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智 窦社伟* 李中林 赵翠花 徐磊 武肖玲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1 医学影像科,2 胸外科,3 核医学科,郑州市 450000
高度可疑恶性肺结节的CT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磨玻璃样结节,其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大,根据及时准确的病理结果给予患者相应治疗对于患者意义重大[1]。先进行肺穿刺活检,继而根据活检结果给予患者微波消融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案。由于肺穿刺活检和微波消融治疗均为有创技术,且均可引起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术后恢复[2-3]。CT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治疗为取出病理组织时或沿穿刺路径进行微波消融治疗。为探讨CT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治疗治疗高度可疑恶性肺结节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选取103例高度可疑恶性肺结节的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高度可疑恶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肺部CT显示有结节,结节数量<3个、直径<30 mm;结节恶性病变可能性大;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肝、脑、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者,伴有肺不张等肺部疾病者,有放化疗史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60~70(65.36±4.01)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9~21 (20.14±0.54)kg/m2。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60~71(65.96±4.98)岁;BMI 19~21(19.98±0.62)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过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手术前一天采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规等。术前常规禁食6 h,禁饮8 h,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10 mg吗啡和2 U血凝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对照组患者行CT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术,待病理结果(快速病理检测30 min内出结果)证实为恶性病变后行MWA治疗。具体如下:嘱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以便取得最佳穿刺入路。CT常规扫描,设定穿刺点路径,标注穿刺点。采用1%利多卡因10 mL进行局部麻醉,患者麻醉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处置。最后将18 G MWA针置入15G套管内进行匹配,调整橡胶圈位置,采用15 G穿刺活检针根据穿刺路径进行穿刺,待穿刺活检针到达壁层胸膜后再次进行局部麻醉。麻醉完成后在CT引导下使针尖达到病灶位置,确认后拔出针尖用18 G活检枪代替,待活检枪达到病灶处,取出2~3条病理组织,将病理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检验,抽出活检枪,将MWA针经同轴套管穿刺至病灶内(行CT常规扫描确认)。病理结果显示为恶性病变者行MWA治疗(功率30~60 W,时间5~10 min,范围3.5 cm×4.0 cm)。消融结束后立即复查胸部CT,明确消融的具体范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行CT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同步MWA治疗,即在活检取材后立即予以MWA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治疗结束6个月后,检测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4]。术后6个月,患者病灶CT无强化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患者病灶直径缩小≥30%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患者病灶直径缩小<30%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患者病灶直径增大≥20%或出现新病灶则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治疗总有效率=(C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局部控制率=(CR例数+PR例数+SD例数)/总例数×100%。(2)操作成功率。操作成功是指完成所有的技术操作。(3)手术效果:比较两组患者肺出血面积最大径增加值。活检取材后即刻CT所示密度增加范围,取轴位最大径,并与活检前活检枪穿刺到位图像进行对比,计算出血面积最大径增加值。(4)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咳血、气胸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均为10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操作成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操作成功52例,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操作成功51例,成功率为100%。
2.3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面积最大径增加值[(0.52±0.12)cm]小于对照组[(1.58±0.51)cm](t′=14.456,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内咳血、气胸和胸腔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n(%)]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高度可疑恶性肺部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因其CT图像上表现为毛刺、不规则、密度不均和分叶等特点,故又称作肺磨玻璃样结节。穿刺活检和外科手术是临床获得结节病理结果的有效方式[5-6]。CT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具有快速、准确率高、创伤小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获取患者的病理组织以明确诊断,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先行穿刺活检,继而根据活检结果予以患者相应治疗成为临床治疗高度可疑恶性肺部结节的常见治疗方案[7]。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利用特制的穿刺针刺入病变部位,将射频微波传导至针尖位置,并在该位置产生高温,破坏病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微波消融治疗具有手术方式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高度可疑恶性肺部结节患者。气胸是穿刺活检和微波消融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且气胸发生率与穿刺胸膜次数密切相关[8]。随着制作工艺的发展,18G的MWA针可通过穿刺套管,使得穿刺活检和MWA治疗共用一个套管,减少穿刺胸膜次数,能有效地降低气胸发生率。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行CT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术,待病理结果证实为恶性病变后行MWA治疗;观察组患者行CT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后立即行微波消融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和操作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的肺出血面积最大径增加值和肺磨玻璃样结节直径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内咳血、气胸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行CT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后立即行微波消融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以上结果提示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效果相当,但行CT引导下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后立即行微波消融治疗有助于减少穿刺部分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与王东东等[9]的研究结果类似。其原因可能是在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后立即行微波消融治疗可以充分发挥微波消融治疗的优势,借助射频微波产生的局部高温使病灶组织凝固、脱水坏死,同时还可以发挥止血作用,减少出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0]。
综上所述,高度可疑恶性肺结节患者行CT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时同步行MWA治疗,可减少肺穿刺部分出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