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根溜注入”理论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2022-08-22 10:01姜文飞张万里于艺姜润成祝木星
中医药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颈项椎动脉针刺

姜文飞,张万里,于艺,姜润成,祝木星*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急慢性损伤、颈椎节段性失稳等因素刺激颈项部软组织、椎动脉及交感神经而出现的以眩晕、颈枕部疼痛为主的病证[1-2]。其发病率在我国约为17.3%,颈椎病患者中伴随眩晕发生的患者高达50%~65%[3-4]。随着电子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数字办公、线上教育的发展,颈性眩晕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发病群体趋年轻化[5]。在不能很好改变社会趋势的影响下,对因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医学侧重于手术和药物治疗[6]。药物治疗只能起到短效作用,且有较大的副作用;手术治疗通过减少椎间盘和关节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来缓解症状,但其有创伤大、费用高,仅适合危重症等弊端。在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中,中医多手段外治法、中药内服等都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针刺疗法治疗颈性眩晕起效迅速,在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水平方面疗效显著[7-8]。为进一步强化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本研究根据《灵枢·根结》的“根溜注入”理论,创制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0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推拿科门诊及病房的60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CV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9]制定:①颈椎病病史,症见眩晕、颈枕部和肩部疼痛酸胀,伴恶心、耳鸣、耳聋、视觉障碍、胃肠道反应等,身体姿势的改变会加重以上症状;②旋颈试验阳性;③颈椎影像学显示异常;④颈部多普勒超声提示供血不足;⑤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眩晕者(眼、耳、脑等疾病引起的眩晕)。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制定气虚血瘀型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头晕目眩,颈痛时发,痛有定处,遇劳加重,耳鸣耳聋,面色无华,身倦乏力,舌苔白,舌质黯、有瘀点,脉细涩。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20~60岁;③近1个月未行其他治疗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可完成治疗。

1.4 排除标准

①其他疾病导致眩晕者(眼、耳、心、脑等疾病引起的眩晕);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及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③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④皮肤有严重破损、感染、溃疡者;⑤有精神疾病、智力缺陷,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取俯卧位。取穴:颈夹脊、百会、风池、四神聪[11]。

嘱患者放松,充分暴露施术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华佗牌悦臻针灸针(0.30 mm×40 mm)进针,百会向后上方平刺15~25 mm;针刺四神聪时,针尖朝向百会平刺15~25 mm;颈夹脊以C2~C7为主,针尖向颈椎方向斜刺,进针深度为20~25 mm;风池直刺10~15 mm。待得气后,留针20 min。

2.2 治疗组

取坐位。选取上入穴中的人迎、天柱、天牖、扶突。

嘱患者放松,充分暴露施术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华佗牌悦臻针灸针(0.30 mm×40 mm)进针,人迎针刺治疗时,嘱患者略头部侧屈,直刺5~8 mm,注意避开颈动脉;天柱直刺10~15 mm,不可向上方深刺;扶突直刺8~10 mm,可向咽喉部放射,出现发紧发胀之感,天牖直刺8~12 mm,局部出现酸胀感,传向耳根。注意上入穴不宜针刺过深,刺激强度宜小,不可过分捻转提插,待得气后,留针20 min。左右两侧穴位交替治疗。 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6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颈性眩晕症状与评估量表

记录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评估量表(ESCV)。包括:眩晕0~16分,头痛0~2分,颈肩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社会适应均0~4分,总分0~30分,累积分数越高病症越轻[12]。

3.1.2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检测结果正常值参照《临床多普勒超声学》[13]。

3.1.3 临床疗效评估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4]及评分变化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治愈:眩晕、颈枕部疼痛基本消失,总积分大于22分;显效:眩晕、颈枕部疼痛明显改善,积分较治疗前提高6~8分;有效:眩晕、颈枕部疼痛明显改善,积分较治疗前提高2~5分;无效:眩晕、颈枕部疼痛无改善,积分治疗前后无变化。

3.2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两组ESCV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ESCV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治疗组增高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CV患者治疗前后ESCV各项评分比较分)

4.2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治疗前两组LVA(左椎动脉)、RVA(右椎动脉)、BA(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VA、RVA、BA血流动力学水平均升高,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CV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4.3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CV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5 讨论

颈性眩晕,归属中医学“眩晕”的范畴。眩晕的病因大多为虚实间杂,虚者多为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窍失养;实者多为风、火、痰、瘀阻乱脑窍。《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将眩晕的病因病机归纳为“虚者居十之八九”,《内经》则认为“上气不足……目为之眩”。《灵枢》有“上虚则眩”的观点。而颈性眩晕的“虚证”为因瘀致虚,是为颈部筋脉不舒,引起局部的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表现为颈项部僵硬不适,压痛明显;另一方面,颈项部经脉阻滞不通,颈关不通,上达头面的气血精微物质滞于颈项部,无法上荣脑窍,导致清阳不升,脑髓空虚,头府失养,从而有眩晕、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即是《证治准绳》中所述的 “颈痛头晕,非是风邪……由挫闪及久坐而致颈项不可转移者……故机关不利”,指出了因气机阻滞、颈部关节不利而导致的眩晕。

长期低头、姿势不当、外邪侵袭等使得颈部筋脉不舒、气血通行不畅,而颈项部为人体上下相关联的关键部位,五脏六腑的气血精微物质需通过颈部关口才能上达脑窍,濡养头面部,一旦颈关不通,则诸窍闭塞,脑神失养,易发眩晕、头痛、耳鸣、视物不清[15]。可见颈项部腧穴在推动气血上荣脑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时,需重视颈项部腧穴的应用。

研究表明,上入穴在治疗颈椎病及头面部疾患方面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颈项部肌肉僵硬、缓解眩晕、头痛症状[16-17]。上入穴位处颈项部,源于“根溜注入”理论,其中,《灵枢·根结》篇中详细记录了六阳经“上入穴”的位置,足阳明上入人迎、足太阳上入天柱、足少阳上入天容、手太阳上入天窗、手少阳上入天牖、手阳明上入扶突。“根溜注入”理论认为人体周身经脉气血发自根沿着溜、注方向向上运行,直至头项部的上入穴处后,随经脉深入脑窍,表明了经脉流注的自下而上的方向性,发于四肢末端, 终于颈部[18]。故而针刺上入穴可起到通达气机、推动气血上行头部,荣养脑窍的作用;又因为其位置性,刺激上入穴有缓解颈项部肌肉紧张,解痉止痛之效,为部位所在,主治所及的体现。且因上入穴为经脉循行的终点,也是针刺治疗中“凡刺之道, 毕于终始”的特色应用。

人迎穴,位高迎天气,经穴属胃可迎受地气,天地之气相顺接,有调气通经之效。天柱穴,人顶天立地,头在上故为天,颈项部则是身体的支柱,穴位在头与颈的交汇处,故取名为天柱,刺激该穴能起到振奋阳气,疏通颈项部经络,推动气血向头部运行的作用。天牖穴为治疗颈性眩晕常用穴,属三焦,三焦经气血在该穴汇入后,上行头部,有清利头目,补阳化湿之效。扶突穴为人体上下气息出会的重要部位,针刺可起到调气降逆、疏通颈项部经络的作用。诸穴合用,共奏通颈关、调气血之效。从解剖学角度来看,颈项部处拥有丰富的交感神经干、椎动脉的主干及分支经过,针灸刺激可以起到纠正交感神经丛紊乱,减轻交感神经对椎动脉血管的刺激,改善椎动脉供血的作用,从而缓解眩晕症状[19]。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针刺上入穴可起到开颈关、通经脉的作用,有效推动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上行脑窍,减轻眩晕症状,改善颈项部肌肉僵硬疼痛,相比普通针刺,其缓解眩晕的疗效更优。且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有上调作用,提示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的机理可能与改善椎动脉血供有关。同时在治疗期间未有不良反应的发生,且针刺选穴较少,治疗过程痛感低,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颈项椎动脉针刺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董宣何以被称为“强项令”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清明的雨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按按脚底护颈椎
金井战国古墓遐想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