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测试的“Web 程序设计”课程的考评方案的构建

2022-08-19 13:44衣云龙
关键词:上机课程设计理论课

关 颖,衣云龙,刘 琼,杨 盛

(沈阳工程学院a.信息学院;b.人事处;c.党委教师工作部;辽宁 沈阳 110136)

“工程教育”是应用型本科的立足之本和特色内涵,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办学理念。在现阶段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考核中,大部分采用的还是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来评价学生,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这种考评方式对于“Web 程序设计”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能力类课程来讲,已无法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考评方案改革的目标

1.传统考评方式弊端

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考评方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无法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在“Web 程序设计”课程考试中,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人才观、教学观的标准,把考试的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而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则不作为主要标准,甚至不计入考核范围。这就造成学生一味追求考试分数,而忽视综合素质提升,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发生[1]。

(2)考评内容未能体现“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在“Web 程序设计”课程普遍采用的考试内容侧重于固定的一些知识点的记忆,缺乏对学生上机操作、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多方位考查,造成“考前盲目死记硬背,考后大脑一片空白”的现象[2]。

(3)考评方式单一、缺乏动态信息反馈。“Web程序设计”的考试大多采用笔试开卷形式,虽然较更早的笔试闭卷形式有所进步,但试卷大多还采用唯一的标准答案形式,考试的形式缺乏多元化,没有对实践结果的考核与检测,更没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反馈,这就导致教与学脱节。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不能公正客观地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还抑制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2.改革的目标

考评方案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训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最终目标,具体体现为:

(1)能更好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保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能力的原则,通过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加强创新教育,建立良好的学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能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通过新的考试方法,解决传统考试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转换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能更好地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相协调,巩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促进教学过程、方法的提高。

二、考评方案的制定思路

(1)考评内容要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考试作为评价教学质量、检验学生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不应该仅仅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应该针对市场的需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3]。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实现优质就业,必须将考什么、怎么考、谁来考、什么时候考等问题都要精心地计划和设计,在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保证考评内容与市场对学生能力的需求相一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构建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考核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技能培养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并不只是为了考取好的成绩,考试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说明全部,学习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纠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深化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充分调动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工作,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自己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的氛围。

三、考评方案改革的主要内容

1.考评方式的改革

“Web 程序设计”包含理论课和集中实践课两部分,理论课是实践课的基础,实践课是理论课的综合与提升,两部分紧密相连又相互独立。传统的考评方式是独立进行的,这里将两者相互融合,制定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考评方式,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跟踪考核。将理论课中每次上机(课中实践)的成绩计入最终成绩中,加大平时学习效果考核的力度,将课程设计(课外实践)内容分解成子任务,设置四次大作业,其成绩也计入最终成绩。因此,新的理论课最终成绩应包括平时成绩、上机成绩、大作业成绩和试卷成绩,定义如下:

其中S为理论课最终成绩,m代表权重,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节,n1~n4分别代表平时成绩、上机成绩、大作业成绩和试卷成绩。

为了做到公平有效地考核学生们在集中实践课过程中的个人沟通、团队合作、规范性、执行力等能力,我们引入并进行了10 个维度的团队个人量化考评标准在小组内及小组间进行成绩评定。另外,再加入项目展示及报告撰写两部分的成绩,给出实践课最终成绩的定义:

其中K为实践课最终成绩,x代表权重,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节,y1~y4分别代表组内评定成绩、组间评定成绩、项目展示成绩和报告成绩。

2.教学方法的改革

考评方式的改革必然会引起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使用“任务驱动”“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掌握知识。在教学手段上,重视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4]。突出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现环节,使用贴近学生的实例,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使理论知识可以用于指导实践操作。

3.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上,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应提出相关的问题,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同时,掌握所学的知识,进而消化和吸收,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组织的改革

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实践教学是“Web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包括课堂实践、课后实践和集中实践三个部分。在教学中应将这三个部分内容与理论课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现“一体化”教学。课堂实践环节用于消化课堂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课后实践环节中构建基于“项目团队”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过程,通过在授课过程中以“项目团队”形式布置“大作业”,协调“课内与课外、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集中实践环节是课后实践环节的升华,将大作业的内容进行整合,查缺补漏,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的管理系统。这样既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能有效地解决集中课程设计学时不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增加学生理解和设计的时间,使课程设计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5]。进而在整个学期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在教与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新考评方案的实施

1.理论课考评的具体实施

首先,设置采分点。按照考评方案改革要求设置平时成绩、上机成绩、大作业成绩和试卷成绩4个采分点。为强化过程考核与能力考核,将平时成绩进一步细化,分为课堂作业、课堂点名、抽查笔记,并依据权重和教学安排设计若干个给分点,最终组成理论课考评成绩。

其次,细化考核内容。对理论成绩的四个组成部分细化分析其执行过程,科学分配每一部分的比重,既考虑学生理论功底的提升,又考虑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完美支撑,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达到理论课程的考核目的。

平时成绩考核:记录学生签到情况,采取随机点名方式,分别记录是否缺席、是否旷课;作业提交及批改按课程章节进行,记录作业完成情况,是否按时提交等;课堂笔记随机抽查两次,查看是否及时记录、记录是否完整及用心程度,结课后提交一份自认为最好的一次课堂听课笔记,综合给出课堂笔记考核成绩;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记录。

上机成绩考核:理论课内容都应有对应的上机课,并提前部署上机课作业,记录学生完成情况,最后折合成上机成绩。采取先做完的同学先检查,教师看其运行结果,记录完成情况;后检查的学生,对其随机进行提问,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些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上机结果。

大作业成绩考核:将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分解,不定期地提交大作业,包括功能设计、页面设计、数据库设计及某一功能模块的实现,可依据实际情况布置大作业的次数,最后折合成大作业成绩。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共同完成一个题目“×××管理系统”,按小组进行自由选题,班级内不允许重复。

期末试卷成绩考核: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覆盖所学的知识点,教师批卷给出卷面成绩。统一印刷考题,参加院系的统一考试。

最后,制定奖励措施。为了调动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将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记录备案,在平时考核中给予相应的加分;为了鼓励、激发学生们实践动手能力,将各种学生能够参与或申报的项目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比如,计算机设计大赛、教务处学生项目、科技处学生项目等,对参与的学生在大作业考核中给予相应的加分。

2.实践课考评的具体实施

实践课即课程设计,是在理论课结束后集中进行的,为期两周。教学组织改革之前的课程设计与理论课是脱节的,相当于独立的一门课,从任务的发布到组建小组,小组进行分工,再到课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最后是软件的运行、测试与总结。两周的时间是相当紧张的,而且还赶在期末考试之前,所以学生很少能踏踏实实地完成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改革后,课程设计中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等前期工作在集中实践开始时学生们的设计已经基本完成,软件的部分功能已经实现,学生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继续推进项目开发,集中做好软件调试、测试,整理好相关的文档,进行报告的撰写与总结即可。在此期间改变原来的老师一言堂考评课设成绩的方式,加入了组内评分、组间评分、项目展示与分享等环节,其中组内评分和组间评分参照了10个维度和7个维度的团队个人量化考评标准,这些指标全部来源于企业调研,全部是企业对学生就业考核的指标之一,如图1所示。

图1 实践课考评标准

五、实践成果

本方案已执行了2 个学期,涉及学生74 人,抽取以往“web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同样的人数,从课堂出勤率、课堂作业独立完成人数等8 个方面进行比较,从数据上看,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提升,其中课堂笔记优秀人数、大作业完成率在本方案属于首创,帮助学生调整其学习方法,对加深知识的理解有着较大的作用,横向比对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新方案考评效果

从具体实施来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端正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课程设计的作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们也纷纷表示自身的知识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对于网站开发更有了难得的信心,为后续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上机课程设计理论课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