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岚 雅
(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 许昌 461000)
乳腺癌是由于乳腺上皮组织癌变增殖失控形成的肿瘤,是女性常见肿瘤之一,乳腺癌患者可能出现乳房肿块、乳头、乳晕异常或乳房溢液等症状,乳腺癌还具有扩散性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转移至肺部会导致患者咯血、呼吸困难,转移至肾脏,可能引起患者肾脏衰竭[1]。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早进行治疗,防止肿瘤扩散转移十分重要[2]。目前乳腺癌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MRM-BC)是临床经典术式,会保留患者胸大肌和胸小肌,肿瘤清除效果较为彻底,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机会较大[3]。肿瘤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现象,因此手术需对患者进行腋下淋巴结清扫,但MRM-BC需要切除的面积广泛,对患者上肢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常因肌肉、神经损伤而导致上肢功能受损,不利于患者术后正常生活[4],有研究[5]表明在MRM-BC淋巴扫除中进行肋间神经(ICBN)分离保护,可降低手术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损伤,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也有质疑保留ICBN可能会导致MRM-BC手术效果下降,不利于肿瘤的根治[6]。故本研究将保留与不保留ICBN的两种MRM-BC手术进行比较,观察其对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内容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规定,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保留组33例和切除组3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7];(2)TNM临床分期为Ⅰ、Ⅱ期;(3)为首次确诊治疗;(4)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肩关节功能受损;(3)手术禁忌症;(4)预计生存期<6个月。
保留组采取保留ICBN的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在进行麻醉后,做横向切口,进行腋窝淋巴清扫,对腋窝静脉附近的脂肪组织进行清除,脂肪清除完毕后,在患者第2肋间与胸小肌外缘后方焦点处,采用手指进行钝性分离,寻找ICBN,将神经与周围的软组织及脂肪进行分离,对ICBN进行保护,后将所有淋巴结进行完全清扫。切除组则不额外分离保护ICBN直接进行切除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治疗。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扫除、术后住院时间等;(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腋窝疼痛、患肢水肿、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肩关节前、后、内、外4个方向的活动度,并根据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评价恢复情况,评价标准[8]如下,优:上下旋转度相差360°以上,内外差180°以上;良:上下旋转差300°以上,内外旋转度相差150°以上;差:上下旋转差不足270°,内外旋转度相差不足90°;(4)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调查,记录统计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及肿瘤复发率、扩散率情况。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扫除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切除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差异
保留组腋窝疼痛、患肢水肿、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切除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n(%)]
术后1个月,保留组肩关节前、后、内、外4个方向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保留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切除组(P<0.05),见表3-4。
表3 比较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差异(度,
表4 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n(%)]
两组1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比较两组预后情况[n(%)]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之一,可分为原位癌和浸润癌,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但及时确诊,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可以分为直接切除肿瘤、根治性手术、保乳手术,以及姑息手术等[9]。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对审美的需求,保乳手术治疗已成为主流术式之一,传统的MRM-BC着重于保留患者胸部神经与肌肉,为保证手术效果而将ICBN直接切除,患者术后易出现相应上肢的功能衰退,而保留肋间神经的改良根治术可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ICBN的损伤,且手术时医师认真操作,可避免因保留ICBN而导致淋巴结扫除不彻底[10]。
近年来,随着对ICBN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保留ICBN手术难度较低,近期疗效显著,且不会对患者远期预后产生影响,保留ICBN的优势得到了临床广泛认可[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扫除数无明显差异,但保留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切除组,说明两组术式手术难度和根治效果相当,但行保留ICBN的MRM-BC的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更快,原因可能在于传统的MRM-BC为得到更好的肿瘤清除效果,将ICBN也进行了彻底切除,患者神经严重受损,手术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本研究通过分析手术对乳腺癌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保留组肩关节前、后、内、外4个方向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保留组明显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切除组,表明保留ICBN的改良根治术可有效减轻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降低术后并发症。ICBN主要负责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的感觉,ICBN受损可能会导致患者上肢疼痛、肌肉萎缩[12]。传统MRM-BC为追求手术效果及ICBN不易辨认和分离,常采取腋窝组织的整块切除的处理方法,手术创伤对患者应激大,ICBN完整性也遭到破坏,ICBN的保留难点在于其分离过程,而保留ICBN的MRM-BC采取溶脂刮吸法能够有效分离ICBN,避免手术时误伤神经,且有研究[13]证实保留ICBN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可减少患者术后上肢麻木疼痛及肩关节僵硬等症状。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1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转移率无显著差异,表明ICBN的MRM-BC预后结果与传统的MRM-BC相似,预后情况较好。原因可能有两点:(1)虽然ICBN穿过腋窝组织,但肿瘤侵犯ICBN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保留ICBN导致肿瘤扩散或复发的可能极低[14];(2)ICBN分离后,通过技术与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淋巴结的仔细清扫,也可达到较高的淋巴清扫率,也有研究[15]指出通过精细化的操作,保留ICBN不仅可保留患者上肢正常功能,或可能延长患者生存率。
综上所述,保留ICBN的改良根治术可有效缩短乳腺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速度,预后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