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怡君 张 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古镇因为社会生活结构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被城市吞噬得最快的对象。这种吞噬是对传统古镇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消解。由资本力量、政府、媒体和消费者品味所产生的新的文化力量催生了一种普遍的、粉饰的城市更新,由此引发了城市居民对原真性起源的追求[1]20。古镇的原真性源于原住民的生活体验,是漫步于这座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不会感到陌生的归属感,是在古镇历史建筑之中穿梭时的亲切感。据此,本文以四川德阳孝泉古镇为例,从原住民日常生活的视角探寻传统古镇的保护之路。
孝泉古镇始建于西汉时期,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境内,地处川西平原西北部,全镇总面积为53km2,距德阳市区19km,距成都75km(图1~2)。孝泉古镇是东汉孝子姜诗的故里,因“一门三孝”“孝感天地”“清泉满地”而得名。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龙护舍利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姜公坟·姜孝祠、孝泉武圣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孝泉清真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旷继勋业。
图1 德阳在四川的位置示意图
图2 孝泉在德阳的位置示意图
“原真性”一词是英文“Authenticity”的中文释义,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曾用于宗教、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等领域。20世纪60年代,原真性的概念被正式引入遗产保护领域——1964年《威尼斯宪章》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职责”[2]。1985年之后,国内学者罗哲文[3]、刘临安[4]、吕舟[5]及阮仪三[6]等为“原真性”概念引入国内学术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之后相继有学者将原真性理念应用于物质文化遗产[7-8]、非物质文化遗产[9-10]以及旅游开发[11-13]等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原真性应用范围从单体历史建筑[14-15]扩展到街区保护[16-17],再扩展到村落[18-19]或城镇整体风貌[20-21]的保护。
每一代人都认为他们一生的栖居之所具有“原初”的特点,新一代人也为其自身创造了特色[1]4。在探讨古镇的原真性时,就不得不考虑不同代际之间关于原真性的看法——起源和新的开端。
古镇的原住民是古镇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参与了古镇历史文化的展示,从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古镇的原真性的载体更能契合古镇的历史文脉。
日常生活以特定的自然和人工环境为基本活动场所,以特定范围内的人们世代积累的经验和文化为主要导向。原住民日常生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重复性
“自在的”类本质活动是重复活动[22]129。重复的思维和实践占据了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贯穿于人们的日常消费、交往和观念领域。
(2)独特性
日常生活因遵循着传统、习惯、风俗等给定的规则而自在地周而复始地、成功地运行[23]41。但日常生活所遵循的规则又因地域、文化、民族等因素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呈现出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恰好是当地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3)延续性
在传统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个由家庭、自发的道德规范和自在的宗教习俗构成的自发的调控系统[23]73。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沉淀升华中逐渐形成的,它从人们过去的生活延续至今,并影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文化、观念等方面。
在古镇的保护发展中,需要结合原住民的日常生活的特征来研究古镇的原真性保护策略,使得其传统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脉得以延续。
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呈现了古镇原住民最基本、最日常的生活状态。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边界,它是我们行动和运动的有效辐射的极限[22]229-239。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场所是重复的思维和实践的最佳见证者,包括了古镇传统的街巷、传统住宅、历史建筑等。
民俗文化是彰显地域性的重要资源,是原住民日常生活独特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联系不同代际的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纽带,其在日常生活领域体现在饮食民俗、居住民俗、岁时节令民俗等方面,是世代人们经验的历史积淀[23]44-46。
精神文化来源于古镇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也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文化和传统真正寓所是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世界[24]11。
原真性有其矛盾性,几乎所有城市都已经成为地方化生活与全球化生活的拼合体[25]。从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关于古镇的原真性,应主要体现在生活场所、传统习俗和精神文化3个方面(图3)。
图3 原真性载体要素分析图
(1)生活场所
日常生活总是在个人的直接环境中发生并与之相关联[22]6。传统小城镇的保存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早期“自组织”形成的街道肌理[26],传统的街巷肌理是古镇的基本构架,体现了原住民重复的日常生活的活动轨迹。街巷两旁的商铺是古镇原住民重要的消费场所,是最具代表性的记忆场所之一(图4)。
图4 古镇街巷示意图
孝泉古镇传统民居主要为瓦房木柱排山式、木穿斗结构平房,多用木格扇窗,“下铺上宅”“前店后坊”的空间布局将商业、生产、生活等空间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古镇中古树参天的景象并不少见,加之古镇中泉眼遍布,泉水贯穿全镇,其生态景观环境极佳(图5~7)。
图5 传统商铺
图6 院落景观
图7 建筑周围景观
(2)传统习俗
孝泉古镇自古就是川西重镇,清同治年间《德阳县志》中有“市廛鳞次,商贾辐辏”“邑中场镇,此为第一”等相关记载。孝泉古镇由于历史悠久、经济繁荣而形成并存留了很多的民俗活动——上九会、打清醮、城隍出驾等。依托原住民的饮食习惯和传统文化而生的特色饮食有果汁牛肉、孝泉麻饼、清真菜、牛排火锅等。
(3)精神文化
孝泉古镇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汉高祖六年将此地置为广汉郡的汛乡。孝泉古镇是大汉孝子姜诗的故里,“一门三孝”的故事流传至今,每一代孝泉人将“德孝文化”铭记于心,实践于行。1998年,当地政府和民众集资修建了中国德孝城,每年的众多民俗活动都于此进行。孝泉是德阳市中区回族集居最多的地方,此处回民据说是清康熙年间因“湖广填四川”的政策而移民至此,此处的回民都信奉伊斯兰教。1841年,众多穆斯林募捐集资改建清真寺[27](图8~10)。
图8 龙护舍利塔
图9 孝泉武圣宫
图10 回族建筑
图11 延祚禅寺
(1)居住要求的提高
传统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是古镇中最普遍的建筑类型,居民为满足自身需求而随意将传统民居改建或拆毁重建(图12)。民居的建筑风貌的改变对古镇传统风貌的整体性的破坏是巨大的。
图12 被改建的传统民居
(2)出行方式的改变
石板铺就的小巷承载着古镇的历史记忆,但古镇的街巷在改建规划中不断被拓宽、截弯取直,对古镇传统的街巷尺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在古镇公路两旁加建停车位,很多临街古树被砍伐,严重破坏了古镇传统的景观环境(图13~14)。
图13 截弯取直的街道
图14 新建街道及建筑
(3)消费文化的变化
新的消费空间的出现使古镇纳入了多元的文化,文化的交融往往会伴随着“文化吞噬”,新来的文化便于此开始阐释他们的新开端——属于新来文化和人群的原真性。随着人们消费文化的改变,城镇早期的商业活动——露天集会、庙会等都濒于消亡。孝泉古镇较有特色的集市庙会如今在政府的组织下勉强如期进行,其盛况远不及后来以刺激旅游消费为主要目的的“孝文化旅游节”。古镇的传统商铺因消费文化的变化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商铺为了追逐利益而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加建,严重破坏了古镇建筑的传统尺度(图15)。
图15 街道景观风貌失衡
(4)文化生活的改变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28]。日趋同质化的文化生活使古镇内的历史建筑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功能,其历史记忆逐渐被遗忘。由于原住民民俗信仰的改变,很多民俗活动未能很好地传承。
传统习俗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传给下一代,但传统习俗体现的是一种生活经验,极易在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中被代谢。现今孝泉古镇中的民俗活动的盛况早已不及当年。
旅游业逐渐成为古镇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孝泉古镇也不例外。1996年修建的“中国德孝城”浓缩了孝泉大部分的名胜古迹,成为了古镇旅游打卡的热门景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中国德孝城”因其仿建了姜孝祠的山门而被很多人误认为“姜孝祠”,真正的姜孝祠在孝泉师范学校内而鲜为人知。
生活空间不仅是海德格尔“存在于世”理论的构成要素,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9]。Jacobs J认为原真性是起源的一种民主表现,社区民众有权利决定自身的生存条件[30]。尊重历史的起源和新的开端,尊重原住民对生存条件的选择权,对古镇进行分区保护。
(1)历史街区
传统街巷。保护传统街巷的肌理,严格控制街巷尺度,保护街巷传统的底界面;严格控制临街建筑的高度和装修风格,以协调街巷的传统风貌。对于街道的保护,不应仅仅停留在物质实体的保护层面,更应加强对其历史文化的保护。孝泉古镇有很多以“孝”命名、以历史故事得名的街道(图4),为各个街道增加街名标识和街名由来简介,以加强对街道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承与保护。
文保单位。对待文保单位要坚持“只修不建,修旧如故”的保护原则。保存原来的形制、原来的结构、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技术。要保存有价值的重点历史信息[8]。
传统建筑。传统民居是古镇中数量最多的传统建筑,是体现古镇传统风貌的主体。保护古镇传统风貌的整体性,最主要的是要保证古镇中建筑传统风貌的整体性,严格控制古镇中建筑的风格尺度。应着力保护现存的传统民居,对比较破旧的民居进行维修加固,延长传统民居的使用年限;对新建民居的风格加以引导,确保传统民居整体风格的协调性。古镇的传统建筑体现着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信息,但由于建筑使用年限的限制以及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传统建筑难免会面临消失的危险。应及早召集各方力量对其进行专业测绘、摄像,以保存基础资料;对于不得不拆除的传统建筑,应将其具有特色的建筑构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收藏。
景观环境。历史街巷空间以及邻姑泉周遭的人工及自然景观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古镇景观环境的保护应采取“有机长效”更新的方式,恢复古镇中的传统景观环境。例如:逐步恢复邻姑泉景区的水文景观,保持其原有的水系空间分布特征;大力保护古镇中现存的古树,并在已被砍伐的古树的位置栽植新树,逐步恢复古镇的传统自然景观;保护古镇整体的景观格局,将保护范围扩展至区域层面。
(2)古镇新区
号召民众参与新区建设,新区规划设计广泛听取民众意见;提取古镇建筑的传统元素,将这些元素注入到古镇的新区设计中,继承并发扬古镇传统风貌的特色,延续古镇的历史韵味;积极引导新区自建房的建筑风格,使其与新区的风貌保持一致。
不同的地域和历史孕育着不同的文化,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之中,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积淀。文化往往同自然和人的先天遗传因素相对,它是人的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活动的历史积淀,是历史凝结成的人的活动的产物[24]138。
在古镇中新增公共文化空间,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民俗节庆;加强原住民对历史文物古迹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保证古镇历史文化在世代传承中的真实性;保护当地传统饮食文化,创立特色品牌,加强宣传;不同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重塑原住民对古镇优秀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保护地域文化特色。
古镇的原住民是古镇历史和文化的传承的主体,留住原住民是古镇保护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并非所有的原住民都对自己原来的生活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他们会为了更好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而移居他处。留住原住民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善原住民的生活条件和发展古镇的经济。
(1)改善原住民的生活条件
传统民居是原住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改善传统民居建筑的居住条件,对内部空间及设施进行优化处理,提高传统民居居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允许居民在历史街区划定的宅基地新建住宅,对其建筑的设计、建造加以科学引导,保证传统民居风貌的协调性;完善历史街区内的基础服务设施,提高原住民生活的便利性。
(2)发展古镇经济
在保护古镇遗产的前提下适度、科学地发展旅游业,根据古镇的容量限制游客数量,切忌为发展经济而过度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古镇的传统历史文化及原住民的风俗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着重点,使文化与商业结合。挖掘古镇自身特色、找准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规划、实现创新发展。
古镇的原真性体现在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中,而原真性又有历史的起源和新的开端两层含义。保护历史的起源,尊重新的开端,从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中探寻古镇的原真性的保护策略。
古镇的历史文化不能被遗忘,而当今人们的生活也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被保护得较好的古镇存留了不同时代的原住民对古镇的原真性记忆,是大家相互妥协牺牲的结果。原真性的两个侧面在不停地相互博弈,而古镇所展现的新面貌则是在古镇传统面貌保护者和现代化城市拥护者的一场又一场博弈之下产生的相对公平的结果。传统古镇的魅力就在于,它既有包容过去的胸怀,又有现代化的活力,那些存在于塔楼之间的历史街区是古镇的历史根基,也是这座古镇的灵魂所在。
资料来源: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