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2-08-23 07:47张淑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2期
关键词:置管导管静脉

张淑梅

(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肿瘤是临床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可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目前,临床针对前期肿瘤患者通常以手术切除瘤体为主要治疗干预措施,而对于肿瘤后期患者,临床治疗最主要目的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2]。临床证实,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PICC末端连接上腔静脉,可对注射药物进行有效稀释,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对肿瘤患者的长期输液极为有利[3]。据相关研究表示,现阶段我国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缺乏专业的PICC导管插入术维护指导、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4]。因此,加强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近年来,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被广发应用于临床应用中,该理论是针对患者疾病的现状、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建立多学科合作小组,通过集中各学科的力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与护理,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5]。因此,本研究将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患者置管维护相关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济南市中医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6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将患者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n=30),双号为观察组(n=30)。纳入标准:①经我院病理学、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肿瘤患者。②遵医嘱接受外周血管PICC置管。③年龄18~75周岁。④患者及其家属具备基础的阅读能力以及语言交流能力。⑤资料完整。⑥患者住院期间意识清楚,具备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治疗。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非首次接受PICC置管患者。③血管畸形,存在外周血管疾病。④PICC置管穿刺前肢体存在完全性功能障碍。⑤PICC置管穿刺前存在感染、皮肤严重损伤者。⑥预期生存周期<6个月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济南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本研究比较两组癌症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教育内容包括:PICC置管前向患者解释PICC置管的相关优点、用途、穿刺方法、配合方法、自我护理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等,并针对患者心理特点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内心抵触心理以及负性情绪;在置管时指导患者尽量减少置管侧肢活动,避免牵拉到置管,以防造成二次伤害;置管后再次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PICC维护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模式。

1.2.2.1 组建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干预小组 由3名工作3年以上肿瘤科责任护士组成。由肿瘤科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建立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具体工作内容、具体管理制度以及负责板块。

1.2.2.2 设计健康教育方案 明确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健康教育形式,将健康教育分为3个步骤实施,分别为:置管前健康教育、置管中健康教育、置管后健康教育。其中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PICC置管的作用、优点、日常注意事项、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形式主要包括:口头宣教、文字教育、多媒体讲座教育、疾病宣传手册、院内座谈会以及一对一教育等。

1.2.2.3 置管前健康教育 肿瘤患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为患者进行PICC置管前,应告知患者采用PICC置管可以有效降低因化疗而对外周血管造成的破坏,有效降低外周静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上肢血管网进行有效地保护。患者普遍会对置管后因护理不当而造成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存在担心,针对该情况,护理人员应利用自身知识结合临床经验向患者介绍PICC的原理、优点、置管目的、效果、配合要点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在健康宣教结束后帮助患者做好穿刺肢体的卫生准备,并再次向患者讲解置管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导管的维护知识。针对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可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理解,或以观看视频等更为直观的方式加深患者对PICC的理解;对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开导,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对患者进行鼓励,使患者能够保持在良好的心态下进行治疗。

1.2.2.4 置管中健康教育 在置管时告知患者配合的主要事项以及要点,并告知患者PICC置管对无菌技术操作要求较高,消毒后切勿触摸消毒部位,且肢体应保持在相对固定状态。为患者进行PICC置管,在置管时应对患者体表测量置管长度及臂围进行准确测量,避免导管长度送入过长,避免导管头端进入右心房或右心室而引起患者不适。协助患者取平卧位,穿刺部位肢体外展90°,充分显露穿刺部位,头部转向对策45°~60°,送入导管20 cm,到达腋静脉时,嘱患者下颌靠近置管侧肩部,避免导管进入颈内静脉。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将对迷走神经进行刺激,从而引发血管出现痉挛和收缩,这对置管的进程极为不利,因此在置管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鼓励和指导,与患者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使患者放松紧绷的状态。若在送管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表情动态,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强烈反抗时,可将导管向外推出3~5 cm,休息片刻后继续送管。置管后,嘱患者减少对置管侧手臂的活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穿刺点是否存在渗血情况。

1.2.2.5 置管后健康教育 置管成功后,为了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在置管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导管维护、观察的方法,并以实际操作的方式来加深患者及其家属的印象。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置管后患者仍可以从事一般家务劳动、日常功能锻炼及工作,但要避免单侧手臂提携过重物品以及剧烈运动,防止导管出现位移及脱落。在治疗期间应对导管进行密切的保护,穿刺部位的敷料应保持清洁、干净,若发现敷贴存在卷边、潮湿、松动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更换。详细与患者讲解穿、脱上衣的方法,告知患者脱衣时应保持动作轻柔,可采用避免牵拉到导管。在临床输液、睡眠时应避免长时间压迫置管侧肢体,以免发生静脉血栓的发生。加强患者对异常情况的识别,若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疼痛、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干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①自我管理能力[6]:参照自我管理行为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中文版本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改良表主要分为4个维度,43条目,分别为健康知识水平(9条)、自我概念(10条)、自我管理责任感(14条)与自我管理技能(10条),采用5级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价,满分为17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该量表信效度评定结果显示,Cronbach's α为0.84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②生活质量[7]: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量量表(EORTCQLQ-C30)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本研究仅选取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5个维度对进行比较,以百分制进行记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为0.813~0.927。③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6个月内导管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脱出以及穿刺处渗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指标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年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通过均数±标准差(±s)表示,t值检验,计数资料(性别、癌症类型、置管部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例数(%)表示,χ2值检验。P值<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分,±s)

2.2 两组患者EORTCQLQ-C30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EORTCQLQ-C3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EORTCQLQ-C30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EORTCQLQ-C30评分比较(分,±s)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70%(2/30)低于对照组26.70%(8/30)(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肿瘤科患者需要接受较多的穿刺治疗,如化疗、静脉输液等,而长期在外周静脉注射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容易导致外周静脉以及周围组织发生坏死,这一情况将对患者的后期治疗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8-9]。目前针对该情况临床通常采用PICC置管来对外周静脉注射大剂量的化疗药物患者进行干预,该方法可有效避免外周静脉与药物进行接触,直接向中心静脉注射大剂量化疗药物,隔绝了化疗药物损害外周血管的途径,另外PICC置管留置时间较长,可有效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的疼痛,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0-11]。然而,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携带PICC置管生活,导管脱出、堵塞、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大,部分并发症的发生于患者缺乏健康知识相关[12]。因此,为了确保PICC置管的成功实施,加强置管过程中的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尤为关键[13]。

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在了解患者健康需求后总结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14]。但常规的健康教育仅实施常规口头宣教模式,无法全面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导致部分干预效果较差。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是通过结合各科护理人员专科知识,为患者提供完整的健康指导[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其原因在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通过建立组建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干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并对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负责区域进行明确的划分,是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获得更加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另外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明确PICC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使患者获得更加专业、科学的健康知识,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进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16]。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观察组EORTCQLQ-C30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在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模式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并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同时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评估,为患者制订饮食计划,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下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模式通过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的带管适应能力,提高患者在日常生活规范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按时维护导管依从性,减少患者带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18]。

综上所述,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实施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置管导管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