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栋,许硕贵,毕宏达,夏阳,赵倩,顾群,柏愚
2020 年7 月,南沙某岛礁医院接诊的普通感冒患者暴发性增加,为摸清此次普通感冒流行的情况及原因,了解广大官兵对普通感冒防治的认知情况,推进科学施训,减少未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及传播,提高岛礁卫勤保障能力,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防治相关要求,基于微信“问卷星”平台设计并发放了感冒情况调查表。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方便抽样法使用微信App 作为问卷传播媒介,开展电子问卷调研。调查对象为自愿参与的驻礁部队官兵及工程作业人员,调查时间为2020 年7 月25-31 日,参与人数731 人。
1.2 方法 本次调查基于微信“问卷星”平台设计,首先将问卷文档导入生成网络调查问卷,以二维码的形式发放至各个单位,人员用微信扫码匿名填写并提交,每个微信账号限填写1 次。调査数据由“问卷星”平台自动导出,以Excel 格式保存,再根据统计需要将数据进行编码和处理,导入SPSS 16.0 统计软件。
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为4 个部分。(1)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2)生活及工作环境:既往感冒的频率、平均每天剧烈体力活动时间、工作场所的人群密度、平均每天熬夜工作的时间、住宿条件、是否为新上礁人员、感冒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多选);(3)感冒调查:本次调查的核心问题为“近1 个月来是否曾患感冒”,利用“问卷星”平台的跳转功能,感冒患者继续填写就诊次数、感冒原因(多选)、感冒症状(多选)、最近一次感冒持续时间、患病后单位采取的措施(多选)、病情转归、对战斗力的影响等;(4)感冒常识认知:感冒的病原体、预后及感冒后应该采取的措施(多选)。
1.4 统计学处理 对感冒病情、感冒后单位采取的措施及其对病情的影响、普通官兵对感冒的认知等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人员基本情况、可能的危险因素等变量分别与是否曾患感冒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感冒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感冒患病率及症状表现 2020 年7 月25 日发放问卷,截至2020 年7 月31 日,“问卷星”平台共回收731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31 份。2020 年7 月该岛礁普通感冒312 例,总患病率为42.68%。通过对感冒患者的症状、病程、转归、来院就诊次数、对战斗力影响等详细病情的调研发现,出现流涕、鼻塞、咳嗽、咽痛、乏力、头晕头痛、发热[体温(腋温)为(37.6±0.5)℃]、其他症状的比例分别为77.24%、74.68%、53.53%、50.96%、43.27%、37.82%、5.77%、2.56%。47.44%的患者病程为3~5 d;另外,截止调查日期,绝大多数感冒患者(87.18%)已明显缓解;一部分官兵(21.47%)战斗力受到明显影响。见表1。由此可见,本次集中暴发的普通感冒虽以轻症为主,大多数患者病情不重、病程不长、恢复较好,但对官兵的战斗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1 某岛礁感冒人群问卷调查结果(n=312)
2.2 感冒患病及流行原因分析 将人员基本情况、易感因素等与问卷中“近1 个月来是否曾患感冒”这一变量纳入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既往感冒频率、户外长时间淋雨、密切接触感冒患者3 个因素为导致本次感冒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具体来说,既往感冒频率越高的人,本次患病的概率越高;与未淋雨者相比,户外长时间淋雨者感冒患病概率明显较高;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感冒患病概率明显较高。相比之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每天剧烈体力活动时间、近期单位是否有新上礁人员、高强度训练等因素对感冒患病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感冒患病及流行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3 人员患病后单位采取的措施对感冒病情及流行的影响 有人员患感冒后,大多数单位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预防感冒流行,具体措施包括:减少病员活动(35.58%);建议病员及时就诊,药物治疗(65.38%);加强公共卫生,如洗手、消杀、通风(59.29%);减少人员密切接触,如分发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36.54%);有感冒症状患者集中居住(14.10%)等。将患病后单位采取的措施的多个选项设定为一个变量集,与病情持续时间、病情转归、就诊次数等变量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见表3~5。观察表中数据可知,单位采取的措施对改善病情、控制流行产生了积极影响,无特殊措施的单位(22.44%)人员感冒后病程较长,转归较差,未就诊比例较高,且就诊患者中多次就诊的比例较高。见表4~6。
表3 感冒患病及流行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表4 单位采取的措施对312 例感冒患者病情持续时间的影响[例(%)]
2.4 感冒常识认知调研结果 在对所有人员感冒常识的认知调查中发现,部分人员对感冒的基本常识认知不足,只有46.65% 的人知道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28.32% 的人不知道绝大多数感冒不治疗也会好;25.58% 的人甚至认为感冒后应该穿暴汗服或跑步发汗。见表7。
表7 南沙某岛礁官兵感冒常识认知调研情况(n=731)
南沙岛礁的气候特征为高温、高湿、高盐,年平均气温>27 ℃,无四季之分,只有干、湿两季之别,受赤道季风和热带气旋影响,降水多集中于6-12 月份,年平均降雨量约2 000 mm。2005 年一项岛礁人员与船员、海岸人员患病率的对比研究发现,感冒是岛礁人员最常见的疾病,全年患病率(15.07%)明显高于船员及海岸人员[1]。其他研究亦提示,2013 年南海岛礁建设之前,上呼吸道感染始终是岛礁人员患病率最高的疾病[2-3]。随着岛礁建设的完成,设施完善、人员齐备的岛礁医院落成并投入运行,官兵生活环境及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军事训练强度逐渐加大,以腰背痛、关节痛、运动伤等为代表的运动系统疾病逐渐取代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疾病,成为患病率最高的疾病类型[4-6]。然而,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仅次于运动系统疾病,仍然是官兵健康的主要威胁。最近一项针对南沙某岛礁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分析发现,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高峰出现在6-8 月份,7 月份发病率最高,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比为65.61%[7]。
表5 单位采取的措施对312 例感冒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例(%)]
表6 单位采取的措施对312 例感冒患者最近1 个月来医院就诊的次数的影响[例(%)]
本调查结果提示,2020 年7 月南沙某岛礁普通感冒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对岛礁卫勤保障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统计学分析发现,既往感冒频率、户外长时间淋雨、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等因素是导致感冒患病及流行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相当比例的人员对普通感冒的病因、预防及治疗措施缺乏正确认识。本研究暴露了岛礁官兵的防病意识不强、部队骨干科学施训能力不足、呼吸道疾病易于传播的弱点。
首先,6-7 月份是岛礁特殊气候条件下干季与湿季交界的月份,降水量明显加大,官兵户外作业或训练时淋雨的概率增大;同时,由于湿度上升,为感冒病毒创造了滋生及传播的条件。因此,在岛礁干、湿季交替时,为避免感冒暴发流行的出现,应当积极督促官兵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减少熬夜,增强抵抗力;严格落实科学施训,遇到大雨等恶劣天气应减少非必须的户外活动,或适当降低活动强度,避免长时间淋雨造成抵抗力低下而诱发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为普及感冒相关的医学常识,纠正错误观念,提高防病能力,应由医院专家组织普通感冒相关的医学科普讲座,并编写、印发普通感冒防治宣传手册;尤其应针对驻礁部队领导机关与组训人员开展科学施训的专题讲座,杜绝因不当施训造成的非战斗减员,保障部队战斗力。
其次,岛礁官兵工作、生活的空间较为集中,来往密切,容易导致普通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出现暴发流行。调查发现,出现感冒病例后,大多数单位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控制流行,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然而,仍有近一半(49.36%)的感冒患者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未能前来就诊,这不仅延缓了患者本人的康复,也因为其隐匿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感冒的蔓延流行。各单位有感冒、肺炎等病情集中出现时,应立即上报机关及医院,并在医院专家的指导下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加强公共卫生管理。
岛礁距离陆地遥远,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较为频繁,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岛礁部队的卫生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经过对人员上礁前严格执行医学隔离及核酸检测,以及上礁时体温检测、病史询问等措施,严格杜绝南沙岛礁疫情的发生。目前在全球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国内疫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仍有零星境外输入病例出现,甚至陆续出现原因不明的聚集性感染,疫情防控的形势依旧严峻[9]。南沙岛礁特殊的环境和使命任务决定了对疫情的零容忍,通过提高官兵医学常识,推进科学施训,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杜绝呼吸道疾病滋生的土壤和传播的途径,应当把新冠肺炎防治措施宣教作为重要的补充内容,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