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菱,孔凡飞
(沈阳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142)
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对世界和中国发展趋势有充分的认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
目前,很多高校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在课程体系科学性设计、教学内容规范性安排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完善和改进。
(1)重政策解读轻学理性分析。“形势与政策”课不仅要把政策性问题阐述清楚,还应该重视学理性分析,只有讲好道理,把理讲“透”,学生才能理解政策。但是,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队伍构成复杂,且课程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课程本身具有范围广、变化快、难度大、要求高等特点,这无疑加大了授课教师对热点问题的学理性分析难度,没有深入的学理性分析作为支撑的政策解读,将无法帮助学生对政策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消化。
(2)重价值培育轻知识教育。现阶段,各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充分理解该课程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很多高校教师在培育价值观时,只注重传授“大道理”,这种方式不能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需要,学生不仅想知道“是什么”,也想知道“为什么”,以及“怎么办”。如何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方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非常重要。没有信息化的知识作为有力支撑的价值培育会过于抽象,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效果。培育学生价值观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识形势与政策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通过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等具象的信息化知识,把价值观培育融入到知识教育中,学生科学思辨能力才会逐步养成,学生思维才会更深邃,看待事物才能更全面、具体。
(3)重理论讲授轻价值实践。大多数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只重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践行课堂上所学理论的课外实践活动却严重不足。学习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自觉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有效的理论学习应该贴近实践、贴近生活。缺少实践载体的理论学习和价值观培育,很难内化为扎根于学生内心的价值引领。如果大学生不能在现实社会中身体力行地实践所学理论,理论的认知和理解不能立足于实践、不能联系实践,那么学生就不能从思想意识上理解、吸收课堂所学知识,更无法感受、传承知识所承载的价值引领。
(4)重教师主导性轻学生主体性。目前,很多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双向”互动性不强,主要是教师“单向供给”。单调的课堂知识传输方式,让很多学生只听不思考,被动地接受信息,从而成为与授课教师无互动、与授课内容零参与的“旁观者”。评估任何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仅要评价教师的授课内容,更要聚焦授课效果。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无法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有效并有趣地阐述理论。学生和教师在学习问题上的主客之分应加以明确,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才是学习的中心和主体所在。“单向”教学活动既不能了解学生需求,也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最终会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不够、热情度不高。
针对现阶段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存在的教学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即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要求的模块化教学设计,可以实现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强调将碎片化的知识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每个知识内容是相对独立的,要将它与其他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在模块化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不同形式、不同阶段的集体备课起到了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1)基于学科确定“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分类。根据教育部社科司下达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可以将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分为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专题、国际形势和地区热点问题等专题。根据教师知识背景和专长组建多个课程合作团队,每一个团队至少有4名老师,每位老师以专业分类实现有针对性的备课,每学期授课专题不变,授课内容要结合实际、紧跟形势、不断更新。
(2)确定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主题。在每个学期初期,按专业分类的授课教师要通过座谈会等形式进行集体备课并确定该学期本专业的授课大纲,实现大纲设计的“专业化”。围绕授课大纲,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授课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阶段性授课结束后,再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交流经验,完善大纲内容设计。
(3)保证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专题的系统性。在进行阶段性授课前,每个课程合作团队要进行集体备课,根据形势既要确保基于学科分类的对课程主题的多维度分析,又要保证不同专题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实现基于学科素养的系统性学习。
利用线上、课堂和实践三种教学方式,强化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实践内容的关联性,将被动的无效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有效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泰勒认为:学习者缺乏内驱力,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学,而受外力胁迫不得不学习,其主动性和热情会骤减,即使学习也很难奏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教师要走出“中心”,甘做绿叶辅助和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体只能是学生,教学课程体系应开放、包容,平台不再只是教室和学校,而是广阔的社会。
(1)教师在教学网络平台上传不同专题的文字、声音和视频等教学资料,并设计一份专题调查问卷。以专题为单位,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借助视频和文字材料等方式扩大学生知识容量、拓展学生知识层面。
(2)教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该专题的掌握程度,并结合集体备课的授课大纲进行专题内容设计。
(3)实践活动应覆盖校园内外。校内实践活动主要通过课堂辩论、热点话题的演讲、小组讨论、调研成果展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理论的理解程度。校外实践活动以班级调研小组、学校社团活动、校外基地实践、寒暑假返乡调查等方式进行主题调研。同时,利用好重要纪念日并深度发掘与之相关联的“四史”学习,比如安排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学习参观,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活动。在调研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调研活动的目标和过程进行有效指导,最后形成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构建与教学内容模块、教学方式模块相匹配的考核评价模块,是推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考核评价模块旨在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及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多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它优化了教学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实现了教学优化循环。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无法与多维度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相匹配。所以,考核模式也应该进行模块化设计。考核方式要综合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指标及权重设计(见表1)。
表1 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评价指标及权重
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为例,阐述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应用。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与专题相关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对该专题知识层面的了解。主要包括两个视频,即:“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全球战‘疫’——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世界”。两段文字,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特别致辞”。
答题问卷要针对视频和文字材料设定5道左右的选择题,并设定一道思考题。选择题部分包括学生所在年级、所学专业(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对该问题的了解程度等。思考题部分是请同学们填写对这个专题感兴趣的、困惑的、希望在课上和大家一起讨论的内容。在这个阶段,该专业的授课教师要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结合问卷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倾向,以此作为设计授课大纲的重要考量,并充分考虑自己授课班级学生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能够与学生专业相融合的课程内容,比如介入教学的案例应贴近学生的专业范围。
课程设计内容既要有最新的案例分析,也要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前沿理论收集,要做到“讲道理”,既把“理”讲明白,又要用“理”说透“案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从各国的依赖性增强、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增多、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及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等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理解在这个新时代,时代特色决定了世界潮流是合作和发展,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念上应与之相符,这是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的有效路径,同时对于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特征进行阐释。从内在逻辑上将如何产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问题讲解清楚。首先,站在文化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长和形成的沃土,既包括倡导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的“天下观”,也包括强调求同存异、天下大同的“和文化”。这些思想与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思想有着明显不同,表达了主权国家无论国家大小、强弱,在交往过程中都是地位平等,都应相互包容,从而可以帮助学生从文化基因上辨析中西价值观差异。其次,在理论层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将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关注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共同点。同时也要遗憾地认识到,马克思并未在共同体思想这一概念上着太多笔墨,这一思想更多的是对理想社会的一种憧憬或是遐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所提出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设想的实现途径有两个:一是该设想的内涵,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第三,在实践层面上,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提出的重要外交理念,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发展道路及和谐世界。另一方面,通过有关案例并进行比较学习,引导同学深刻理解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次全球抗疫合作过程,也是用实践的方式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携手同行、共克时艰,人类命运共同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各国人民心中。
课堂教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教学内容设计完成教学安排,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实践环节,并根据专题特点考虑用何种形式把学生已经形成的调研报告拿到课堂上讨论交流。课堂实践需要提前两周将实践主题发到网络教学平台,并将每个班级分成三四个自然组作为实践调研单位,在这个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对每组调研主题和内容进行正确引导,并指导学生完成调研报告。
在多次校内教学活动中发现,文史类、理工类和文体艺术类学生观察事实、分析案例的角度不尽相同。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教学为例,理工类的学生更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推动各国互联互通,尤其各国在资源、技术等领域的融合程度;文史类学生对于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亚投行发挥的作用更为关心;艺术类学生则对于各国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更关注;体育类学生会从体育交流的角度,强调体育交流在增加国家间民众情感上的积极作用。因此,应指引学生应从自身专业出发去做调查研究,并完成对应的调研报告。
在课堂上,要规划30 分钟作为学生课上研讨时间,对调研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由组长整理好讨论内容并陈述。规划10~15 分钟,引导同学对各组总结进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校内实践形式有很多,可以跨学院交流,可以进行专题知识竞猜和演讲等,也可以与图书馆、宣传部等部门合办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览,展览内容在同学们的作品中选择,既可以了解同学们眼中的世界,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
另外,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应是互相促进、互相验证的关系,成果可以互相利用,并互相转化。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学生各级比赛中,比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讲思政课等竞赛中,引导学生把课上所学运用到比赛作品中。并联合校宣传部、团委为学生设立专项调研课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校外实践活动应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各种主题场馆,引导学生增强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提高实操能力和综合素养,培育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实践的具体外现就是“一带一路”的切实执行。沈阳市商务局统计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有67 个国家与沈阳有经贸往来,这是沈阳主动合作的结果,投资境外项目59 个,协议投资额5.5亿美元,承揽对外承包工程139 个,新签合同额25.4 亿美元。沈阳东软医疗、大连中远海运、辽宁省机电设备成套公司、沈阳远大等众多辽宁领军企业在建设基础设施、开发能源等多个领域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展开了跨国合作,真正走出了国门,实现了拥抱世界。辽宁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沈阳工业产业园和中德园是沈阳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拓展和实践创新,这些企业和工业园是学生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有效的、最接地气的实践调研对象。
总之,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改革中,既要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模块化,也要重视不同环节间衔接的有效性和整体的系统性。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备课和实践活动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分专业的集体备课可以提升专题的学理性,增强课程的系统性。课上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课外实践活动尤其是校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开拓视野、在实践过程中升华理论认知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