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超声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的价值

2022-08-19 03:23:34刘振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白质脑室符合率

刘 勇,刘振华

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儋州5717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指当患儿围产期窒息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形成脑损伤。HIE可对患儿神经功能造成影响,引发智力障碍、脑瘫及其他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影响儿童运动、智力和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1-2]。有研究[3]表明,足月儿中HIE发生率约为3%~6%。因此,早期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成为临床研究重点。目前临床多选择颅脑CT与颅脑超声进行诊断,颅脑CT能够确定病灶具体位置、病变范围及颅内出血情况[4-5];颅脑超声能观察各种腔隙结构、脑实质和脑室,并能了解新生儿血流动力学情况,为HIE诊断提供可靠的图像信息[6-7]。目前临床学者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有效性争议较大,本研究分别给予新生儿HIE患儿颅脑超声及颅脑CT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儋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新生儿HIE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足月儿HIE循证治疗指南(2011-标准版)诊断标准[8],经脑电图、B超、临床症状等确诊;2)患儿家属签订同意书;3)病历资料完整,中途未退出者。排除标准:合并产伤性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先天性疾病、脑损伤、严重感染者。本研究经儋州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男33例,女27例;日龄1~5(2.35±0.36)d;1 min阿普加(Apgar)评分[肌张力(activity)、脉搏(pulse)、对刺激的反应(grimace)、肤色(appearance)、呼吸(respiration)]为(4.52±0.41)分,5 min Apgar评分为(6.87±0.65)分,10 min Apgar评分为(8.09±0.82)分。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颅脑CT、颅脑超声检查:1)仪器选择:荷兰飞利浦公司提供的颅脑CT机(型号:Brillance);美国通用公司提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GE-V730),探头频率为2~5 MHz。2)检查方法:①颅脑CT:探查范围为颅顶至颅底,调整电压120 kV,电流350 mAs,矩阵512×512,层间距5 mm,层厚5 mm,窗宽90 Hu,窗位40 Hu。②颅脑超声:新生儿取仰卧位,考虑到颅内常见病情特征,着重在标准层面上进行探查,并配合应用不同频度探头:低频度探头用于新生儿小脑组织及更深层大脑组织的探查;高频探头用于脑内外间隙及脑内组织探查。冠状面检查:探头置于新生儿前卤部位正线上,采用冠状扫查法,即将声束从前向后扫成扇形,以保证扫查平面能通过额叶、枕叶和顶叶,成功完成冠状断面或倾斜冠状断面检查;同时对新生儿大脑半球实质结构作比较观察,并对脑室系统进行测量,对中线形态和结构部位作初步研究。矢状面和冠状面检查同时进行,先进行90°左右的矢状面扫查;声束:对大脑半球进行矢状旁切面扫查并测量脑室的大小和形状,观察其内部回声情况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记录脑室的回声变化。在此基础上,对侧卤、丘脑基底核区域及颅底动脉环进行扫描,以确定是否有大脑脚存在。采用超声对血管分布及走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测定新生儿大脑动脉收缩期流动速度及阻力指数最大值。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HIE检出率。2)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符合率。颅脑CT疾病严重程度判定:轻度:病灶处于1~2个脑叶,并呈现点状与片状;中度:病灶分布在2个脑叶以上,且呈现大片状;重度:病灶呈弥散性低密度影,脑沟及脑池狭窄甚至消失[9]。颅脑超声疾病严重程度判定[10]:重度: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脑实质有弥漫性强回声,部分区域回声不明显,灰质和白质边界消失;中度:新生儿出生后24 h双侧大脑半球有散在回声强化,灰质与白质反差模糊,出生后48~72 h内脑实质回声仍为散在回声强化;轻度:新生儿在出生前24 h大脑半球回声不均一,表现为小点状或者片状回声强化,多集中在脑室附近,但出生后48 h大脑半球回声趋向正常。3)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基底节区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HIE检出率比较

将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儿均确诊为HIE。颅脑CT共检出51例HIE,检出率85.00%(51/60);颅脑超声共检出58例HIE,检出率96.67%(58/60),颅脑超声的检出率高于颅脑CT(χ2=4.904,P<0.05)。

2.2 两种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颅脑超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符合率为88.33%(53/60),明显高于颅脑CT评估的诊断符合率70.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5)(表1)。

表1 两种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符合率比较[n(%)]

2.3 两种检查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比较

颅脑超声在基底节区出血上的检出率(100.00%)明显高于颅脑CT(50.00%);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上的检出率(90.91%)低于颅脑CT(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种检查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有研究[11]显示,国内每年活产婴儿的出生率约2 000万,其中新生儿HIE的发生率约3%~6%,其发生机制与新生儿窒息、早产、寒冷等因素密切相关。病情严重的新生儿HIE可引发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儿机体健康与生长发育,甚至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在保障患儿身心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发展,颅脑CT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且在HIE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颅脑CT能够对患儿脑水肿位置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价,颅脑CT值成为定量分析脑水肿的指标之一。但实际工作中却发现颅脑CT诊断HIE的病情严重程度情况与临床最终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可能造成误诊、漏诊现象[12-13]。儿童对辐射的敏感性较强,儿童经过辐射后可能发生癌症,因此颅脑CT并非一种较理想的诊断手段。颅脑超声是一种无创伤性脑血管疾病的检查手段,在受检者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14]。目前为降低颅脑类疾病的发生率,妊娠期可使用超声技术对胎儿进行颅脑超声,并遵循早发现、早治疗原则。颅脑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特殊性,在使用超声技术检查时,若胎儿脑部血流量较大,或出现血流征象异常,可被怀疑为已发生颅脑类疾病,如常见的脑室扩张,超声诊断下会出现回声增强、高回声絮状物、脑脊液回声不均等超声特征,加强胎儿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有高危情况的胎儿,进行及时有针对性地治疗或终止妊娠。新生儿HIE患儿囟门未闭,颞部颅骨变薄,超声能获得儿童颅内组织二维图像并具有特异性诊断新生儿HIE的价值。HIE会引起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颅脑超声将脑室周围的白质作为主要诊断条件,而其诊断标准也围绕着脑室周围白质设定[15]。颅脑超声对HIE的临床诊断标准[16]为:1)被检查患儿的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增强,但脉络丛回声并未增强;2)被检查患儿的脑室周围白质回声与脉络丛回声强度相似,且回声范围控制在侧脑室三角部;3)被检查患儿的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增强,脉络丛回声同时增强。超声设备数字技术探头灵敏度极高,探测患儿脑血管及微循环血流,在超声图像中清晰显示患儿脑部病变。可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对其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并进行颅骨及脑血管造影,从而确定是否为创伤性。同时颅脑超声对儿童无辐射,安全性更高。

本研究显示,颅脑超声HIE检出率96.67%高于颅脑CT检出率85.00%(P<0.05);颅脑超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符合率88.33%明显高于颅脑CT诊断符合率70.00%(P<0.05);颅脑超声在基底节区出血上的检出率高出颅脑CT;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上的检出率低于颅脑CT(P<0.05),提示颅脑超声检出率较高,且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较为准确,同时能尽早发现基底节区出血,为早期治疗提供前提保障,与郭育英等[17]研究结论相符,进一步说明对新生儿HIE患儿给予颅脑超声检测的可行性[18]。

综上所述,颅脑超声检查可充分显示侧脑室和颅内结构变化的改变,通过二维图像分析可确定脑损伤的类型和位置,结合颅脑CT检查可提高对HIE的诊断水平,动态观察颅脑损伤的发展变化,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指导。

猜你喜欢
白质脑室符合率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血脂与脑小腔隙灶及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8:56
脑白质改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