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舒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逸仙中学
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词汇学习是关键一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日益发展,英语词汇逐渐更新、增加,因此对英文学习者而言,词汇学习永无止境。有效的词汇教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掌握与有效运用。
英语学习有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词汇是思想表达的基础,词汇的熟练运用程度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词汇教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更高效、更快捷地识记单词,掌握单词的音和义;另一方面要训练学生通过对词义的延伸理解掌握句义的能力,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在传统的英语授课中,词汇教学主要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词汇的含义,二是词汇的识记。
词汇含义的教学误区主要表现在脱离文章的整体内容、表达重点和语境,只是简单解释词义。这样单调、沉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无法灵活掌握单词的多种含义、语法规则和使用方法。此外,词汇教学中还存在不分主次轻重、教学平均分配的问题。有些教师对每个模块的所有单词及词组面面俱到都讲一遍,结果却令学生感到负担过重,对词汇学习产生厌烦、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应参照教学大纲,将各单元的新词系统整理归类,如:一些词汇仅需要认读,教师简单释义即可;一些词汇需要灵活理解运用,教师应重点举例解释,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应用的语法规则和延伸释义。
词汇识记教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第一,词汇学习“三脱离”,即单词拼写与发音规则脱离、口头拼读与动手书写脱离、音标标注与重点拼读脱离。部分学生在记单词时,就像背电话号码一样,既不动手写,也不关心拼读和字母及字母组合之间的规律和联系,结果记了忘、忘了再记,反反复复,效率很低,这正是因为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三脱离”。例如,在教授“bee”这一单词时,如果教师只是循规蹈矩地让学生机械重复“b-e-e→bee,蜜蜂”而忽略“ee(/i:/)”组合的拼读规律,学生就无法感受和捕捉单词的拼读规律,使词汇学习变得孤立、困难。
第二,忽视记忆的客观规律,没有对所学词汇进行正确、高效的复习和测试。受制于紧凑的教学安排,大部分教师只会在短期内进行训练和考查,缺少长期的重复训练和规律性的强调记忆,导致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仅停留在“听过、学过但记不住也不会用”的层面。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淡忘学习过的词汇,产生“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致使学习兴趣减退。
第三,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机械性惩罚。学生刚接触英语时会因好奇产生浓厚兴趣,但若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不恰当的教法和学法,学生就会出现听不懂、说不出、读不准、记不住等问题。此时,如果教师采取罚抄、罚背等机械性手段“补救”,会削弱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第四,孤立于语言工具的整体运用,要求学生按照字典或词汇表死记硬背。语言是表达工具,不是仅靠堆砌词汇就能完成的,而要在不同的文章和语境中学会赏析、品读、运用。死记硬背会导致学生对词汇的认识空洞,把词汇表中的英语词汇与对应的汉语翻译完全画等号,难以准确理解运用。如果学生无法掌握语法和语境,只会生硬地将英语和汉语互相转换,那这样的词汇教学是失败的。
英语词汇在结构、读音和含义上有许多特点,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灵活新颖的教育方式,更高效地教授词汇。笔者结合研究文献和教学经验,总结了8个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形象和直观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手势、动作、表情,或采用实物、图片、玩具等辅助工具,使词汇形象化、具体化,以便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和理解。该方法适用于部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教学,比如教授“cry”一词时,教师可以做出哭的动作表情,同时拼读“cr-y”,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帮助学生深度领会词义,学会正确表达。这种形象思维与情景思考的交替运用,既能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词性转化教学法。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把词汇的读音、词形、词义和词性四者紧密联系、整合教授,那么学生在掌握了读音之后就比较容易记住词形,明白了词义及词性之后就能相对快速地掌握其用法。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对由多种词汇类型构成的句子产生更加清晰、准确的理解,丰富自己的词汇库,提高阅读和词汇运用能力。
声形结合教学法。教师讲授新词汇时,应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读音规则,学会认读国际音标,奠定扎实的口语基础。教师可利用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尝试让学生自主拼写,并用音形结合的方法罗列出相似词汇,强化学生对词汇音形规律的掌握。当然,也有一些单词不符合普遍的发音规律,或结构和读音有特殊规则,如“island”中的“s”不发音,教师可在讲授发音规律时单独列出,让学生特殊记忆。
同、近义词分析法。当新授词汇或短语和学生学过的词汇或短语在含义上接近时,教师可以句义和句式为线索,对相关词汇或短语进行系统概括、分析、练习,帮助学生避免不恰当地运用,实现灵活运用。这种以词汇含义为基础、以句子形式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学生克服片面、单一运用词汇的不良习惯,将词与句紧密结合,加强对词汇的全面理解。例如,教师可把意义相似的词或词组编在一起,加以辨析后让学生造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运用的差别。
“以旧释新”教学法。某些情形下,用英语来诠释英语可以使学习者更加准确地掌握词义。必须提醒的是,教师用英文讲解新词汇时,应用学生熟悉的词汇或简单句来解释说明,必须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思维辐射教学法。对于有多个释义或多种词性的词汇,教师可以新授词为中心,让学生围绕该词展开思考,总结已知的词义、语法,并绘制思维导图、分别造句,最后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该方法稀释了新授词汇的重难点,重复和强化了以往的知识点,使词不离句、词句融合,真正实现了多功能语言的交际功能。
语境教学法。所谓语境,就是指上、下文,也就是单词、词组、句子或段落的前后关系。语境可帮助学生理解、判定词义,展示单词的正确用法和合理搭配。教师要学会创造贴合实际的语境,让学生沉浸在生活语言环境中,把英语真正作为一项工具来学习、使用。
整体教学法。教师不能将词汇教学当作孤立的环节,而应将其与整个对话或课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理解了对话和课文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掌握困难或容易混淆的关联词汇进行讲解。要注意,教师务必要把握好词汇讲授的广度与深度,要讲练结合,突出重难点的同时保证学生能有效吸收。
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说过:“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也无法传达。”词汇教学是英语课程的关键部分,贯穿英语教育的始终。英语教师要重新审视词汇教学,将课堂学习与语言知识运用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词汇学习中感知语言的奇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