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关键词演变与趋势分析

2022-08-13 02:06刘听雨
华中建筑 2022年8期
关键词:遗存图谱遗产

黄 山 刘听雨

国家文物局在《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促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1]。根据《下塔吉尔宪章》的定义,工业遗产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建筑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工业遗存组成,这些遗存包括建筑物、构筑物、机器设备、车间、工厂、矿山等与其所在的场所,与工业联系的社会活动场所也包含其中。

然而,在存量规划时期,大多数同样需要再利用的废弃旧工业建筑并非工业遗产,也需要对原有功能和形式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满足新需求、复兴产业和经济的目的。因此,本文将研究范围扩大至工业遗存。

对于工业遗存的再利用过程,更新是目的,改造是方法,再利用是结果,故本文也将更新和改造纳入研究范围。

早在20世纪中叶,西欧进入后工业时代并开始研究工业遗存的保护、更新和再利用问题,其研究根植于工业考古学,具有主题广阔、方法多样、内容和视角全面的特点。中国学界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开始较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发文量较少。在2006年于无锡召开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之后,研究开始大幅增长和深入[3],自此,中国的工业遗存研究有数量繁多、分布广泛和类别多样的特点[4]。中国与国外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和建设步伐,加之,中国近现代工业建设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这使得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的核心价值也具有独特性[5]。

上述原因导致国内外对工业遗存的研究状况与内容存在差异与联系,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梳理我国工业遗存的过往和展示研究趋势。本文借助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的关键词进行了时间线视图的聚类分析,得到我国工业遗存研究的关键词演变特征,并对web of science核心使用高级检索分析,作为探讨趋势化研究路径的参照[6]。

1 我国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关键词演变分析

由于学者普遍认为《无锡建议》是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正式启动的标志,因此笔者选择2006年作为分析我国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关键词演变与趋势的起点。为了避免疏漏以“工业遗产”或“旧工业建筑”为主题而没有出现“工业遗存”的论文,检索时使用了“工业遗存”“旧工业建筑”和“工业遗产”三个关键词。

笔者对中国知网总库进行高级检索,检索内容为“(主题=工业遗存*再利用) OR(主题=工业遗存*改造) OR (主题=工业遗存*更新) OR (主题=旧工业建筑*再利用) OR (主题=旧工业建筑*改造) OR(主题=旧工业建筑*更新) OR (主题=工业遗产*再利用)OR (主题=工业遗产*改造) OR (主题=工业遗产*更新)”,选择建筑科学与工程学科。手动去除会议文件等,只保留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得到论文3665篇。在进行初步图谱分析后,笔者根据关键词的转变对发展的变化和重要的时间节点将2006年—2021年切分为五个时期,并针对五个时期的特点、代表性关键词和代表文献进行分析(表1)。

表1 我国五个时期代表性关键词

1.1 开端期:开始介入,设计计划(2006—2009)

本时间线图谱阈值、字号和节点大小为默认值35、15和10,并勾选了节点大小反应词频的选项。此阶段是我国工业遗存再利用、更新和改造的开端时期,研究论文以借鉴国外经验和设定保护规则为主。借鉴内容可见关键词“鲁尔区”“英国经验”和“巴黎”;涉及更新和再利用的具体项目较少,从保护出发,并设定分级保护规则(图1)。

图1 2006年—2009年时间线图谱

刘抚英、邹涛和栗德祥研究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模式,对中国工业遗产提出经验和建议[7];王颖和孙斌栋对中法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8];叶瀛舟和厉双燕从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出发,探讨适合杨浦区区情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9];刘伯英和李匡提出了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体系和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建议设定等级原则[10];俞孔坚和方琬丽梳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并揭示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11]。

1.2 萌芽期:尝试改造,实践萌芽(2010—2012)

本时间线图阈值、字号和节点大小为默认值40、15和10,并勾选了节点大小反应词频的选项。2010年两次学术研讨会通过的《武汉建议》[12]推动了我国工业遗产研究热潮[13]。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制定保护策略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世博园区的改造再利用产生实践的萌芽,园区内保留了25万m2的工业厂房,改建为企业馆、未来探索馆和休闲广场等[14]。2010年国家文物局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中重视工业遗产,评审一百二十余处工业遗产,其中近代遗产占较大比例。此阶段的特征是突破案例研究和保护分析,尝试做出改造和再利用实践,关键词如“厂房改造”“世博园区”和“京棉二厂”;以及对设计手法的探究,关键词如“设计手法”“功能置换”和“再生对策”等(图2)。

图2 2010年—2012年时间线图谱

金鑫、陈洋和王西京所著的提出了以大华纱厂为载体的工业博物馆的功能构成,以及旧厂房改造再生利用的模式内涵和模式框架[15];左琰图文并茂地分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滨江工业遗产和大型船坞码头改造的方法和特点,并进行了反思;陈旭的博士论文整合了理论和实践,从利用策略和建造技术等多个角度提供改造参考[16]。

1.3 涌现期:工程实践,文化记忆(2013—2015)

本时间线图谱阈值、字号和节点大小为默认值55、15和10,并勾选了节点大小反应词频的选项。2013年3月公布的第七批国家文化遗产中,工业遗产作为新型文化遗产被列入近代重要史迹以及代表性建筑[17]。2014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开设“共谋·共生—蛇口1979—2014”特展,表彰蛇口在工业遗产再利用方面的成就。此阶段涌现大量工程实践,在设计层面强调文化记忆,研究范围偏重典型工业城市内的工业遗产。虽然文化角度关键词早在2006就已经出现,但是在此时期被大量关注(图3)。

图3 2013年—2015年时间线图谱

张杰、贺鼎和刘岩梳理了景德镇现代陶瓷的历史和遗产价值,提出针对“十大瓷厂”衰落的对策[18];刘荣主张通过保护和营造“场所精神”突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本国特色,认为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是指特定的环境特性和意义,即它承载的城市文脉与公众参与和认同[19];朱建伟的硕士论文提出构建“城市触媒”理论下的城市旧工业厂区在功能更新、空间更新、文化更新三个层面的微观更新策略[20];徐艳芳和王蔚认为,从文化产业经济的角度,工业遗产价值主要有包括城市文化重塑的四种实现模式[21]。

1.4 成熟期:全面考虑,宏观统筹(2016—2018)

图5 2019年—2021年时间线图谱

本时间线图谱阈值、字号和节点大小为默认值77、15和10,并勾选了节点大小反应词频的选项。2016—2018年论文发表数量快速增长,论文关键词角度多样。此阶段的特点是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整体统筹以及建筑技术的进一步介入,如节能、防火技术,尚不成熟,在后期也不再被重视(图4)。

图4 2016年—2018年时间线图谱

徐拥军和王露露对比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概念、类型、保护和开发现状,总结工业遗产的研究趋势,并指出国内工业遗产研究的问题和注意事项[22];徐苏斌和青木信夫思考存量规划时代保护工业遗产文化价值的方式[23];王慧、江海燕、肖荣波等梳理欧美国家城市棕地修复与再生的规划设计案例,并从场地环境调查、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对我国城市棕地再开发利用提出建议[24];杨帆、钟卓乾和曾天以长沙锌厂工业遗产公园改造设计为例,开启城市双修视角下后工业遗产景观公园设计的尝试[25];张扬的硕士论文研究绿色再生旧工业建筑评价模型[26];贾骁恒的硕士论文将旧工业建筑的绿色改造方法运用于实际案例之中,从室外环境优化、围护结构更新、形体空间改造与资源和能源利用四个方面对杭州单层丝织厂——丝联166进行绿色改造[27]。

1.5 回顾期:整合主题,重现与展望(2019—2021)

本时间线图谱阈值、字号和节点大小为默认值83、15和10,并勾选了节点大小反应词频的选项。此阶段发文数量达到巅峰并开始下降,文献扩大广度、提升深度,研究范围扩张。研究依据上,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地域上,走向中小城市;研究内容上,涵盖矿区、铁路等广义工业遗存。之前四个时期的关键词开始重现。

张健健和克里斯托夫特威德以英国为例,论述了工业遗产更新和工业文化传承之间的5种空间耦合模式[28];季宏从“系列遗产”“产业链”等视角对工业遗产完整性加以拓展[29];江畔和邵龙通过田野调查和历史调查的方法对中东铁路工业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提出建议[30];蒋小英从叙亊学的角度来探寻工业遗产景观设计方法和理论,通过多学科理论融合来实现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设计表达[31];谭刚毅、高亦卓和徐利权基于工业考古学的理念与方法,通过考古学和类型学等方法建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与空间形态的关联[32]。

2 国外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关键词分析

为探究国外旧工业建筑研究的总体趋势,对web of science核心使用高级检索,检索内容为old industrial building AND(regeneration OR reconstruction OR renovation OR redevelopment OR reuse)和industrial heritage AND (regeneration OR reconstruction OR renovation OR redevelopment OR reuse)的并集,手动选取建筑科学工程相关学科。时间范围仍为2006年—2021年,去重后共得到277篇文献。阈值和字号取默认值30和15,为使节点明显,将大小调整至30。根据关键词和被引数量,下述文献具有时期特点的代表性(表2)。

表2 国外五个时期代表性关键词

2 0 0 7 年,L O U R E S ,L 和PANAGOPOULOS,T 分析了三个工业遗产的景观再利用案例,其侧重点分别是遗产、环境和社会文化,得出最小化环境影响的设计策略可以确保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结论[33];2009年,CHRIS Landorf从现状分析、战略导向、利益相关者价值观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形式四个维度,分析英国的6个世界级工业遗产,探究了其规划中纳入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程度[34];2010年,MADGIN,R研究了曼彻斯特城堡区的旧工业建筑在城市更新中扮演的角色[35];2014年,KINCEY,M和BATTY,L.等学者使用多传感器遥感评估英国阿尔斯顿摩尔的工业考古遗产[36];2015年,VALANCIUS,K,MOTUZIENE,V和PAULAUSKAITE,S分析改造为居住用途的旧工业建筑的能源需求和室内热舒适度[37];2016年,DUIJN,Mark通过分析荷兰36个被改造的工业遗产周边的房价,得出工业遗产改造过程对周边社区的影响[38];同年,BERTA,Mauro,BOTTERO,Marta和FERRETTI,Valentina以首钢的更新过程为例,通过使用折现现金流量分析等方法研究更新废弃工业场地的城市设计策略;2019年,VARDOPOULOS,I通过fuzzy-DEMATEL分析法,研究可持续发展语境下旧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影响因素[39](图6)。

图6 2006年—2021年时间线图谱

结合关键词和代表性文献,可以发现国外的工业遗存再利用的论文具有如下七个特点。第一,关键词综合,不同时期都兼顾设计、文化、技术和统筹四个方面,对比之下,中国关键词有较为明显的分期发展特点。第二,始终强调适应性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第三,注重工业遗存更新、改造和再利用对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的影响,而中国侧重于对工业遗存更新、改造和再利用行为本身的案例和理论研究。第四,进行多个各具特点的案例对比分析,中国注重单个案例分析。第五,注重工业考古学,国内虽有学者提及[40],但相关论文数量不多。第六,已经开始将经济学、地理信息科学等的更多学科与建筑科学结合。第七,工业遗存更新、改造再利用过程中,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主张优化商业开发模式,协调各方面和社区参与机制。

3 我国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关键词演变趋势展望

整体而言,国内工业遗产研究基本是追随西方相关研究的脚步进行的[41]。由于国外工业遗存更新、改造和再利用的超前性,可以进行参考,预测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改造和再利用的发展趋势。总体而言,中国相关论文的关键词将更加综合,2019—2021已经初显此特征。在设计层面,中国或将进行案例对比分析和继续夯实理论基础,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可能得到提升。在文化层面,工业考古学内容或会增多,社区参与或会成为关注点。在技术方面,建筑技术研究可能会加入碳中和和能源相关内容。在统筹发展层面,跨学科研究趋势将更加明显(图7)。

然而,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缺少西方从工业革命到工业遗产保护的循序渐进过程;我国工业遗产概念提出较晚,没有经历“工业考古”而直接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阶段,与国外的保护背景和保护方式都存在差异[42]。因此,我国工业遗存更新、改造和再利用研究关键词演变趋势也具有独特性。

由于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改造和再利用的工作组织形式多为自上而下型,与国外自下而上型相反,其过程中的社区参与研究需要一定发展时间。与此同时,伴随着“遗产廊道”和“城市双修”等关键词的出现,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也将影响我国工业遗存更新、改造和再利用的研究。

猜你喜欢
遗存图谱遗产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绘一张成长图谱
遗产怎么分
图表
千万遗产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