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2-08-15 00:46李建全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病原红细胞染色

李建全

(山东省昌邑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26130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血液原虫病,主要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又叫猪嗜血支原体)寄生在猪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引发。该病主要对母猪及幼龄猪易感,患猪感染后贫血严重,黄疸,体温升高,全身有皮肤变红的症状,患猪生长发育不良,容易继发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母猪感染后对生殖系统的损失极大,降低母猪的繁育能力。由于附红细胞体病对养殖业危害巨大,也引起了全球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该病在我国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在一些偏远的养殖环境恶劣地区仍存在爆发风险。加强对该病的认识,通过对该病的有效防控,降低其对人畜的危害,保证人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病原学分析

由于附红细胞体具有立克次氏体和原虫的共同属性,国际上对其分类仍存在争议,目前多认为猪附红细胞体属于支原体属。该病原外形呈环形或圆形等形状,分为凹凸两面,其直径约为0.15~2.5μm,电镜下观察无明显的细胞器与核状结构,仅在细胞质内分布着一些颗粒状物[1]。猪的红细胞及血浆是其主要宿主,只能依附红细胞进行生长增殖,寄生在猪红细胞表面的猪附红细胞体可附着1~20 多个不等,呈链状或簇状分布,寄生于血浆中的猪附红细胞体可观察到摇摆运动,体积越大,其运动能力越差。该病原经过革兰氏染色后呈阴性,经过吉姆萨染色后呈现淡紫色。猪附红细胞体对干燥环境及碱性的消毒制剂敏感,但对酸的抵抗力较强,甚至可以增强自身活力。

2 流行病学

该病多发于每年的7~9 月份,主要对猪易感,无论何品种、年龄段、性别的生猪均可感染本病,生猪感染后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但仔猪及体质弱的猪发病率更高,且发病后多会急性死亡。隐性带毒猪与发病猪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啮齿动物、节肢动物、吸血昆虫和直接接触均可进行病原传播,当健康猪只接触到带毒猪的血液,或者被血液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后可能发生感染。此外,妊娠母猪还可通过胎盘将病原垂直传播给胎儿,断尾、助产、人工授精等过程操作不当,也可通过血液造成交叉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传播感染方式较多,做好饲养过程中的防护工作,对降低疾病的发生极为重要。

3 临床症状

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3~15d,病程一般在7d 左右,有的可能超过半个月。因体质与病情轻重的差异,患猪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患猪发病后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高达41~42.5℃,表现为稽留热,若患猪发生继发性感染,体温可高达43℃[2]。患猪多有黄疸症状,腹部、耳尖等部位的皮肤会呈现暗红色,急性或亚急性患猪一般会突然死亡,食欲下降,饮水增多,有的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慢性患猪主要表现为消瘦,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黏膜苍白,生长缓慢。母猪感染后会导致不孕不育甚至不发情,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出现流产、死胎等,且伴有乳房和外阴水肿。公猪感染后主要影响其精子质量,出现性欲降低等症状。

4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可见,全身血液稀薄,并且凝固不良,肌肉颜色浅淡,皮下脂肪出现明显的黄染。全身的淋巴结有明显的肿大情况,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显著,切开后可见明显的灰红色坏死灶,胸腔、腹腔等部位积液严重。胃黏膜、肠黏膜、喉及膀胱等部位有明显出血点,且肠黏膜存在严重的溃疡。肝脾等脏器肿大,质脆,呈棕黄色,并且存在大量的出血点与出血斑。胆囊肿大,内部充满胶冻状黏稠的胆汁。

5 诊断方法

5.1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但容易与其他一些相似的疾病混淆,了解各类疾病的特点对快速确诊该病十分重要。

与猪瘟相比,体温均可达到40℃以上,但猪瘟发生的季节性不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瘟患猪多有明显的败血症状,没有黄疸。

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相比,体温均高达40℃以上,怀孕母猪会出现食欲下降、流产、死胎等,但患猪无黄疸和贫血症状,鼻部有瘙痒,耳尖出现蓝紫色。

与猪气喘病相比均有呼吸困难的症状,且出现传染性气喘。但猪气喘病的体温正常,肺部有不规则的阴影。

与猪焦虫病相比,体温均升高到40℃以上,均有食欲下降,黄疸、气喘及血液凝固不良等症状。但焦虫病患猪肺部有口哨音,全身肌肉有出血症状,甚至糜烂。

与猪弓形虫病相比,体温均可达到40℃以上,患猪均有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粪便异常,呼吸困难,皮肤出现紫红色等症状[3]。但猪弓形虫患猪会出现流清鼻涕,痉挛等症状,且肺部异常,有出血点并伴有淡红膨大等情况,患猪体内可检出弓形虫。

5.2 实验室诊断

猪附红细胞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镜检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镜检包括直接镜检和染色镜检2 种,对患病猪静脉采血,取1 滴置于载玻片上,然后在血液中混入等量的0.9%的生理盐水,将血液按比例稀释,然后可在400 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观察到血红细胞异常,出现菠萝或星状等异于健康红细胞的形状,且表面出现球形或杆状虫体则可诊断为该病[2]。

染色镜检主要是使用吉姆萨对耳静脉或前腔静脉的血液涂片进行染色,观察到锯齿状或星状红细胞,且红细胞周边出现紫红色小体可说明感染该病。此外,还可使用瑞士染色,可见附红细胞体为紫红色或褐黄色;吖啶橙染色后成橘黄色,均可确诊该病。

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使用PCR 技术,可快速检测出患病及隐性带病的情况,该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单,可大批量操作,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

6 综合防治措施

6.1 预防措施

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性疫苗,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疾病预防极为重要。首先,可通过饲喂全价饲料,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增加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生猪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其次,应注重饲舍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适当通风,保持猪舍干燥、清洁,且饲养密度适宜。应定期对饲舍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及时处理剩余的饲料、粪便、排泄物等,避免造成大量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鼠、蚊、蝇等动物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定期开展灭鼠、灭蚊蝇工作,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另外,在打耳标、免疫及断尾等操作时,应注重使用器械的清洁卫生,避免沾到血液造成交叉感染。对场内猪群应定期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并淘汰带毒猪只。在引进生猪时也应做好疫病检验,先隔离观察,无症状后再进行混养。

6.2 药物治疗

治疗猪附红细胞体主要采取解热抗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缓解其症状,对患病初期症状较轻的患猪治疗效果较好。常用的有贝尼尔、土霉素及盐酸咪唑等,可使用注射用水将贝尼尔稀释配成5%的溶液,按照2.5~3mg/kg 进行深部肌肉注射,通常治愈率可达97%以上。病情严重的患猪则需同时使用右旋糖酐铁+维生素+抗生素进行强心补液[1]。

7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猪附红细胞体病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养殖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手段,加强对营养、环境及生物安全防控等措施,提高对本病的预防效果。另外,还应注重对患病猪只的隔离治疗,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导致场内爆发大规模疫病。

猜你喜欢
病原红细胞染色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类比法在图染色中的应用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延安市宝塔区苹果白粉病大发生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