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珍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疼痛科,山东临沂 276005)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外力作用所致,会引起腰痛、坐骨神经痛等,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等特点,严重限制患者日常活动,影响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利于术后恢复,但仅通过手术无法保证患者获得理想康复效果,尚需根据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疼痛等情况实施针对性康复干预措施[2]。常规护理仅提供基础护理,且康复训练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对促进患者整体功能恢复效果不佳。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可维持患者骨质结构平衡,稳定局部力学环境,锻炼方案更具针对性。联合式康复护理从疼痛管理、情绪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制定系统化康复路径,对加快患者恢复意义重大[3]。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9年8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分析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结合联合式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及疼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4]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可配合医护人员完成训练;既往未实施过腰椎手术;无出血倾向。排除标准:入组前已进行过康复训练;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存在沟通、交流障碍;中途退出训练。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3.51±5.32)岁;突出位置:5例L1~2突出,8例L2~3突出,9例L3~4突出,25例L4~5突出。观察组28例男,19例女;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3.58±5.36)岁;突出位置:6例L1~2突出,7例L2~3突出,8例L3~4突出,26例L4~5突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术后康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1)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告知其疾病诱因、治疗方式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其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持续关注其心理状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2)康复训练。术后指导患者卧床静养,以减轻疼痛,后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轻微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活动方式包括四头肌静止收缩(维持收缩5 s后放松,间隔10 s再次收缩,重复10次)、踝关节背伸趾屈(各5 s后顺时针、逆时针旋转5圈,重复3组)、被动抬腿运动(单腿直立抬高<60°,维持时间为15 s,两腿交替共计10次),均为3次/d,以促进血液回流,尽可能通过腹式呼吸缓解疼痛,可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形式,不对训练时间、频率做要求。持续护理3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术后改良腰腹肌康复训练结合联合式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联合式康复护理:①疼痛管理:详细收集患者既往疼痛史,了解其对当前疼痛耐受程度、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生活等护理工作,尽可能减少对患者干扰;针对患者疼痛认知度进行疼痛管理教育,引导其通过腹式呼吸、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缓解疼痛感。②情绪管理:与患者加强沟通,观察其语言、非语言信息,界定情绪并做出合理判断,以增进护患关系,选择适宜方式帮助患者减轻负性情绪及疼痛;引导患者掌握情绪控制方式,教会其情绪管理科学方法,使其有意识自我管理情绪。③康复路径指引: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康复路径指引表,由1名护士长、2名资深护士共同制作,并与主治医生、康复师进行讨论,以时间为顺序于表上详细列出术前、术后康复护理内容,包括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认知宣教、心理、安全护理等工作。增加康复训练:术后1 d,指导患者佩戴腰围,通过正确坐、站训练进行下地站立、行走,5~10 min/次,1~2次/d;术后2~7 d,强化第1天训练;术后2~12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静力收缩、腰背肌训练,15~20 min/次,2~3次/d。(2)改良腰腹肌康复训练:包括腰背肌、腹肌、腰腹肌协同训练3个方面。①腰背肌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直腿抬高、反弓两头起、三点支撑;第二阶段为侧卧负重直腿抬高、手摸脚;第三阶段为借球后仰、借球平衡、借球三点平衡,上述训练均为15 min/次,各阶段持续训练1周,后重复进行。②腹肌训练:包括呼吸缩腹、仰卧抱膝两个部分。a.呼吸缩腹:引导患者取仰卧位,保持下肢伸直,深吸气,尽可能缩腹,后逐渐呼气,保持身心放松,20次/组,3组/d;b.仰卧抱膝: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尽可能屈膝、屈髋,30~50次/组,3组/d。③腰腹肌协同训练:引导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单侧膝关节、髋关节处于伸直状态,屈曲对侧膝髋关节,双手紧紧抱住屈曲侧关节,使胸部、大腿间距离尽量缩小,单次时间维持约15 s,后逐渐放松,双侧交换重复上述操作,20次/组,3组/d。持续护理3个月。
(1)负性情绪: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共同评估,HAMA包括精神性、躯体性焦虑,共14项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HAMD包括绝望感、睡眠障碍等内容,共17项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则抑郁情绪越严重。
(2)腰椎功能、疼痛: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6]评估,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行走、睡眠、旅行等10个项目,各项目评分范围均为0~5分,总分50分,评分越高,则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3)疼痛: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估,评分范围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评分越高则患者疼痛越严重。
(4)腰腹肌肌力:于护理前、护理后使用日本GT-350型腰腹肌肌力检测仪测量患者腰背肌、腹肌肌力。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组别HAMA护理前 护理后HAMD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7)观察组(n=47)t值P值40.25±3.36 40.53±3.41 0.401 0.689 32.67±2.85 25.41±1.64 15.137 0.000 58.11±5.24 58.15±5.27 0.037 0.971 46.22±3.69 31.45±2.54 22.604 0.000
护理前,两组ODI、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O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ODI、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ODI、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ODI护理前 护理后VAS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7)观察组(n=47)t值P值31.08±4.64 30.26±4.20 0.898 0.371 16.80±1.59 8.12±1.37 28.353 0.000 7.12±1.53 7.25±1.56 0.408 0.684 4.27±1.01 2.89±0.46 8.525 0.000
护理前,两组腰背肌、腹肌肌力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腰背肌、腹肌肌力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腰腹肌肌力比较[(±s),N]
表3 两组腰腹肌肌力比较[(±s),N]
组别对照组(n=47)观察组(n=47)t值P值腰背肌肌力护理前 护理后634.50±30.17 640.38±32.09 0.915 0.363 807.72±100.24 988.54±120.45 7.911 0.000腹肌肌力护理前 护理后348.21±50.39 341.17±52.58 0.663 0.509 426.12±80.87 578.10±101.35 8.036 0.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造成腰椎功能减弱、活动受限等,该病病情迁延不愈,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甚至会导致劳动能力丧失,致使患者生活质量持续降低[8]。临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保守治疗为先,部分严重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可获得确切疗效,但术后伴有粘连、水肿、疼痛等情况,影响功能恢复,临床需实施有效康复护理,以提高手术效果,缓解疼痛,促使腰椎功能尽早恢复[9]。
常规护理侧重于术后伤口恢复,以预防粘连、缓解疼痛为主,康复训练则侧重于患部周围肌肉训练,训练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腰腹肌针对性训练方案[10]。加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周围肌肉长期受到刺激,导致功能失调,常规训练尽管可促使部分功能恢复,但仍无法有效保持腰椎稳定。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O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腰背肌、腹肌肌力均大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结合联合式康复护理在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效果确切,利于提高腰腹部肌力。分析其原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疼痛,而疼痛具有个体差异性,属身心双重问题,疼痛会加重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会增强疼痛敏感性,导致疼痛耐受性逐渐降低,形成恶性循环。联合式康复护理在护理中纳入情绪、疼痛管理,即能够稳定患者情绪,又可减轻疼痛,进而为康复训练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沟通情况不同,术后各阶段训练要求、项目均不相同。联合式康复护理中康复路径指引表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护理人员可根据指引表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患者在系统化护理干预下能够明确各期康复训练项目,利于提高康复训练信心,进而提升康复效果。腹部肌群在维持腰椎稳定性方面作用重大,而腹肌、腰背肌力处于平衡状态方可维持腰椎稳定性,故训练腰腹肌功能尤为重要。本研究中的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通过锻炼腹肌,能够增强患者腰背筋膜张力,联合椎旁肌群可有效维持腰椎稳定性,且锻炼腰部肌肉功能,能够减少椎间盘压力,松解粘连神经根,对上下关节突恢复正常结构有利。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与联合式康复护理协同开展,可互相补充,加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缓解,改善身心状态,增强腰腹肌力,进而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结合联合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腰腹肌肌力,减轻局部疼痛,有利于腰椎功能尽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