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

2022-08-23 07:48韩瑛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2期
关键词:血常规白细胞阳性率

韩瑛莹

(辽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医学检验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很多,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多种因素,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理化检查,准确判断患者感染原因,方可对症用药治疗[1]。另外,感染性疾病也因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临床多以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多见,偶尔也可见于寄生虫感染。通常轻度感染预后均良好,患儿自愈率较高,但也有部分感染患儿,会逐渐加重,最终发展成肺内感染,甚至出现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并针对致病菌的药敏试验对症治疗,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在感染类疾病的治疗中通常需给予抗生素,为保证用药具有针对性,需于制定治疗方案前准确判断患儿感染的类型,根据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支原体感染给予特异性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避免抗生素滥用现象[2-3]。血常规是临床最常用的炎症指标之一,是鉴别细菌及病毒感染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之一,具有用时短,准确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但血常规检验指标可能会受多种因素干扰而出现误差,如环境温度、用药情况等都可能引发结果的失真,影响医师对患者做出准确地判断。C反应蛋白主要通过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性因子参与调节,经肝脏合成,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对人体感染后的表达比较敏感,但同时缺乏特异性,无法判断感染源来自细菌或是病毒或是其他致病菌,因此单一检验,均不利于明确诊断[4-5]。因此,本研究为避免感染性患儿的漏诊及误诊,采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旨在为探寻感染性患儿最佳区分感染的检测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70例,均为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实施感染治疗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患儿分别命名为A组及B组,每组患儿各为35例。疾病类型诊断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A组患儿由19例男生及16例女生组成,年龄最高者12岁,最低者1岁,平均(6.19±3.76)岁;疾病类型:肺炎9例,肠炎8例,泌尿系统感染9例,脑膜炎4例,其他5例。B组患儿由21例男生及14例女生组成,年龄最高者11岁,最低者2岁,平均(6.14±3.69)岁;疾病类型:肺炎8例,肠炎9例,泌尿系统感染10例,脑膜炎5例,其他3例。将A组及B组患儿的研究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予以统计比对,结果为P>0.05,差异无显著性。所有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辽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6]:纳入确诊为病毒感染及细菌感染的患儿;监护人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7]:患有先天性肝炎及心脏病;感染为医源性;有先天性精神类疾病的患儿。

1.3 研究方法 对患儿空腹血予以3 mL采集,然后分别单一实施C反应蛋白检测及血常规检测。本次采用的血细胞分析仪型号为Sysmex-2000i,检测前需于抗凝管中均匀混合1 mL血液标本,对其中白细胞计数予以检测[6]。另外,使用免疫比浊法对患儿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检测仪型号为Orion Diagnostica,于含有预稀释液的试管中加入2 mL血液标本,根据说明书实施检验。另外将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的联合检测于A组患儿中实施。

1.4 检测标准[8]本次检验需观察血清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还有联合检验的阳性率。其中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分别为0~10 mg/L及(4~10)×109L。阳性检查结果的标准为白细胞计数在10×109L以上,C反应蛋白水平在10 mg/L以上。

1.5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指标为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还有阳性检出率,其中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为计量数据,用(±s)表示,阳性检出率为计数数据,用[n(%)]表示,在SPSS21.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以上数据,并分别予以t或χ2检验。统计学意义有显著性存在的标准为P<0.05,反之无显著性存在[9]。

2 结果

2.1 两组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A组患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B组患儿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2.2 阳性检出率分析 在A组35例患儿中,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阳性数为33例,阳性率为94.29%;单一血常规检测阳性人数22例,阳性率为62.86%,单一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人数为23例,阳性率为65.71%。经对比,A组患儿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血常规检测阳性率及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感染性疾病筛查方法之一,通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嗜酸性及嗜碱性细胞数值高低来评价患儿的感染程度。但因为血常规指标可能受很多因素感染,患儿白细胞计数指标与其饮食、活动量等均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仅凭血常规这一项血液检查,很难精准对患儿病情进行诊断[10-11]。细菌培养是感染性疾病的金标准,但标本预留到细菌培养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化验回报,降钙素原也是较精确的细菌感染指标,但一是价格较高,二是化验回报时间较血常规相比明显更长,不利于患者的紧急处置,因此,作为早期诊断及筛查,血常规仍是感染性疾病的重要选择之一[12]。当患者机体处于正常状态无感染及肿瘤占位等疾病时,静脉血内C反应蛋白含量非常低,但是当人体被细菌及病毒、支原体等各类致病菌侵袭后,人体免疫系统可瞬间发生免疫反应,体内也会出现炎症刺激,导致肝脏在炎性因子反复刺激下生成大量的C反应蛋白,因此当人体有炎症感染时,血中C反应蛋白指标会明显高于正常值范围。一般而言,炎性因子是在致病菌侵袭人体后6~8 h对肝脏细胞的刺激强度最大,肝脏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内生成释放大量的C反应蛋白,并且随着后续感染的加重,肝脏细胞生成分泌C反应蛋白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导致体内C反应蛋白指标进一步升高[13]。尚小玉和聂楠[14]研究指出,C反应蛋白对儿童细菌感染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因其可以在炎症指标刺激下显著升高,因此根据C反应蛋白指标,可判断患儿体内感染程度,也可以借助C反应蛋白指标,反推体内白细胞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的数量。因此,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查,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进一步确诊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弥补血常规指标受干扰引起误差,同时可以初步鉴别患儿是病毒还是细菌干扰,方便临床医师对疾病的早期筛查。

病毒以及细菌为常见的感染致病微生物,加之幼儿抵抗力较差,所以易发生感染类疾病,儿童出现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多伴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且病情进展较快,临床症状较重,如不早期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可能逐渐发展为肺炎、重症肺炎、急性脑膜炎等,甚至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有些患儿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在临床上通常使用抗生素对小儿感染进行治疗,但每种抗生素针对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若不区分感染类型盲目应用药物,会使药物应用合理性下降,提高微生物耐药性,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患儿痛苦及其家庭的压力[15]。所以在对小儿感染进行治疗前,应采用较高准确率及科学性的方法区分感染类型,从而确保疾病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C反应蛋白检测的应用频率增加,该方法具有简便的操作步骤,且近年来CRP试剂盒的发展使其灵敏性以及准确度有所提升,通过少量血样即可进行准确率较高的检验,并且该结果与治疗所用药物及患儿临床资料无关,适用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工作。然而若在区分感染类型的时候仅应用C反应蛋白检测,会使误诊率提高,若联合血常规检测,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将二者联合检测会对感染性疾病做出更为精准的初步诊断。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A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B组患儿高,提示细菌感染患儿体内会产生较多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比较A组患儿组内各项检测阳性率,A组患儿组内对比,联合检测阳性率(94.29%)高于单一血常规检测(62.86%)及C反应蛋白检测(65.71%),提示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阳性率比单一检测阳性率都高。因此,对细菌感染患儿进行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可与病毒感染进行准确区分。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以下3个方面存在关系:第一,若对白细胞计数进行单一检测,可能会受患儿心理状态,近期饮食习惯以及用药等因素影响,使白细胞计数增加,与无感染患儿相比,检测结果的误诊率较高[16];第二,细菌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会根据病情进展出现上升趋势,但病毒感染患儿不存在此情况,然而白血病、恶性肿瘤以及风湿热患儿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也较高,此时予以检测误诊率较高;第三,在感染患儿中实施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测,能够产生互补的作用,确保疾病类型区分的准确性,使检测结果对疾病诊断的参考价值更突出[17]。以此对抗生素类型及剂量进行选择,可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不仅对患儿身体的康复具有意义,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也具有重要价值[18]。

综上所述,在小儿感染类型的区分中使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缩短诊治时间,使患儿疾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血常规白细胞阳性率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