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狄玉丽,罗 茜
(西昌学院理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与教育部联合开发的基于PPT及微信的智慧课堂平台,该平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到课程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1],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加强师生沟通交流、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雨课堂作为互动式教学平台,可满足教学者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教师可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堂签到、随机点名、发布练习题、推送课件等,学生可通过雨课堂参与讨论、发送弹幕、标记PPT、观看视频等,让学生选择适宜自身的时间和地点,全方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当代大学生学习习惯和特点不断变化,教师必须转变原有教育观念,充分利用雨课堂等信息化技术,落实好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2]。刘翠等[3]研究表明:结合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得到80.98%学生的认可。吴秀云等[4]基于雨课堂构建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在增加学生参与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针对雨课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和探索。
有机化学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与分析技术、食品生产与分析技术、环境分析技术等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覆盖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衍生物、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等章节。学生应系统学习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方法,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及表达应用能力。有机化学课程为培养适应新工科背景要求,能从事化学、环境、食品等相关行业生产、科研、管理等工作的现代化人才打下基础。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广、难度大,以下通过不同对象角度分析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有机化学开课时间为大学1年级下期,学生尚未适应从高中阶段学习模式向大学阶段学习模式的转变,停留在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性低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无法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大一学生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相对轻松的大学校园,学习压力骤然下降,甚至不少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就可以完全放松,形成惰性思维,学习缺乏主动性。有机化学知识难度较大,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未将有机化学作为选考内容,导致学生有机化学知识背景薄弱。大学有机化学具有化学反应多、知识点分散、反应历程抽象、不易理解记忆等特点[5],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高校教师在教学任务较重的情况下还要完成科研任务,教师精力不足以在注重教学的同时搞好科研,高校中部分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部分教师虽完成教学任务却轻视教学效果,对于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不重视,缺乏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然途径[6]。武卫龙等[7]采用雨课堂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激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张怀斌等[8]构建了有机化学网络教学体系,探索了自主学习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虞虹[9]等采用异步SPOC+腾讯课堂+QQ群方式,构建有机化学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为推动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何曼[10]认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完善及调整教学内容后,能获得理想教学效果。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利用“雨课堂”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混合式教学理念认为,应将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11]。雨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动态化、智能化、数据化平台,让教学双方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输出为主的教学局面。雨课堂为学生实现碎片化学习、辅助课堂互动、教师开展混合式学习提供了轻型解决方案[12]。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主要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前预习、二维码签到、PPT讲述、推送测试题、互动讨论、随机点名等模块进行,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课堂参与度,起到有效督促课堂教学的作用,并注重过程性考核,将学生参与情况纳入课程考核当中,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前通过雨课堂发布预习课件及预习任务,预习课件与课堂授课课件应不同,需要高度凝练,体现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预习对课堂教学内容有初步印象,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调整课堂教学侧重点,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最大效能,不再是传统教学中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是学生欠缺什么老师就讲什么,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机化学线下课堂教学时,采用雨课堂二维码进行现场签到,节省教师考勤时间。为强化重点难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边讲边测模式,在每堂课内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设计形式多样的知识点小测题,包括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等。知识点讲解后及时通过雨课堂推送给学生,并根据题目难易程度规定答题时间,答题结束立即根据答题情况,对题目及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预警学生利用QQ学习群在课后单独联系并辅导,可提高预警同学在下次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对学生起到督促和鼓励作用。同时,在PPT讲解过程中学生也可通过PPT标记、弹幕等形式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师通过学生课件标记及弹幕情况掌握学习情况,对疑问较多的知识点进行重复讲解。
此外,还可通过随机点名、互动讨论、课堂红包等形式增强课堂趣味性,改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使学生全过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机理讲解过程中,推送以下4个问题:1)不同历程碳原子杂化方式如何?2)不同历程立体化学特点是什么?3)不同历程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4)不同卤代烃反应速率应当如何?学生分4组讨论后,由各组学生为大家讲解这4个问题答案,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语言表达、团结协作方面的能力。课程考核时将学生课堂参与度、测试成绩等纳入平时成绩中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通过雨课堂推送作业题,上传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巩固复习知识点。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让学生对雨课堂应用效果进行反馈,向制药、动科专业96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92份,问卷回收率95.83%,问卷调查包括提升课堂注意力、提升课堂参与度、方便课后学习、提升学习效率、是否希望继续使用雨课堂5个项目。92份问卷中有84.78%的同学希望在以后课程教学中继续使用雨课堂;对其他调查项目持肯定态度比例均在84%以上,其中对于是否能提升课堂参与度持肯定态度比例达88.04%,持否定态度比例仅为1.09%;对于提升课堂注意力有84.78%同学持肯定态度;提升学习效率及便于课后学习方面有85.87%的同学态度是肯定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有机化学课程中雨课堂使用效果调查 %
对于大部分同学对使用雨课堂持肯定态度,笔者进行分析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1)雨课堂使用后,学生课后学习时间灵活性加大;2)因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师生互动,通过鼓励优秀学生及督促预警学生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3)采用雨课堂后改变了传统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将学生参与课堂情况通过雨课堂统计数据加入平时成绩中,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注意力、课堂参与度等方面都得到提升。但由于雨课堂使用后会占用学生部分休息时间,且有机化学知识本身难度较大,存在极少部分同学持中立态度或否定态度。
雨课堂用于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使课堂学习效率及学生参与度提升,对学生学习情况发挥了良好的监督作用,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具体如下:学生使用雨课堂初期存在新鲜感,表现出较高积极性,但由于教师课后通过雨课堂发布学习任务,个别学生会因雨课堂占用课后休息时间,逐渐表现出使用频率下降等情况;教师在应用雨课堂教学时,某些章节内容分配不合理,导致课上、课下部分学习内容重复;雨课堂应用过程主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块,对课前及课后使用所占比例较小,未充分发挥雨课堂平台所有功能;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单一,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效果反馈,且问卷调查项目设计未覆盖人才培养的全部目标,主要涉及关于课程知识学习兴趣、方便性、效率等方面内容,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是否符合人才需求等方面未涉及,反馈结果具有片面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机化学课程采用现场教学+雨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在课前-课中-课后与雨课堂进行深度融合,符合现阶段高校课程建设中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主流方向,发挥了多方面教学优势,具体表现为:(1)通过雨课堂应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根据自身情况,安排预习、复习频次;(2)基于雨课堂中随机点名、习题推送、弹幕等功能,学生课堂参与度大幅提升,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缺乏的局面,便于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3)利用雨课堂课前预习任务发布及知识点测试等功能,突出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便于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4)雨课堂中的数据统计功能,能从学生出勤率、测试成绩、课堂参与积极性等方面体现学生学习状态,基于统计功能可改变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教学实施过程的同时,还应充分做好教学反思,在后续雨课堂应用实践中拓展知识宽度,加强学习趣味性,充分利用雨课堂功能模块,建立更有效全面的评价方式,促进有机化学取得理想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