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仪
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全球进入暂停模式,突如其来的“宅居”生活令传统居住空间与现代生活需求的矛盾变得更加凸显,户型弹性不足、过渡空间缺失、缺乏独立工作空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宅居的生活品质;同时,高层、高密度的小区开发模式导致的交叉感染与生活物资输送的不便;摊大饼式的功能分区导致社区功能混合度不够、韧性不足、基础服务设施等问题[1],也向我国近年来倡导的社区规划模式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逐渐进入后疫情时代,远程办公、线上协作的飞速发展与物联网时期定制化配送模式的兴起,大数据时代对人的行为的监测等,无不对城市与建筑空间产生了深远影响。
(1)再塑社区精神
疫情期间以住区为基本单元的隔离模式激励了社区精神的回归。在活动空间有限的前提下,人们重新与居住于周边的人产生情感连接,获得情感支持与情绪补偿,社区意识得到了巩固①;同时,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抗疫配合网格化联控机制[2]的社区抗疫策略,场所精神被重新建立。
(2)宅居精神需求
近年来,技术领域的发展深刻的影响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而关于“人”的科学却未能有效进入建筑学的知识范畴[3]。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居家进行隔离成为了最普遍的防疫手段,伴随而来的孤独、焦虑情绪使得人的要素被重新强调,健康生活与对自然的向往成为住居设计需要密切关注的课题。
(1)新技术环境下空间使用模式的变化
新型科技支撑的居家办公、在线学习、无接触配送、定制化服务使得原本存在于公共领域的活动被拆分,线上线下关系剧烈演进[4],人退缩到屏幕之后,通过“终端”与“窗口”同世界发生关联,传统的人地、人事关系转换为基于智能技术的、超越地方性的新型交互方式[5]。数据驱动的新型共享模式,需要新型基础设施与空间结构与之匹配。
(2)宅居空间需求的配比
赛拉维对5266个家庭的市场调研中反映出超过63.2%的调研对象对住宅的通风、采光条件提出了优化要求,客厅功能单一、餐厨区域不足、家庭互动空间匮乏成为住宅空间的紧要问题②。住宅是否具有“抗疫”功能成为关注的重点。内侧与外侧消杀空间的组织、“个体”独立工作的需求与“家庭”共享生活的需要,必将对传统住宅空间产生颠覆性的改变。
传统规划方式存在规划单元过大、居住小区功能单一等问题。疫情后的住区设计需要将集中型公共功能拆分,分散到更微小的组团中,形成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多中心发展模式[6]。同时,构建微型的完备系统将社区功能以适宜的方式相互连接,形成维系日常生活的微循环。高和大并非是空间集约的最佳策略[7],住宅出入方式应相对分散,避免同一区域的交叉感染。大至社区、小至楼栋单元,都需要在规划之初就进行系统性的规划考虑,对尺度进行严格把控,分散式的基础设施既需要保证疫情后迅速实现分区域隔离,也应对各区域生活循环进行预先设计。
(1)平疫结合的弹性设计
通过户型层面与社区层面的弹性设计,更好地支持空间使用模式的切换,让公共空间在突发性疫情中重组成为应急资源的一部分。公共空间需要具有通用性[8],承担共享与检疫的双重职能;户型内部应预留冗余空间,在进入宅居模式后作为过渡空间或新功能区块使用。
(2)多层次的应对系统
制定“即时”与“恒定”两类策略,既满足立即就地隔离的生活所需,又保证长期隔离状态下的社区运行。从“平战结合”的模式转化为“平战双轨”的思维[9],对两类空间状态进行预设计,避免需要大范围改造才能满足功能运转的情况出现。
地域社会圈理论由山本理显在《地域社会圈主义》中首次提出[10],是针对如何实现区域社会性与自治性的理论模型。其中关于共享、组团、系统的理念和“店铺+寝室”的户型模式有助于唤醒社区意识,实现平疫结合的使用模式转换,值得借鉴和发展。现对这一理论进行具体阐述。
(1)“店铺+寝室”模式
山本理显所著的《地域社会圈主义》一书中提到,现代“一户住宅=一个家庭”的标准化居住模式,导致每户人家具有极大的独立性和隐私性,有悖于“社区”这一词的含义。同时,“单一类型、单一用地”的功能区划模式将建筑空间设施化,使建筑成为无视地域环境和人群多样化需求的机器。地域社会圈模型中,住宅单元由开放性的“店铺”与私密性的“寝室”组成,单元组团共享其间的公共设施,形成功能混合、对外开放、居民参与的共享生活圈[11]。
(2)SMLXL组团
在山本理显的地域社会圈模型中,以400~500人为对象探讨社区的形成模式。根据人数的多少和组合的层次,对不同类型的共享设施进行分类和匹配,划分为S、M、L、X L的层级,并匹配相应共享空间(表1)。
表1 地域社会圈模型的组团层级
对山本理显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筛选其与地域社会圈理论相关的作品进行研究可得,“地域社会圈”模型从理论到设计实践的过程,即利用标准化且具有开放性的“模块”,通过空间操作形成有聚集性和整体性的“组织”,继而以连廊、平台或绿化等方式“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表2)。以模块作为细胞,沿着结构网格生长,最终形成既是建筑,也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聚落体系的地域社会圈。
表2 “地域社会圈”模型的建筑设计手法
地域生活圈的理论提出了一种以400~500人为基本单位的社群单元,这一基本单元具有完整性、混合性、自治性特征;同时,“店铺+寝室”的户型设计原则将功能依据开放性高低进行组织,便于实现开放模式与隔离模式的迅速转换。不过,理论中过于强调的“共享性”与疫情后的“隔离需求”产生了矛盾,单体层面具体规则的设计和连接体与整体系统转换关系的考量也较为欠缺。
笔者将以地域社会圈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上文所分析的后疫情时代住区设计面临的需求与挑战,引入针对性的设计措施,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延伸和发展,梳理具有当代适应性的平疫结合的住区设计策略。
针对既有居住模式的问题和需求,从户型空间、住区功能、系统规划三个方面提出以下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表3),根据这一原则进行优化设计,形成平疫结合的地域社会圈住区设计策略(图1)。下面以基准杯获奖作品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膨润土钠化改性试验研究……………………………………………………………………………………………王明明(1.15)
表3 优化设计基本原则
图1 平疫结合的地域社会圈住区设计策略
基准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针对疫情后人类进入“暂停模式”的生活现状,要求参赛者设计“超级寓所”——能够迅速进入暂停模式、并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超级住区;以及匹配的“超级户型单元”——保证宅居者在其内较长时间独立生活[12];其中涌现出的具有创造性、前瞻性的设计作品可以为未来住区设计提供启发。
(1)拆分户型空间,形成定制化的空间部品体系
将户型单元拆分为ss级的空间部品,以应对平疫结合的设计需求。空间部品指能独立承担一定功能、具有一定空间属性、能迅速装配组合形成最终使用空间的建筑部品[13],可分为基本部品、弹性部品与终端服务部品三类。其中,基本部品由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功能模块组成。疫情后住宅应具备独立的工作空间部品以支持居家办公的需求;引入定制化阳台部品、入户消洗部品补全住宅所需过渡空间;传统起居室空间拆解为由“集成式功能模块”与“空模块”组成的系统,集成模块可根据家庭需求进行替换,并预先置入灾时所需医疗物资、储蓄空间与宅居娱乐生活所需器械,便于迅速实现平灾转换。弹性部品配置于基本部品的附属区域,辅助实现空间的重新分割;而终端服务部品由数字屏幕结合活动区域组成,结合MR技术,模拟线上办公、远程汇报、虚拟游戏等场景。
(2)梳理平面逻辑,进行平战双轨的设计策划
在设计初期就对平战时期的功能分区、使用模式与转换方法进行考虑,以保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来临后的迅速切换。二等奖作品青银公寓中,通过活动隔墙体系、双卫浴系统的配置以及娱乐空间的预留,户型平面在疫情期间可以迅速分隔出独立工作区域、实现阳台与多功能运动空间的转换,同时,双卫生间平面使得次卧得以在封闭后保证生活所需,形成感染者居家隔离空间,削减了医院的压力。
(1)优化公共空间分布与组织方式,应对人的心理需求
合理配置各年龄段、各类型住宅,以便形成完整的人群结构,重塑社区精神,在疫情期间实现各职业、各年龄段人群的互帮互助,避免活动的单一化与焦虑情绪蔓延。重视屋顶平台、室外阳台、各层公共空间的组织,保证居家隔离或分楼栋隔离期间的社交距离与社交需求。二等奖作品飞吻楼中,作者通过生成密布的住宅进而切割出1.2m的宅间小路,以模拟城中村复杂的路网结构。致密的步行线路也使得出行具有随机性,降低了人们出行交叉感染的风险。户型采用立体化设计,在屋顶平台部分向内收缩形成2.4m的空中间隔空间,保证了安全社交距离,人们在屋顶可以相互看见并交流,重塑了传统社区的街角空间,营造出一种温暖的社区氛围(图2)。
图2 安全社交距离把控下的屋顶街角
(2)细化公共空间的类别,打造五分钟生活圈
(1)利用数字技术与新兴建造技术对共享空间的使用模式进行调控
数字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人与空间关系的转变,空间不需要分解并被匹配到每一户家庭区域,而是可以通过网络预约等方式实现公共空间的动态使用。对公共空间的使用者进行调控而不是对空间本身进行改造,利用了人这一最具灵活性的要素,提升了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产生的数据活动还能对人群活动、体温等进行监测;统一的消洗操作也节约了公共资源。三等奖作品冲破围城中,使用者通过APP预约公共区域并进行分时段使用;一等奖作品MAGNETO对磁悬浮技术进行的探索,本质是通过移动住宅单元,改变其与各层公共空间的聚散关系而实现公共功能的分区、分时、独立使用(图3)。
图3 移动的居住模块实现功能动态共享
(2)通过公共空间连接体实现社区韧性
对各功能空间的连接体进行再设计,赋予其功能使用上的弹性,使得这部分公共空间承担共享与分区隔离检疫的双重功能。日常使用时,连接体作为各组团的“桥梁”,将社区连接为地域社会圈整体;疫情期间,连接体成为各组团之间隔离的屏障,以及物资输送、对外交换的场所。作品孤亭几许中,通过对“街道”上公共模块的抬升与下落,对街道进行划分,使得日常模式与疫情模式下,对应连续性的共享空间与组团内分散的共享空间两种模式。二等奖作品青银公寓对双塔楼与平面、竖直公共空间的组合设计,使得疫情后建筑可以迅速实现分层、分楼栋隔离(图4)。
图4 复合公共空间与分区隔离
基于既有理论,结合疫情后生活常态和需求进行理论模型优化是探索新时代住区设计方法的有效途径。山本理显提出的“打破家庭壁垒”“区域自治”“社区协作”“形成地域社会圈”的理念对后疫情时代住区回归地域性与社会性、提升住区韧性与幸福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剖析了地域社会圈理论模型的设计方法与实践途径,基于对住区设计新需求的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手段,对这一模式在中国的演进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在对竞赛优秀作品的分析时也需要注意,虽然利用装配式模块进行快速建造与改造能在第一时间对疫情进行快速应对;但同时,在有限的改动范围内实现平疫使用模式的转换,从上层规划设计的阶段就进行长远考虑,对疫情新常态下的建筑设计、尤其是追求生活稳定性的住区设计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
资料来源:
图2~4:竞赛官网;
其余图表均为作者绘制。
注释
① 社区意识四要素由麦克米伦和查韦斯在1986年提出,包括会员关系、影响力、支持、共同的情感联系。
② 数据来源:赛拉维-助家战“疫”大调查。获取了共5266个家庭的调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