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玉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一直以来都是我努力的方向。那究竟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呢?我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好课有千千万万种,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虽然形式各异,但是好课归根究底有其共性——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发展也分不同的层次,一堂好课便要做到启发诱导、层层递进,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求知的乐趣,倾听花开的声音。
一堂好课要有明确的中心目标。设计一堂课首先要思考几个问题。教师为什么要讲这堂课?学生为什么要学这堂课?这堂课培养了学生什么样的素养?只有想明白这些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我们上一节课的出发点并不是因为书上有这节课,考试要考这个知识点,而是孩子通过学习这节课可以收获什么。从历史学科的角度,真正有价值的历史课堂要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下,感受古今中外的生活,体味古人的智慧,感悟历史的智慧。
《新航路的开辟》这节课让同学们了解人类是怎么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只有了解这段历史,同学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是怎么来的。课程中学生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史论结合做出历史解释的能力、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学生们置身于大航海时代之下,有了更广阔的情感体验、更宽广的国际视野。这样的历史课才是真正能让学生获得成长,丰富生活体验的历史课。
一堂好课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我们要善于利用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上课伊始,以世界地图为引,你们看到的世界地图和古人看到的世界地图是一样的吗?我们真正了解地球的全貌还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的事情。展示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直观感受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在不断地丰富完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公元1500年才出现,这时候世界才真正地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引出新航路开辟。
一堂好课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贵自得,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转变思路,善于利用层层深入的问题串引领学生的思维。设计好了问题串,一节好课就成功了一半。
同样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
第一篇章:时代推动的新航路。该部分主要解决一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发生在什么时代背景之下。结合学习单上的史料,同学们小组讨论,为什么需要开辟新航路?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
第二篇章:英雄谱写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不可能是顺风顺水的,该部分主要让学生直观感受航海探险者的开拓进取精神。播放新航路开辟相关的纪录片片段,再结合学习单上与航海家有关的史料,学生们自主讨论:如果你是大航海时代的船长,你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第三篇章:推动时代的新航路。任何事件都不会孤立存在,顺应时代的新航路开辟必然会对时代造成一系列的影响。把同学们分成欧洲商人、欧洲封建主、美洲人、亚洲人四种不同的角色,同学们把自己代入不同的角色立场,根据史料去合理推断新航路开辟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结尾: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世界舞台变得格外热闹,一个个的霸权国家“你方唱罢我登场”,世界进入了殖民扩张时代。引发同学们继续探索的求知欲,为下节课做铺垫。
好课是有待完善的课。遗憾是一种美,最好的课堂永远在下一节。好的课堂需要在反思中不断完善、需要根据学生的及时反应灵活变通。打磨一节好课是教师一辈子的必修课。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享受学习,能够在课堂中去思考、去表达、去碰撞,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一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