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辉武,陶敏,李静
(中信惠州医院有限公司中信惠州医院 重症医学科,广东 惠州 516006)
重症心力衰竭(SHF)是一种典型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中发病率极高,属于重症监护室(ICU)常见的疾病类型[1]。SHF的死亡率高达4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对于SHF主要采取用药干预方式,常用利尿以及强心药干预,虽然可控制症状但收效甚微。有创机械通气是近年来广泛用于心衰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受到医师与患者的一致认可[2]。本研究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支持对ICU SHF患者的干预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SHF者60例。纳入标准:①满足《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3]关于SHF的诊断标准;②无研究药物过敏以及通气困难;③自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①机体脏器严重病变如肝肾衰竭患者;②病理组织确诊肿瘤疾病者;③精神障碍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者;④对医护工作不配合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6~71岁,平均(50.13±2.16)岁;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21例,Ⅳ级9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72岁,平均(50.21±2.13)岁;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22例,Ⅳ级8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监测血压与心率,保持卧床休息状态,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及扩血管药物,纠正酸中毒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有创机械通气干预:应用国产普朗医疗S1600型呼吸机,经口腔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之后调节为通气模式,首先应用A-C通气模式,成功通气后观察患者氧合,在循环功能稳定后进一步调节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设定通气参数:通气频率12~20次/min,潮气量6~10 mL/kg,呼气末正压4~5 cmH2O,吸氧浓度30%~60%,压力支持水平10~18 cmH2O。对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对通气过程中出现躁动不安者给予适量芬太尼及咪唑安定干预以充分镇静,患者神智恢复清楚并可自主呼吸后撤机,观察2 h,撤机后未见任何不适则拔除气管插管。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标准。显效:顽固性呼吸困难、憋喘等症状均完全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实验室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有效:症状有所缓解且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无效:症状未见改善或者加重,实验室指标波动明显。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②心功能。通过心脏超声评定,检查项目如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③预后。治疗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的再次住院、心肌梗死、多器官衰竭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疗效比较[n(%)]
2.2 心功能治疗后,两组的LVEF均提高且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两组的LVESD、LVEDD均降低且观察组的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LVEF LVESD LVEDD治疗前 观察组 30 38.12±4.25 60.21±5.32 48.56±5.21对照组 30 37.95±4.31 60.16±5.28 48.48±5.16 t 0.216 0.051 0.084 P 0.829 0.958 0.932治疗后 观察组 30 52.13±5.56* 43.36±4.21* 38.56±3.96*对照组 30 46.13±4.95* 51.13±4.76* 43.25±4.41*t 6.639 8.940 5.824 P<0.001 <0.001 <0.001
2.3 预后观察组的再次住院、心肌梗死、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n(%)]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期的典型表现,重症心力衰竭(SHF)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研究[5]表明,SHF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顽固性的呼吸困难及憋喘等,患者还会因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静脉回心血量不能正常排出,血液淤积,发病后若不及时进行干预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SHF的常规治疗方式是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及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及扩血管药物干预,应用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总体疗效不佳,患者容易出现心梗及多器官衰竭,影响预后,因此临床需积极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6]。近年来临床逐渐将机械通气应用到呼吸困难患者的治疗中,有创机械通气作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能促进肺内气体交换及降低人体氧耗,使呼吸功能尽快恢复,其机制如下:第一,有效抑制液体从毛细血管向肺泡部位渗出,明显缓解肺水肿情况;第二,显著改善氧合功能、血氧饱和度,明显减少呼吸肌做功,降低心肌氧耗;第三,明显降低小气道闭合的发生率以及肺内分流,使得肺泡萎缩,经通气支持显著改善心衰通气血流比值,纠正肺内分流所致低氧血症;第四,明显增加胸内压,缩小静脉回流血管,改善心功能[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LVEF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的LVESD、LVEDD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有创机械通气干预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满意。此外,随访患者预后情况,观察组的再次住院、心肌梗死、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有创机械通气干预对SHF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帮助。
综上所述,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