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遵
(河南省滑县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 滑县 456400)
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高发于青春期、更年期女性,临床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反复性出血、月经稀发[1],常用治疗措施为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后采用诊断性刮宫术后配合口服短效避孕药止血调经[2],但具体采用何种药物配合的效果最佳,目前尚存有争议。基于此,本研究对炔诺酮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 年1月—2021 年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16 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标准;②近6 个月无激素用药史;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吸烟史;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③严重器质性病变;④恶性肿瘤;⑤精神或认知障碍。经计算编号后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 例。对照组年龄41~55 岁,平均年龄(49.38±4.29)岁;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6.27±3.48)个月;子宫内膜厚度8.6~11.5 mm,平均子宫内膜厚度(9.68±2.41)mm。观察组年龄42~56 岁,平均年龄(50.16±4.39)岁;病程1~12 个月,平均病程(6.45±3.2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8.7~11.9 mm,平均子宫内膜厚度(9.80±2.31)m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在进行断性刮宫术后15 d 采用黄体酮胶囊(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40982)治疗,口服,200 mg/次,1 次/8 h。在患者出血停止后,逐渐减少药量,按每3天减量1/3,减至200 mg/d,直至21 d 停药。第2 周期开始时,在撤退性出血13 d 起服药剂量为200 mg/次,1 次/d,服用12 d。3 周为1 个疗程。观察组在进行断性刮宫术术后5 d 采用炔诺酮(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769)治疗,口服,5 mg/次,1 次/8 h。在患者出血停止后,逐渐减少药,按每3 天减量1/3,逐至5 mg/d,直至21 d 停药。第2 周期开始时,在撤退性出血5 d起服药剂量为5 mg/次,1 次/d。3 周为1 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疗程。
①止血效果:主要包括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血红蛋白,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水平。②凝血功能: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③性激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雌二醇、孕酮。④短期疗效:治疗时间满3 个月时评价疗效,其中完全改善:治疗后患者出血完全停止,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恢复正常,无血块;显效:治疗后患者出血完全停止,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逐渐规律,月经量明显减少;有效:治疗后患者出血量显著减少,仍有少量出血;无效:治疗后患者出血量未减少,患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⑤安全性:从阴道不规则出血、突破性出血、乳房胀痛、小腹坠胀、恶心呕吐等方面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出血控制时间(h) 完全止血时间(h) 血红蛋白(g/L)观察组 58 24.67±3.71 32.69±4.22 81.36±4.25对照组 58 31.58±4.29 43.50±5.36 70.57±5.43 t 值 9.279 12.068 11.917 P 值 0.000 0.000 0.000
治疗后,两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组别 凝血酶时间(s)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凝血酶原时间(s) 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8) 15.57±2.14 10.25±1.66 32.16±5.30 26.93±3.15 12.51±2.97 9.54±2.26 3.07±0.15 2.44±0.11对照组(n=58) 15.61±2.33 12.78±1.53 32.24±5.27 29.41±3.07 12.63±3.15 10.58±2.17 3.08±0.13 2.68±0.12 t 值 0.096 8.535 0.082 4.294 0.211 2.528 0.384 11.228 P 值 0.923 0.000 0.935 0.000 0.833 0.013 0.702 0.000
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雌二醇、孕酮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s)
组别 黄体生成素(U/L) 卵泡生成素(U/L) 雌二醇(pg/ml) 孕酮(n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8)15.37±1.14 6.23±0.67 16.27±1.18 6.49±0.98 37.51±2.39 82.28±5.31 12.35±1.40 6.13±0.68对照组(n=58)15.35±1.15 8.24±1.03 16.29±1.14 8.57±0.88 37.56±2.44 66.19±5.37 12.36±1.45 8.25±0.64 t 值 0.094 12.458 0.093 12.027 0.111 16.226 0.038 17.290 P 值 0.925 0.000 0.926 0.000 0.911 0.000 0.970 0.000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短期疗效比较[n(%)]
观察组阴道不规则出血、突破性出血、乳房胀痛小腹坠胀、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安全性比较[n(%)]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炔诺酮可明显缩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止血时间,控制出血情况,且显著提高载氧能力,避免或减少贫血的发生。分析可知,异常子宫出血是因卵巢无黄体形成和孕激素分泌,引起子宫内膜增殖过度和不规则剥脱而导致[3],炔诺酮作用于垂体前叶,阻断促性腺激素分泌,阻碍卵巢对雄激素的分泌,可发挥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促使腺体萎缩的作用[4];同时,炔诺酮可刺激子宫内膜再生性修复、生长,促使子宫内膜创面血管凝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水平,发挥有效的止凝血作用[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雌二醇、孕酮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炔诺酮可显著改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分析可知,炔诺酮孕激素作用为黄体酮的60 倍,具有抗雌激素作用,可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使子宫内膜转化为蜕膜样变,阻滞下丘脑促黄体释放激素的分泌,阻断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促使雌激素的代谢清除效率得以提升并减少雌二醇的分泌量,从而维持雌性激素的正常水平[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炔诺酮可显著提升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短期疗效,分析原因为炔诺酮同时兼具雄激素和黄体酮的作用,短时间内加快子宫内膜的萎缩,在调经和止血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升治疗效果[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阴道不规则出血、突破性出血、小腹坠胀、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较于黄体酮,炔诺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不增加患者出现乳房胀痛的概率,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炔诺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止凝血指标和性激素水平,患者的短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更低,值得临床应用。本次研究重在分析患者的短期疗效,未进行长期的随访收集复发情况,存在不足之处,今后将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