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萍
艺术的魅力之所以是无可抗拒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任何艺术其实都是一种灵魂之间的对话,是一种感官上的行为。闻、触、观、感。似盗梦空间,一层层醒来,却又真实的梦幻着。那么,对于声音这门艺术我们将如何品鉴,其作为呈示作品的重要媒介——艺术嗓音,如何有效获得和精致演绎,都是歌者终身追求和探索的目标。艺术嗓音研究之路——起(起源)、承(扩展)、转(呈现)、合(融合)的作用和综合运用,让我们一探究竟。
声音的源,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而嗓音的源,则是声带的振动。声带是两片薄薄的韧带,左右对称,男声约2cm,女声大约1.5cm。是固定于喉部内的前后相的可移动器官。由粘膜层、固有层和肌肉层组成。前端固定于甲状软骨中间突出的部位,后端则由杓状软骨为主控,由喉内肌和喉外肌协作和拮抗来完成。吸气时打开,发声时关闭,形成屏障。当气息从肺部呼出,粘膜层和浅层固有层振动,声带发声。两片声带之间是声门。呼气时,关闭的声门下方形成气压,形成“声门下压力”。气流由声带边缘流出,使得声带边缘产生由下至上的振动。依据本努力效应,声带在不停的循环往复的振动。形成了声音。根据其频率、振幅不同,产生了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由于声带的质感、张力、密度、长短的不同,遂音色不同。
除了声带以外,相关发声的组织有声带肌、环甲韧带、前庭韧带、环甲肌(直、斜)、环杓后肌、杓横机、杓斜肌、甲状腺杓状肌、环杓侧肌、杓状软骨、角软骨、槭形软骨、会厌、四边形膜 、甲状腺舌骨膜、正中甲状舌韧带、正中环甲韧带。(如图一)。而支配喉部诸器官的运动平衡则是歌唱发声过程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其构造复杂,且肌肉组织之间以及肌肉与骨骼之间的配合极其缜密,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不可以急功近利。
图一
声带振动过程中,频率最低的全段振动所发出的声音,称为基音,其余的则为泛音,两者同时存在的声音则被称为复合音。
训练基音,加强声带的张力和弹性,使之能够很好的与声门下压力匹配。下压力大于声带闭合的力量,会造成声带挡不住气而导致漏气,如果继续增加训练强度,则会伤损声带;反之声带闭合力量大于下压力,则影响声带的振幅,导致泛音减少,音色受损。值得注意的是,声带的负重是有限度的,声门下压力和声带的闭合强度之间的对抗关系要科学。任何一方超重,都会导致声带充血、受损乃至病变。歌唱家、教师、医生、播音员等从业人员深受其扰。提升耳朵对声音的辨识度非常重要。
基音是声音的命之根本,但对于歌唱来说却是微弱和单一的。而扩展泛音更是歌者需要完成的必修课。
对于泛音的训练,则是需要调整好相应的共鸣腔。最主要和直接的共鸣腔分三个部分:上共鸣腔,中共鸣腔和下共鸣腔。上共鸣腔主要是指鼻腔、鼻咽腔(包括八个窦)。其共鸣可以获得高泛音和更高的音域;中共鸣腔主要是指口腔、口咽腔。其共鸣可以增加中频泛音,使得声带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更加饱满、圆润、由弹性;下共鸣腔主要是指喉腔和喉咽腔。其共鸣可以增加声音的低频,声音会变得浑厚,同时增加声音的饱和度。这些共鸣腔被称之为“可调节共鸣腔”。(或称“空间共鸣”)。受训者需要做到的是能够随意调节共鸣腔肌肉群运动,从而获得最适合和最大限度共鸣的声音。
相对应“空间共鸣”的共鸣被称为“实体共鸣”(或称“滤波共鸣”),如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等组织对声音的高频和低频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出现滤波现象。相关肌肉群在发声过程中,保持自然放松状态,则共振饱满,如肌肉紧张、僵硬,则就会锐减共振。故,“实体共鸣”在艺术嗓音的锻造过程中不可或缺。
人体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音箱。在歌唱过程中气到则声到。除了气息这个动力源作为支撑需要匹配的紧张度以外,其它身体部位都应顺势而为,成为声带所发声音的外扩。
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探索艺术嗓音的真谛,科学化和数据化无疑更具说服力。嗓音声学(Acoustics of the Voice )是艺术嗓音研究之核心,其主要任务为研究歌唱的声学特征。通过频谱、谐音、包络线对发声活动进行科学的记录和测量,获取相应的基音和泛音的当量、强度以及“歌唱共振峰”的参数。通过这些数据对歌者发声的科学性进行准确的定义。并结合实践与主观衡定量比对,总结出最科学的训练体系,供歌者参照。
近现代已经有医学方面专家和心理学、物理学专家对嗓音的科学研究进行了关注。不赘述历史,虽然在歌唱史演变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声带振动是因为“空气振动”一说、或“喉返神经”一说,其观点不尽相同,却对嗓音的声学研究开辟了新视野。从1932年法国科学家、歌唱家于松(Raoul Husson)和塔尔南德(Tarneand)通过喉动态镜来观测声带发声开始,艺术嗓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34年美国巴尔的摩音乐学院的巴塞罗缪(W·T·Bartholomew)教授在经过训练的美声唱法的发声的声谱上的高频区发现了一个突出的峰,男声的声谱的频率在2800-2900Hz左右,女声在3200Hz左右。在低频500Hz左右发现另一个低频的峰,具有非常强的泛音。由此印证了歌唱家们追求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的客观感受存在并为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基本确定了“声带振动发声”学说。
随着专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瑞典声学专家约翰、桑德伯格(J·Sundberg)完善了“歌唱共振峰”的理论和实践,提出降低喉位和调整口腔等部位和通过不同元音调整训练,可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共振峰”。
笔者在与相关医学专家和物理学专家一道进行了对比实验(如图二),用五个不同母音分别演唱五度音阶下行,取得声音样本后,经由软件Nuendo对声音的频谱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经过有效训练,舌根放松,口咽腔空间增加,在频谱图500Hz左右处会获得非常明显的共振峰,不受不同元音的影响;增加喉腔空间,低频饱和度明显增加(图二中的b、d)。低频的振幅幅度得到全面提升;扩展鼻腔通道,会提升高频饱和度(图二c);同时拓展鼻腔和喉腔(图片d),形成自喉腔开始,经喉咽腔,口咽腔、口腔、鼻咽腔和鼻腔的通道,在良好气息的配合下,即可获得3200Hz左右的高共振峰——“歌唱共振峰”——具有穿透乐队能力的高泛音的声音以及其它若干的“共振峰”。
a:自然状态发声
共振峰的数量和强度,代表着歌者受训程度和发声技能的程度。
除了具有完美的歌唱嗓音外,歌者还需具有良好的歌唱心理感应;丰厚的文化内涵;缜密的思维逻辑和敏锐的感觉与知觉相匹配。
良好的歌唱心理感应:良好的歌唱心理感应是艺术嗓音正确表达作品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从作曲家最初的音乐动机拾遗,到曲毕,完成了作曲家的内心性格特征描述。接力到演唱(奏)家时,又完成了一个新的心理感知的传递过程。演唱(奏)家们依照自己的文化积累,继续完善着作品的感情内涵,形成新的情感共鸣并传到与观(听)众。观众们操着个人的想象力,努力的体验着作曲家的思想。这个过程经历着个性和共性的碰撞最终完成作曲家与观(听)众之间内心感应的共振。共振的越剧烈,则感情涟漪释放的范围就越广。其结果是此作品上映的次数就越多。形成了作品永久远演出永流传的佳话。可以看到的《白毛女》《卡门》《蝴蝶夫人》《波西米亚人》以及各类优秀的艺术歌曲和乐曲的经久不衰。
丰富的文化内涵则是艺术嗓音的用武之地。艺术嗓音是为演绎作品服务的,也是它的终极目标。没有了演绎的需求,则艺术嗓音毫无生命意义可言。格鲁克的歌剧改革足以印证戏剧赋予声音之生命的重要意义,他的“首先是一个戏剧家,然后才是一个音乐家”的语论已然道出了无戏则无声的理念。饱和度极好的声音终究是演绎文化、戏剧的媒介之一,就好比一个无意义的音被放置于音阶中才被赋予了身份一样,可能成为主音、属音或者导音。他们被互相激活,互为生存。文化是通过不同的介质来传递区别的。不同地域、不同人文、不同特征、不同喜好、不同质感、不同理念或不同认知。而介质们则纷争着提升起“素养”以求更好的、更准确的再现诸多的“区别”。
缜密的逻辑思维与作品呈现相互依存。一切概念的有效性均是立足于相应的逻辑关系内才发挥其作用。普契尼的歌剧,在黄金分割点处就会适时的插入一段脍炙人口的音乐主题,或作情绪铺垫、或作激化矛盾、或作情感延伸。其结果就是架构在合理逻辑上不断的矛盾冲突和解决。因为“逻辑”存在,它们“脍炙人口”。巴赫则是将逻辑演绎到了极致。他的“十二平均律”,他的“赋格的艺术”,则是用音乐诠释了他缜密的逻辑思维,层次分明,又首尾相接。总之,逻辑,很重要,在任何领域。
敏锐的感知觉:艺术的真谛就是与灵魂对话。是人的神经元之间的交谈。这个对话通道一旦被打开,其对人的影响力是其它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迪士尼城堡的原型——德国的新天鹅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倾其国力建造的天鹅堡,以求与瓦格纳神剧的精神契合;亨德尔的《弥撒亚》在伦敦上演进行到合唱《哈利路亚》的时候,乔治国王瞬间站了起来,引得所有观众起立聆听,以致从此形成了站立听《哈利路亚》的惯例;莫扎特一气呵成的谱子,是灵魂在直抒胸臆;德彪西的“日出”在描绘着朦胧的色彩;属七到主的和弦解决演绎着贝多芬起床的故事;于右任词、陆在易曲的《望乡词》会让人泪眼婆娑;施光南的《伤逝》中《不幸的人生》的唱段把你“冰”到骨子里;《白毛女》中喜儿的《哭爹》会让你潸然泪下,五脏俱焚。
我们需要太多的感知来共振音乐语汇,体验这种触碰不到,却会带来灵魂与之共舞的感觉。
探索艺术嗓音的路还很长,我们将后继有人,艺术之路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