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疗法干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67例疗效观察*

2022-08-19 00:33吕小利俞萍萍邵胡圣佳祝宏英李丽玲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针组头针干眼

吕小利 俞萍萍邵 毓 徐 东 张 玲 杨 立 胡圣佳 祝宏英 李丽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我们运用头针疗法干预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6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眼科,患者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患者,共210例,各种原因导致脱落10例,最终纳入200例,其中男性109例,女性91例;年龄65~90岁,平均(75.9±7.8)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针组、药物组和对照组三组,头针组67例、药物组78例、对照组55例。三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干眼症状,且符合西医干眼诊断标准[1],或术前存在干眼,而术后干眼症状较前加重者;②年龄在50~95岁之间;③若已用其他治疗或影响干眼观察结果的药物,需停药2周以上;④自愿参加本课题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白内障,如外伤性白内障;②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更改手术方式者;③合并其他结膜疾病(严重沙眼、结膜瘢痕化)、角膜疾病(严重角膜变性)者;④非感染性泪道阻塞及泪道狭窄者;⑤角膜术后反应明显,及存在角膜功能失代偿者;⑥合并有全身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干燥综合征患者;⑦合并心、脑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情绪障碍性疾病者;⑧有局部滴眼液滥用史,或正在应用其他人工泪液影响眼表指标观察者;⑨头部皮肤感染及毛囊炎者,头颅骨骼术后残缺者;⑩不能耐受头针治疗、有严重晕针及休克病史者,或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流程、术前用药一致。头针组给予针刺头部穴线:额中线、额旁1~3线、枕中线、枕上旁线、顶中线,进针后不间断捻转2~3分钟,留置5~10分钟,反复操作(捻转+留置)2~3次起针,术后每天或隔天针1次,10~15次为1个疗程。间隔5~7天后,可再做下一疗程直至患者干眼症状消失或者试验观察结束。药物组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日,用药至干眼症状消失或试验观察结束。对照组无针对干眼的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措施干预。

1.5 观察指标:①干眼问卷调查:选择刘祖国等制订的“优化后的干眼问卷”进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总分48分,分值越高,病情程度越重;②泪液分泌(SIT)测量:在眼局部无表麻状态下,将泪液分泌检测滤纸条,放入下眼睑中外1/3处结膜囊内,轻轻闭合双眼5分钟后取出,从折叠处测量滤纸条湿润长度;③泪膜破裂时间(BUT)测量:裂隙灯下通过钴蓝色滤光片观察,将2%荧光素条湿润后,进行角结膜染色,荧光素均匀敷布后使患者眨眼再睁眼凝视前方,检测者从患者眨眼始立即计时并观察患者角膜,持续至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或再次眨眼时为止,观测3次后取其平均值即为BUT;④角膜病变程度(采用FL表示)测定:将角膜面积等分为4等份,每一等份均为0~3分,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染色情况,0分为无角膜荧光染色,1分为5个以下角膜点状染色,2分为5个以上角膜点状染色,3分为块状染色,各等份的分数相加即为最后得分,满分计12分。

1.6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对组内及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指标均值的差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SIT、FL和BUT比较:详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比较(±s)

表1 三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药物组比较,&P<0.05。

组别头针组例数67药物组78对照组BUT(s)7.36±2.54 13.43±1.79*#7.14±2.41 10.21±1.31*#7.50±2.87 6.21±1.31 5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症状评分(分)32.16±12.51 16.29±4.38*#31.73±15.81 16.79±3.89*#33.73±11.81 32.79±3.89 SIT(mm/5min)8.57±2.03 16.93±1.98*#&9.00±1.88 10.07±1.69*#9.29±1.90 10.07±1.69 FL(分)8.14±4.96 4.86±2.71*8.42±3.83 2.14±3.96*8.28±4.15 1.14±3.96*

2.2 头针组和药物组干眼问卷评分随访比较:见表2。

表2 头针组和药物组干眼问卷评分随访比较(±s,分)

表2 头针组和药物组干眼问卷评分随访比较(±s,分)

注:与药物组比较,&P<0.05。

组别头针组药物组治疗后6月16.29±4.38 16.79±3.89治疗前32.16±12.51 31.73±15.81治疗后2周19.29±4.38 15.29±4.38治疗1月17.29±4.38 19.29±4.38治疗后2月15.29±4.38&18.29±4.38

2.3 头针组和药物组SIT随访比较:见表3。

表3 头针组和药物组SIT随访比较(±s,mm/5min)

表3 头针组和药物组SIT随访比较(±s,mm/5min)

注:与药物组比较,&P<0.05。

组别头针组药物组治疗后6月16.93±1.98&10.07±1.69治疗前8.57±2.03 9.00±1.88治疗后2周9.29±4.38 8.29±4.38治疗1月13.29±4.38&9.29±4.38治疗后2月14.29±4.38&10.29±4.38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白内障术后的病机特点为眼局部组织脉络受损,手术伤及眼的气血阴液,致瘀热滞留,津液不布,治法应以升清阳、助血运为主,使目窍得到气血津液的濡养,从而促进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恢复。头针是在传统经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脑皮层定位和生物全息理论而成的。头针疗法贴合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病理特点,可通过多靶点、多机制的综合效应,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及泪液分泌,促进白内障术后眼表功能的修复,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体验,是临床此类患者可选择的有效干预方法。我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制定的“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穴线功能主治及近端选穴原则,选择额中线,额旁1~3线;眼部的高级中枢视区选穴:枕中线,枕上旁线作为头针干预的穴线或穴区。另外,按照现代医学理论边缘系统可调节器官血管收缩及神经调节作用,选取顶中线作为头针干预的穴线。

研究结果显示,头针组和药物组均可改善患者的干眼问卷评分及眼部客观指标,头针组有明显促进泪液分泌的作用。随访结果显示,药物组改善症状的时间较快,头针改善泪液分泌的时间较慢,头针组BUT指标的好转主要依赖后期泪液分泌的好转,这也充分证明了头针可调畅经络,调和气血,增加眼局部及周围组织的血液量,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眼组织新陈代谢和泪液分泌功能,加强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治疗效果。头针疗法干预白内障术后干眼,主要通过提高术眼的泪液分泌来改善患者的临床主客观症状和体征,远期疗效稳定,丰富了中医外治法在眼科围手术期疾病中的应用,为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针组头针干眼
BCG-CpG-DNA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在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中长导管在感染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竟是“干眼”找上门
爱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 干眼及其治疗防范策略
直式采血针与蝶翼针采血针在外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丹参针、灯盏花素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