥职业技能的再教育以及培养社区成员信息素养与科学技术素养等功能,使得社区教育能够及时适应时代潮流。职业技能的再教育职能可以为服务社区成员就职、提升创业本领等提供渠道,主要包括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及职场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课程,可以促进社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拓宽社区教育的教育价值。而知识素养类课程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以及语言素养等,提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于学习型社区建设及新时代的社区文化建构。

3. 社区体育系列课程

社区体育系列课程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达到普及体育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的效果,主要分为养生保健类、基础体育类和传统体育类三类课程。其中既包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包括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社区居民科学合理地开展体育活动,健康有效地参与体育锻炼,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塑造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提升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4. 社区美育系列课程

美育是引导居民在生活中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鉴别美、创造美的一类课程。通过培养社区居民对各种文学艺术、音乐、绘画雕塑、优美环境等的鉴赏与感受能力,来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培养居民良好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主要包含造型艺术类、表演艺术类、艺术素养类及文化素养类课程。

5. 社区劳育系列课程

对于社区居民而言,劳育中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更多的是对于闲暇时间的设计和安排。因此,社区的劳动教育要与闲暇的技能教育相融合,培养居民的动手能力,提升学习新技能的兴趣,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劳作的热爱和激情激发出来,学会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使居民获得愉快的心情,提升居家生活质量。主要包括手工技艺类、美妆美仪类、居家生活类、花卉绿植类和厨艺烘焙类五大类。

虽然我们将社区教育课程分为五个系列,但各个系列课程却不是割裂与独立的,德智体美劳之间是相互联系与促进的关系,各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依存。我们构建五育并举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以德育引导居民守公德,严私德;以智育引导居民长本领,重创新;以体育引导居民健体魄,炼身心;以美育引导居民认识美,享受美;以劳育引导居民勤动手,爱劳动,激发人的发展潜能和创造才能,实现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

四、调查对象与方法

北京市社区教育的五育分类系统,能否与社区教育的实践相契合?可否通过分类系统的建设,对社区学院的课程体系进行前瞻性的指引? 2019年北京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面向北京市18家社区学院(成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收集面授课程信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Excel表格形式下发并回收,以此作为数据分析来源。数据为这18家社区学院一年的面授课程信息,主要包含了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简介、是否有教材等。

本次调查共回收674条记录,所收集的数据采用Excel2019进行分析。在对数据进行清理和统一编码后,最终确定660条可用数据,即660门面授课程记录。将数据清理统一化处理后,根据五育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统计,现有660门面授课程的分布现状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一级分类课程情况

五、北京市社区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此次调查显示,社区教育分类体系基本可以覆盖社区教育现有所有课程,并且各类课程均有开设。其中,社区美育课程及社区德育、体育系列课程仍然是开设数量较多、开设范围较广的课程。

(一)社区德育系列课程现状

德育系列课程共开设156门,分布于11家学院,占了所有课程的24%,可见各社区学院对于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养成有着清晰的认识,也在努力开设更多适用性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课程。具体课程分布如图2所示。

其中开设课程数量最多的家庭教育模块中,大兴社区学院设置了父母大学系列讲座,课程内容涵盖了幼小衔接、家风家教、亲子关系等多个方面。顺义区开设了家校社合作育人项目、家庭教育大讲堂、家庭教育名师校园行和“同阅读童成长”绘本领读亲子活动等多组课程。法制教育类课程基本以婚姻法、遗产继承法等方面的课程为主,平谷区还开设了禁毒教育的课程。安全教育类课程主要内容涵盖社区安全、家庭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诈骗识别等多个方面,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

图2 德育系列课程分布

(二)社区智育系列课程现状

社区智育课程,主要分为知识素养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两类,共开设86门,占总数的13%,具体课程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智育系列课程分布

其中,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主要集中于计算机运用、手机各类app运用、手机修图、短视频制作等内容,一共开设19门,分布于11个社区学院。从课程数量及分布来讲,与现在老年人巨大的信息鸿沟相比仍显不足。就业创业培训课程目前基本局限于农村人口的创业和就业,覆盖面非常有限,相对于其他社区居民群体有志于职业提升和为职场能力充电的需求所能提供的支持服务严重不足。

(三)社区体育系列课程现状

社区体育课程主要涉及体育健身类课程以及与健康养生相关的课程,共121门课程,有16家学院开设,开设范围较广,具体课程分布如图4所示。

图4 社区体育系列课程分布

基础体育类课程中,舞蹈模块共开设34门,分布在10个学院,主要涉及民族舞、广场舞、国标舞等,是目前开设范围较广、需求量较大的课程。日常生活保健类课程包含了中医、雾霾防护、节气养生、高血压防治等内容,涉及老年人、妇女等各类人群。太极拳课程在密云社区教育中心已经形成了系列课程,满足了不同群众的学习需求。

(四)社区美育系列课程现状

社区美育系列课程目前是五个系列中开设数量最多的,共有215门课程,占到了所有课程的33%,具体课程分布如图5所示。

图5 社区美育系列课程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造型艺术类中绘画、书法、摄影等课程的开设占据了所有课程的50%,而表演艺术类中的声乐和乐器模块开设课程及学院数较多。艺术素养类课程总共才开设4门课程。

(五)社区劳育系列课程现状

社区劳育课程基本以手工技艺和居家生活各类技艺为主,开设数量仅有82门,占课程总数的12%,具体课程分布如图6所示。

图6 社区劳育系列课程分布

劳育课程分布比较分散,说明居民的爱好及个人需求比较广泛,课程设置主要与居民居家的生活劳作有关,能够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但是目前课程开设总量非常小,应该增加其多样性来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并充分挖掘各类技能的人员充实到教师的行列里来。

六、北京市社区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分析

(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发展不均衡

社区教育课程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不仅仅要满足休闲范畴中生活情趣、强身健体等方面的需求,还应该致力于提升人的生活水平和职业能力,因此,形成社区居民全员参与、社区居民全程学习、全方位育人的教育过程,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育人目标。

从下页图7我们可以看到,现有课程体系中五大系列的课程分布缺乏均衡。社区美育课程及德育课程占据了课程总量的半数以上,智育课程及劳育课程合计仅占所有课程的25%。全面育人,就需要更多地开设包括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老年群体的学习活动等针对各类不同人群的系列课程。从满足全程学习的特点来看,社区教育的受教育群体应该覆盖“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以学龄前儿童、在校生、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等各年龄层次人群为对象。目前已经开设的课程中,针对学龄前儿童以及幼儿教育的智育课程仍然不够,仅有石景山社区学院开设了“儿童英语歌曲”“青少英语”“英语游艺”3门英语方面的课程。从全方位育人的角度来讲,我们仍然缺乏社区环境治理、社区安全管理、社区文化意识提升等与公共服务内容进行衔接的课程,缺乏与公共事务衔接的课程,不利于实现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融合。

图7 课程体系中五大系列课程分布图

(二)社区德育的时代性仍需加强

社区的优质发展离不开社区成员较高的思政观念与个人素养,因此社区德育工作是社区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社区德育类课程的开设范围不够广泛,设有社区德育相关课程的学院不足10家。仅有5个学院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模块课程,并且多数集中于社区党建类课程。文明礼仪和生态文明教育类的课程开设范围都不超过5家学院,覆盖范围不足,课程总量不足,课程总体缺乏设计与规划。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在不同时期的教育内容和任务都会不同,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及内容需要随时进行动态调整。目前,无论从课程的覆盖程度还是时代性等方面,社区德育类课程都需要更新课程内容,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三)社区智育课程总量不足

信息素养教育模块的19门课程中,有14门课程与手机使用有关,可以说各社区学院对于此类需求是有明确认识的,但是就课程设计而言,各学院相关课程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设计。而科学素养教育类课程目前基本以青少年开放性实践教育为主,专门针对社区居民而设计的科学教育类课程基本没有。因此,科学素养教育类课程有较大的缺口。另外,社区教育应该成为社区成员提升就职、创业本领,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成为关乎民生、提高社区成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措施(宋亦芳,2012)。现有的职业技能模块课程中,就业创业培训目前基本集中于农村农民的就业和创业培训,而仅有6家学院开设了12门与职场能力相关的技能培训。因此在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开发方面,各社区教育学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社区体育及美育课程缺乏系统性规划

在开设课程超过10门的模块中,绘画、舞蹈、书法、声乐、日常生活保健等娱乐休闲类课程,均属于社区体育及美育范畴,属于学院长期设置、受众面较广的课程。我们以绘画模块为例,由表2可以看出,一方面有部分学院的课程名称不规范,不足以反映课程特点,另一方面,各学院单独设计课程,教学要求及教材使用等均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课程教学标准。多数学院的课程未能形成课程体系,不能反映出课程的学习路径,未能实现课程的层次性设置,前瞻性不足,共享性较差。

表2 绘画模块部分课程列表

(五)社区劳育缺乏专业性引领

社区劳育课程致力于强化社区居民的实践能力,其中大部分课程都属于操作性较强的一类课程,对于教师、原材料、场地、器材等的要求都比较严格,如厨艺、种植、烘焙等。因此需要加强专业化引领,增加专业化师资,打造专业化的系列课程,才能提升课程质量。以非遗模块课程为例,目前有9家学院开设了景泰蓝制作、剪纸、火绘葫芦、中国结、扎染、面塑、宫灯制作等共16门课程,为非遗文化的普及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职能。但是就课程本身来讲,目前的社区非遗教育形式基本以课堂讲授和展示展览为主,重展示轻传承。课程开发主体仍以学院为主,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非常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加全面系统的传播和影响途径,需要专业人士的多方参与。

七、北京市社区教育课程发展建议

研究在上述社区教育课程分类体系以及社区教育课程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的课程发展建议。

(一)提升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引领性,助力全员育人

不断提高社区教育对于社区建设的互动敏感性,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引领性。课程的设置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满足于学习者现有的需求层面上,在学习资源供给上不仅能让学习者获得过程性的满足,更需要通过设计和创造,引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自我,在整体素养、人文水平、科学技能、人生价值观方面不断成长(钱旭初,2018b)。社区教育需要不断地根据社会需求及社区治理需要来发布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指南,基于需求,着眼未来。把满足需求和引导需求结合起来,做好课程的模块化、系列化设计,及时引导社区教育课程的体系构建,能够快速地对社会发展变化和各式各样的时代信息进行捕捉,顺应时代特征,不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以满足社区教育不断增长的各种新需求。

社区教育要满足全员性的培育目标,其课程体系必须要覆盖社区全体居民,向社区居民提供满足社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服务。我们的社区教育课程中,应该增加失业人员就业指导和培训、残障人士生存技能、素质培训,为社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针对老年大学课程的设置,目前所设置的课程仍然以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为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社区教育课程中应该增加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老年人再就业、主动养老、智慧养老等引导性课程。增加开设具有社区治理意义方面的课程,例如:社区环境改善、公共卫生危机处理、社区救助服务、社会保障、社区安全等,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

(二)不断丰富社区德育内容,提升德育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到,要“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区教育作为以居民为主要对象的继续教育,要持续发挥引导人、培养人的重任,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德育的教育功能。要不断提升德育的针对性,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作为着力点,加强针对服务社区治理方面的课程研究,提升社区教育的育人化人本质和社会服务功能。

德育课程必须要与时俱进,要统筹社区教育资源,创新社区教育传播形式,以党建引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增强对于最新时政内容、最新时代观念的传播。通过北京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打造“新生活讲堂”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与法制、最新政策法规等,贯穿至社区教育课程中,加强对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着力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以绿色健康、垃圾分类、双碳目标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素养系列课程,促进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继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推广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等课程,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

(三)提升智育课程品质,培育首善之区科学素养

社区教育中的智育对社会和居民的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人口老龄化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如何让老年人搭上智能技术的“便车”,已经成为社区教育工作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社区是老年人社会生活的最基层单位,我们的智育课程要通过合理的设计,让老年人能够围绕社会生活场景进行项目式学习,提升老年人社会生活的融入度,提高老年人智能终端操作及数字信息获取的能力,培养老年人积极利用新媒体参与社会,增进社会更广泛群体的理解与支持。

2022年3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开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因此,要加强社区科学素养教育,坚持首善标准,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地更新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提升社区教育课程的科技宣传力度,突出对最新的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项目、科学人物、科普活动的及时传播,做好科技领域热点敏感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同时,加强社区与各委办局的多方合作,例如:北京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与各类科技教育机构合作,开发各类新生活讲堂,为社区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衔接提供更广的合作机会,为科学教育进社区打造顺畅的途径,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开创科学素质建设新局面,不断提升居民的科学素养。

(四)增强社区体育、美育课程的资源共享力度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课程大纲、课程的实施方式以及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为了逐步构建这个庞大的体系,我们首先需要建设课程分类管理的制度来规范现有社区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北京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作用,促进社区教育提质,将社区教育纳入督导范畴,强化全市性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根据课程分类管理的原则,将课程分为两类:市级通用课程及区级特色课程。市级通用课程是指可以在北京市统一使用、资源共享的课程。以图8中开设数量占据前十位的课程为例,其中绘画、舞蹈、日常生活保健、书法等模块的课程,受众面广、群众基础好、师资力量比较充足,可以在学院集体共同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众家之长,形成统一教学标准,发布统一课程教学要求,定期组织同类课程的课程评比,形成优质师资团队,打造优质共享的课程资源。资源共享可以打破原有封闭的状态,强化优质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资源的平衡和协调。

图8 开设课程数量前10位的模块列表

特色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各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及经济发展特点来打造,不断分析提炼,培育区域性高质量、特色化、多元化的本地课程,一方面增强本地居民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推广,提升地区的影响力。例如:大兴的西瓜文化、石景山的冬奥文化教育等,都需要不断培育,形成地域特色,达到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的教育目的。

(五)提升劳育专业化水平,促进多方专业化参与

劳育更多的是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同时还要通过手工技艺等传播方式来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劳育的专业化水平,多方合作、集众家之长,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拥有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职能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的资源,增加社区教育资源的广泛性,提升社区教育对象的全面性,为社区教育形式提供更多的灵活选择,还可以帮助机构提升其社会价值。

仍以非遗类课程为例,北京丰厚的历史传统积淀了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社区教育的课程设计中,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推动全社会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一方面要由社区教育教师、社区居民和研究人员共同研发课程,另一方面要多方主体参与,各主体之间形成合力。例如:与文旅部门合作,在社区教育中大力宣传非遗旅行线路,这些线路多与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能够串联起北京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都市风情和传统美食等资源。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社会各界多方参与到劳育的各类课程建设中来,提升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社区课程
社区大作战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3D打印社区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