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2022-08-15 00:50:44卓颖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教育家 2022年48期
关键词:王希孟化学语言

卓颖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站在交大附中的讲台上已经是第28个年头,对于好课的理解和学生的需求深有感触,什么样的课才能算一节好课呢?对此,我有如下理解和探索——

语言幽默,要有亲和力量

教师的语言、语调以及肢体语言是学生最先感受到的,特别是教师的肢体语言。在一节好课中,教师的语言幽默,对学生有吸引力、亲和力,讲解知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了知识,训练了思维,不会产生思想上的紧张感、压迫感和畏难情绪,这样学生才愿意投入精力去钻研,去深入了解自己还不了解的一些知识,这就是一位好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也是一节好课带给学生的正向引导作用。课堂是教师的表演舞台,如果教师能带着学生一起表演,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那应该是一节好课的最佳境界。

启发思维,要有策略方法

思维的类型包括逆向思维、抽象思维、线性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定向思维、创新思维、分析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灵感思维等。从小接受过思维训练的学生竞争力会更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作为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教会学生知识点,如果能设计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推理出结论,学生会感觉更有收获,印象也会更深刻。在习题课上,如果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一题多解或者多题一解,可以启发并训练学生思维,思维比较缜密的学生面对新高考、新课改的高考试题会更有变通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课前下功夫设计课堂的情境。

激发热情,要有宽阔知识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创新,特别是化学的学习,各种化学材料分布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生活中渗透的化学知识也是应有尽有,教师通过课堂不断传递给学生这些理念,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不至于变得死板、枯燥,也不只是功利地为了考上一所好学校。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以及学习的源动力,才能让他们有动力为社会做贡献。今年春晚非常唯美的舞蹈“只此青绿”特别吸引人们的眼球,它取自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里渗透着一定的化学知识,为什么经过了这么多年,这幅画依旧非常吸引人?它到底是用什么做颜料,才有这么好的效果呢?通过查资料让学生了解到18岁的王希孟作画用的颜料是四种矿石,以赭石为基底,孔雀石为重彩,蓝铜矿染青山,砗磲白填人形,这表明宋代工业、农业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发展得很好了,蕴化学知识于生活中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激发文化自信。

提高审美,要有家国情怀

2003年夏,全球化学家投票评选了化学史上十项最美实验,1848年巴斯德用手工在光学显微镜下把左型酒石酸盐晶体和右型酒石酸盐晶体分开的实验被选为十项之首。提到化学,人们首先可能会想到污染、毒气、雾霾等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所以教师要通过化学课堂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中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这对于学生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提高都非常有必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节好课需要教师通过设计恰当的活动将学生推向前台,为学生提供实现自我的平台,使其体现自我的价值,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俗话说,“优秀的教师是提问的,杰出的教师是启发的,伟大的教师是放手的”,一节课如果能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是一节好课。

猜你喜欢
王希孟化学语言
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
幼儿100(2022年38期)2022-10-21 03:43:48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千里江山图
小小说月刊(2019年1期)2019-01-24 01:24:38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回到王希孟作画的历史现场《千里江山图》卷辨析
紫禁城(2017年9期)2018-01-03 01:30:23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