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晓杰,杨福政,崔菡斐,乔 娟,魏玉莲,季晓红,徐 兵,张丽娜,景雪冰
实习护生是护理队伍的后备力量,临床实习也是护理学生从课堂走向医院,将理论知识落实为技能实践的必要过程,能促进护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临床护士作为临床护理教学的主力军,其临床带教水平直接影响实习护生的学习和成长。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护理教学的质量与发展[1]。护理实习期间带教老师的专业素养和行为准则会对护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带教老师对待护生的态度和行为对提高护生临床技能水平、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尤为重要[2]。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是指在护理教育过程中的一些行为或做法会给相关人员造成心理或生理痛苦的无礼或破坏性行为[3]。国外一些研究发现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会遭受到带教老师的嘲讽、辱骂、恶意批评、漠视等语言或者行为方面的不文明行为,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方面都有严重的不良影响[4-5]。近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开始关注并调查研究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对护生临床实践的不良影响[6]。尚缺乏实习护生遭受不文明行为现况的深入调查。因此,本现况分析旨在关注实习护生遭受不文明行为的现状,为提供一个更好的实习与带教环境,进一步加强实习护生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带教质量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21年毕业的临床实习护生130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连续临床实习时间>2个月,年龄≤25岁。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退出者。保证护生了解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获得护生的同意和配合。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研究者查阅相关文献自行编制,包括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实习医院名称、本次已实习时间、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参加学校社团、目前所在科室、在实习期间是否担心受到不文明行为伤害以及对临床护理不文明行为的重视程度12项。
1.2.2 中文版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量表(UBCNE) 该量表由Anthony等[7]研制、崔莎莎等[8]汉化,包括“轻视行为”“排他行为”2个维度12个条目,其中轻视行为维度包括条目1~条目7,排他行为维度包括条目8~条目12。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很不符合”“较不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计0分、1分、2分、3分、4分,各条目得分相加即为量表总分,分数越高说明临床中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越严重。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6,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3 资料收集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选取调查研究对象,了解医院内实习护生的实习情况。通过“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提供电子问卷二维码,网上分发问卷,发放问卷前,由研究者本人向实习护生详细说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强调问卷的隐私保护,获得护生的同意和配合。共回收13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123份,有效回收率为94.6%。
2.1 实习护生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123名实习护生,年龄20~25岁;男29人,女94人;学历:专科28人,本科95人;家庭居住地:城市地区45人,农村地区78人;独生子女36人,非独生子女87人;本次已实习时间:2~4个月9人,>4~6个月77人,>6个月37人;担任学生干部38人,未担任学生干部85人;参加学校社团者61人,未参加学校社团者62人;目前所在科室包括门急诊、内科、外科、手术室等7个科室;在实习期间担心受到医院不文明行为伤害61人,不担心受到不文明行为伤害19人,不确定43人;对医院不文明行为重视71人,不重视16人,不确定36人。
2.2 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现况 123名实习护生遭受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总分为(18.15±9.92)分,轻视行为(11.20±6.41)分,排他行为(6.96±4.30)分。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条目得分见表1。
表1 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条目得分 单位:分
2.3 影响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学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参加学校社团、在实习时您有多担心遭到医院不文明行为伤害以及您对医院不文明行为的重视程度影响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P<0.05),见表2。
表2 影响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2.4 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以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量表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在实习时您有多担心遭到医院护理不文明行为伤害以及您对医院护理不文明行为的重视程度最终进入回归方程(P<0.05)。详见表3。
表3 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3.1 实习护生重视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临床护理教育水平仍待提高 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总分为(18.15±9.92)分,表明实习护生遭受不文明行为居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游紫为等[6]研究结果,其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践中较少遭遇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可能与学历有关,学历可影响实习护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态度[9],本研究专科生占比22.8%,增加了护生对临床护理教育遭受不文明行为描述的概率。但与国外质性研究相比较而言,我国临床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描述的遭受不文明行为较少,这可能与我国思想文化道德约束、个人品质有关[10-11]。在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自我规避一些不利于自身的临床护理带教不文明行为。实习护生是一个容易受到压迫、欺凌的群体,处在毕业阶段的他们年轻、缺乏相关临床经验,不了解医院规则[12]。护生离开学校进入医院,第一次真正、真实地接触临床工作,对临床工作中的一切充满憧憬和好奇,同样也是实习护生学着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的重要时期[13]。因此,在此期间需要有人来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并培养他们最初的工作热情,而这是护理教师的道德使命和职责[14]。
开展临床护理教育工作需要注重人文关怀,目前临床护理带教方面临床带教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方面,医院不文明行为会改变实习护生的积极心理状态,降低实习护生的心理资本和临床实习行为[15-16]。有学者指出,在临床实习期,护理带教老师是护生感受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正因此带教老师带来的医院不文明行为会给实习护生带来更严重的影响[2]。带教老师不正确、不耐心的引导和开解会消耗实习护生的工作热情和求知欲,对实习期间表现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教老师的素质能力对实习护生的实习生活起非常关键的作用,决定了护理临床的教学质量,决定未来实习护生在职业岗位上的行为表现和未来他们所能为病人提供的护理质量,因此提高临床护理教育水平尤为重要。
3.2 国内本科实习护生感知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较少 相比国外一些研究[4],国内的临床带教氛围相对轻松、友好,带教老师在护理实习过程中会尽量避免让实习学生处于尴尬的处境,在带教过程中、面对病人时对实习护生大多持一种维护的态度。这可能与我国的一些社会传统有关,无论教师学生从古代起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老师以“为人师表”学生则以“尊师重道”这种道德标准去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6]。在本研究中参与问卷调查的实习护生77.2%是本科生,相比专科生,本科实习生他们经过系统理论的专科学习和集中的操作技能培训,对于知识的储备较丰富,理论知识掌握更加扎实,另外一方面临床带教老师对本科护生也会有一种固有的认知,本科实习生自带一种“光环效应”使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更加和蔼,更容易看到他们在实习工作中的闪光点,更有耐心能包容他们的错误和缺点。有学者研究认为,专科生更少感知带教老师的人文关怀[16]。
3.3 实习护生遭受医院不文明行为事件的影响因素 护生遭受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是护理行业的热点话题,会直接影响实习结果,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护理质量。本研究中给出了几类解决和避免不文明行为事件发生和减少不文明事件所带来影响的方法。解决方法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实习护生、带教老师、医院管理者和社会等方面。
3.3.1 实习护生方面 遭受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的原因与实习护生本身有关,自身理论知识不够丰富,操作技术不够熟练,不能达到带教老师所期望的目标,这是遭受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方面,实习护生应该利用下班之后的时间努力学习,温习护理基础知识并了解本行业内的热点话题和精尖技术,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能力出众的实习护生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积极良好的,护生在实习期间学习越主动,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将护理工作做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解决护理问题,就会更容易得到带教老师的青睐[17],从而极大减少医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沟通交流是减少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经常进行友好的沟通交流,遇到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使护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减少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与影响[18]。
3.3.2 带教老师方面 医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与另一主体带教老师是有一定关系的,带教老师扮演的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这一形象,更是实习护生的道德标杆,实习护生从带教老师身上学习到严谨的工作作风、善良的仁爱之心是更为重要的[19]。单提高实习护生的素质和技能不能完全遏制医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的引导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和临床实践行为起着重要作用[20],因此临床带教老师的高素质是避免不文明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方面,医院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关注,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素质培养,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管理,具体可以通过提高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准入资格、定期开展讲座加强带教老师的培训、带教老师与实习同学双向评价等方法[21]。
3.3.3 社会方面 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医院不文明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对临床护理教育的关注度低、病人与家属对实习护生的抵触态度以及陌生的医院环境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习生活的正常进行[22]。这些原因使带教过程中很难产生临床归属感,降低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的工作热情,由于他们长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护生难以融入临床,进而加大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概率[23]。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加大社会文明宣传力度同时帮助实习护生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激励护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尽量避免冲突的发生,减少医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实习过程中有少部分实习护生正在遭受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其中可以通过改变实习护生、带教老师和社会等方面的素质技能来减少实习护生遭受临床护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及管理,另一方面,护生端正态度并积极寻求学校及医院支持,减少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对护生的不良影响。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一是本研究样本量少,研究范围小,以后可扩大样本量,纳入更多因素,从不同角度探讨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另外,本研究仅以量表形式调查,今后可加入质性研究,全面、深入地描述护生对临床护理教育不文明行为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