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初中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大单元教学构建与实践

2022-08-12 12:32董训跃
地理教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上海空间

董训跃

(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中学南校, 上海 200125)

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课程素养的核心概念,是使学生拥有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空间思维是分析地理事象空间结构的基本方法,是实现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基本支撑和途径。

当前,学生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体系,往往是简单的知识点堆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与教师以专题为单位的碎片化教学方式有关,还源于教师缺乏大单元、大概念教学的理念,这样的教学无法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获得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学习过程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认为,空间思维能力是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核心大概念,必须由教师设计并实施空间思维能力的大单元教学,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和作用。下面结合“战疫守沪:这里是上海”为主题的课堂教学,谈谈促进初中生空间思维能力发展的大单元教学构建与实践。

一、探究任务设计

1.大单元构思,明确方向

大单元教学是通过整合课前、课上、课后及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式地理实践探究活动,有利于提升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本文通过探索地理教学中基于地理空间思维的学习任务设计的依据、类型、策略和评价,围绕主题整理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形成探究任务学习群,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改善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确定目标,融入问题设计

基于真实问题设计“战疫守沪:这里是上海”的大单元乡土地理教学。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围绕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探究任务为:(1)知道上海16个区(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区)的空间分布,运用空间定位思维了解目前各区的疫情变化情况;(2)梳理深圳、长春、上海、香港疫情变化图表信息,运用空间关联思维分析上海城市疫情变化情况,了解疫情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前景的关系;(3)掌握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自然环境特征,运用空间计算关联思维了解“战疫守沪”的必要性;(4)网上探究并交流“我也为上海的抗疫献一计”,进行空间比较,设计一条特色的热点旅游线路,为疫情后接待各省市援助这次上海抗疫的志愿者做准备;(5)学生开展线上“迪士尼游园活动”,收集相关地理图表信息,为“疫后”线下实地开展迪士尼游园探宝活动做准备,训练空间转化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时事设疑,构建探究环节

通过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根据上海疫情情况,设计了“疫”线之疑—“疫”战之思—“疫”路之行—“疫”过之亮—“疫”后之进等教学环节,梳理了上海乡土地理重点问题,进行课堂问题探究和交流评价。计划用3个课时,从兴趣、信息、方法、质疑和智慧等角度尝试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融入空间思维教学元素,训练学生的空间定位思维、空间计算思维、空间关联思维、空间类比思维、空间转化思维等,积极构建线上智慧课堂。

从学习目标的调整,课堂情境的创设、应用和评价等方面实施大单元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大概念—空间思维力”的学习策略,开展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关注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实践探究策略与路径

1.利用地图转换时空,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1)巧用地图,设计拼图任务

通过上海疫情突发创设情境,以“疫”线之疑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自制上海市行政区划图,将《上海市乡土地图册》上16个区的上海市行政区划图放大一倍,用双面胶覆在硬质壳上并剪下。学生练习熟知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方位后,进行拼合,再拼接外围行政区域。从空间定位、空间关联等方面建构空间思维能力。

(2)圈划方位,比对图文要素

在“疫”战之思环节,教师安排学生小组合作从网上查找上海自贸区的空间布局、上海老城厢的空间方位及其历史沿革、临港新城洋山深水港作为上海对外贸易港口的发展变化信息,锻炼学生空间定位叠合、空间关联能力,合作收集指定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增进爱家乡的情怀。

(3)实地用图,提升空间认知

教师设计了“玩转迪士尼”课堂学习任务单,以“线上带您游迪士尼”为题,结合上一届学生实地查看的迪士尼公园游览地图,进行“规范的读图顺序”反馈练习,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依托课堂学习任务单,学生的读图顺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进园观察迪士尼乐园平面图,确定图幅主要内容;辨别迪士尼乐园正门朝向、理清各景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找景点、图例,确定其周围环境;根据景点示意图和乐园平面图,对比它们的实际面积,确定比例尺大小;判断迪士尼乐园的高低起伏情况。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圆满结束迪士尼游园之旅的同时,还学习了规范读图的顺序。在此基础上,通过“做一做”,学生围绕课堂学习单上的问题,再认真思考:“宝藏湾在米奇大街的何方?明日世界在奇想花园的什么方位?”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的读图顺序规范。提升空间感知,感知图与实际方位的关联,将空间方位、空间关联、空间类比具体化、可视化。

2.探究小课题问题,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1)小组合作,选定探究主题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设计三项任务,请学生模拟“我当某某家”(历史学家、旅行家、企业家)任务。第一项:我当历史学家——探寻城隍庙豫园,圈划上海老城厢地区位置,探究老城厢为什么是上海的城市之根、发展之源、文化之脉;第二项:我当旅行家——外滩有哪些著名历史建筑?为何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第三项:我当企业家——在上海自贸区开办企业,我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爱家乡生活的情感。

为使探究任务有的放矢,首先,组织学生合作搜索并讨论上海的位置、面积等地理位置信息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上海的位置作出简要评价,完成课前学习单。请学生利用双休日完成小课题“我当某某家”的网上探究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收集了解空间方位等特定信息的能力,发现“我眼中的上海”,进行讨论、梳理、概括的信息整理类等地理实践,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任务驱动,空间比对学以致用

课始创设情境,以“疫”后之进为题,提高学生完成课堂实践探究任务的兴趣。组织学生观看教师播放的“摄影家眼中的上海”视频短片、“上海名字的由来”、航拍中国——豫园、“万国建筑博览群”的介绍、“洋山深水港码头的科技创新”视频,比对探究任务“我眼中的上海”,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未来,理解探究主题认识城市的特征和城市发展;锻炼独立观察视频并从中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图与实景的空间类比,感悟不同空间相应的信息。

(3)形成探究报告,创设交流学习平台

“我当某某家”(历史学家、旅行家、企业家)任务,分别探寻城隍庙豫园和外滩圈上海自贸区划,运用空间定位、空间关联、空间转换思维等,从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四方面展开。学生课前分工合作,围绕主题撰写小课题探究报告,并完成PPT制作,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比对相关空间地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爱家乡的情感。

课上,组织学生交流三项实践探究小课题(“我当某某家”)并进行评价,分析地理图表,对小课题实践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展示、交流与评价,根据完成情况进行互评,针对同伴分享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提升合作评价素养,感悟空间变化,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一位学生实地探究感悟:“这次豫园游学,我真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粹。始建于明代的豫园,以前是一座私家园林,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园林中的空间布局错落有致,景色很不错,有各种绿树、亭子还有假山,让人感到安静和闲适。正如《苏州园林》所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河上的桥、池子里的锦鲤、石壁上的书法、各式各样的门窗,每个都能让你感觉到空间艺术之美。如果你想放慢一下你的生活节奏,那精致的豫园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引发学生积极交流评价,感悟空间思维在探究活动的灵动,甚至有几位同学课上就表示,一定结伴游豫园,去身临其境感悟豫园之美。

三、主要学习片断(见表1)

表1 学习片断

四、大单元教学的启示和感想

1.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呈现“立体化”的教学进阶

设计大单元教学,首先从学科核心概念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通过对核心概念进行分解并实施针对性教学,有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地图阅读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关注地理空间方位、尺度、形态等空间要素在地图上的呈现与判读,进而促进学生将地图空间与现实空间进行空间要素整合与关联,促进空间转换思维的培育。通过学习任务驱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探究内容的交流展示,促进学生对地理空间过程、空间规律、空间原理的认知与学习,进而促进地理空间思维的培育。

充分借助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通过地理课件进行空间虚拟化或类比表达,将空间形态、空间要素、空间过程等内容借助地理信息载体进行呈现,从而实现直观表达,进而通过分析、计算,最终辅助空间决策和空间认知,实现对学生空间思维的培育。从大单元教学角度,分课时在课前、课中、课后融入学科问题任务,围绕学科核心概念进行分解和学习进阶,深度理解学科核心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及时反馈,辅之目标导向练习,提升学生的“所做所想”

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目标融入到大单元教学中。通过开展小课题探究活动,探究身边的地理问题,在活动中提升空间类比思维和地理空间关联思维,提升对空间图形、地图、图像系统的比较、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

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的练习指向某一具体目标或标准,具有合适的难度水平,并注意练习的时间、数量和频率,那么这种练习就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同时,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或活动的积极价值、期望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感知到来自周围环境的支持时,就可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将更大地提高学习效益。

3.加强地理实践,在真实环境中培育空间思维

鉴于多数学生于平时两点一线枯燥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活动空间受限问题,应该充分以地理实践力培育为抓手,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空间中进行地理知识的构建,进而形成良好的空间认知能力、定位能力和转换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地理空间思维整体水平的提升。

地理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受到诸多限制,因此教师应该立足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地图、教具学具、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板书、板图、教具、学具及地图呈现与判读地理空间方位、尺度、形态等空间要素,进而促进学生将地图空间与现实空间进行空间要素整合与关联,促进空间转换思维的培育。

大单元教学是基于核心概念和核心素养进行的单元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知道某个章节,还需要明确整体规划和教学目标。为此需要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核心素养,明确各类别素养的主要培养部分和迁移部分,根据各部分培养素养的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间,形成一套可行的培养方案。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育是实践的事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创设真实情境,做到条理清晰、反馈到位,使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享受学习经历,提升空间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上海空间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空间是什么?
培养思维能力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创享空间
培养思维能力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