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苗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常回家看看》曾在电视上频频播放。赡养老人,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不仅因为我们有孝敬父母的传统,更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趋势。
2022年7月12日,在“世界与中国人口展望数据发布暨低生育应对研讨会”上,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介绍了关于中国“十四五”及中长期人口变动趋势预测主要结果,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2020年为3570万人,2035年为7960万人,其趋势显示我国高龄老人将翻番。
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有2.6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8.46%。一项关于中国城市老龄化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49座城市深度老龄化(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健康中国数据显示,我国还存在城市老龄化分布不均等问题,其中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人占比超过36%。对比第6次人口普查和第7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短短10年的时间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提升了4.63%。
虽然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速度加快,但实际上,现代社会的老年人也是社会的重要发展力量而非负担,70岁以上身体健康的高龄老年人,相当一部分在智力、体力乃至创新能力上,对社会有着极高的价值。真正由老龄化而产生的社会问题,源自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群体。
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老年人存在长寿不健康的问题,目前约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超过4000万的失能老人需要照护。失能老人顾名思义,即丧失自理生活能力的老人。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将超过7700万,且失能老人将经历7.44年的失能期。而目前,我国的养老格局主要为“9073”,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对于这些失能老人来说,最大的需求就是照护。其中长期护理险作为医保第6险(即长护险,是为长期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在照顾失能老人方面发挥很大作用。2020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扩大试点范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增至49个。
在江苏南京,针对失能老人的试点工作自2016年开始。专业人士通过智能床垫、人体感应小夜灯、呼叫服务器等方式实时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给老人最贴心的服务。在部分城市,不仅有家庭养老床位,还有夜间看护、精神服务等新项目措施,缓解家人夜间看护的负担。但是也有城市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比如,在山东青岛失能失智老人超过10万人,其中只有不到20%的老人选择进入养老机构,剩下80%都选择居家养老的模式。毫无疑问,这种模式下上门服务费相对较高,相当一部分家庭难以负担。
老人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虽然老人们有了社会的帮助,但由于体系庞大、社会资源难以分配,近年来,时有虐待老人的案件发生。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保姆虐待老人案件,被告人潘某琴犯虐待被看护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禁止其从事看护工作3年。据了解,2021年5月,潘某琴为一位卧床的八旬老人做居家全职护理,在照顾过程中,数次以极端恶劣的手法虐待老人。2021年8月,老人的子女通过家中的监控发现了潘某琴的恶行,随即报警。公诉机关表示,潘某琴殴打、虐待行为造成老人的身体多处轻微伤,给老人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情节恶劣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古语“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劝子歌》中言:“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这些古语虽让人觉得“老掉牙”,但不得不承认,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看着将自己养大的父母垂垂老矣,我们就应该担当起为人子女的责任。可是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对于一些困难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而言更是“压力山大”,有些兄弟姐妹甚至为此对簿公堂。
李老太已近90岁,耄耋之年,老伴过世,体弱多病,生活无法自理。4个儿子却不尽赡养义务,无奈之下对簿公堂。承办法官李霞深入了解后得知,李老太领有某单位家属工的工资,工资卡一直由老四保管领取,当时四兄弟曾商议好,谁领母亲工资,谁赡养原告。
现在李老太由老大和老四轮流照顾,李老太表示,依然愿意随老大和老四生活,不愿与老二老三生活。对此老二说,“我们四兄弟之间有一份协议,协议里说的清清楚楚,由大哥和四弟照顾母亲,钱怎么拿也都说好了”,老二随后提交了协议书复印件。该协议里四人意见一致,分工明确,还有各自的签名和手印,可老大老四一看,却称:“从来没有见过这份协议,这都是他们两个伪造的!”一边是老太不愿与老二老三同住,一边是另外两兄弟称协议是老二老三伪造的,法官觉得事有玄机,在走访调查证人和居委会后终于查明,协议是老二老三在母亲起诉后,两人找到证人补写的。
最后,法官对四兄弟尤其是老二老三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劝解,赡养老人是不可推卸的法律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对赡养义务附加任何条件。老二老三在法官的释明下,认识到了错误;老大老四表示愿意继续支付赡养费,也愿意轮流照顾母亲,法院决定其赡养费酌情减免。最终法院确定老大老四每人每月各支付母亲赡养费400元,继续轮流照顾母亲,老二老三每人每月各支付赡养费700元,四兄弟支付的赡养费由老大老四负责管理支配。
赡养老人,回报养育之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如何更好地维护老年人权益,增进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给予老年人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照顾,已成为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法院审理赡养案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孝经》里“夫孝,德之本也,教之由所生也”,意指为人子女,孝道乃做人之根本。《三字经》里“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也是把“孝”摆在了第一位。孝道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传承,“从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到赡养老人成为法律规定,无不体现子女赡养父母(老人)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法律责任。
除了为人子女的应尽义务之外,近年来,国家为了增加公民的幸福感,在赡养老人,提高社会福利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上海市民政局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为确保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为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眼于“有床位可供入住、有意向可供排队、有清单可供选择”的目标,建立了全市统一、分级负责的保基本养老床位统筹及轮候机制,其《上海市养老床位统筹及轮候试点工作方案》于2022年1月起正式实施。方案显示,各区域试点期间,中心城区和郊区每个区分别建立不少于100张和200张床位的区级保基本养老床位统筹池。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四川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22年4月,四川省蒲江县卫健系统全面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夏日炎炎,家庭医生们顶着烈日,拿着访视包走街串巷,一家家、一户户敲开了失能老人的家门,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温馨呵护、暖心关怀。
上海在疫情影响下,一段时间内的失能老人长护险服务被迫停止。随着上海全市有序复产复工的进程不断推进,上海市奉贤区对重度失能老人的需要作出回应,有序恢复长护险居家服务。截至6月10日,奉贤区已经有1100多名老人恢复了长护险居家服务。上海市普陀区7月1日起,分层分类、有序推进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区内80周岁以上重度失能老人成为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恢复后首批服务对象,目前普陀区已有约3000名老人重新享受到长护险居家服务。
虽然目前,我国在养老领域的人才较为缺失,关于养老的社会政策还需完善等种种困难都加大了让“老有所养”的难度,但我们仍有坚定之心,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