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常用药物与复方苦参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2022-08-11 02:38:16于然夏金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溶性苦参

于然,夏金

(安阳市肿瘤医院姑息治疗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苦参和白土苓,具有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疼痛、出血的辅助治疗当中[1]。临床上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肿瘤疾病,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肿瘤内科常用药物之间联用时,曾出现过水肿、过敏、局部血管堵塞等不良反应[2],但目前尚无相关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肿瘤内科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有效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药品

复方苦参注射液(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231,规格:5 ml);亚叶酸钙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77,规格:50 mg);托烷司琼注射液(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061,规格:5 mg);西咪替丁注射液(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309,规格:2 ml);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322,规格:1 ml);0.9%氯化钠溶液(广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210,规格:100 ml)。

1.2 实验仪器

济南爱来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JWG-5A智能微粒检测仪以及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PHS-3C 型pH 计。

1.3 方法

1.3.1 配伍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中的操作方式,模拟临床的给药剂量和方法,将0.9%氯化钠溶液250 ml溶入10 支复方苦参注射液,同时依次将1 支托烷司琼注射液、西咪替丁注射液,2 支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以及3 支亚叶酸钙注射液分别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 当中,得到上述五种药物的临床成品输液。然后取复方苦参液200 ml,分成4 份;取托烷司琼、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亚叶酸钙各1 份,每份50 ml。将50 ml(1 份)复方苦参液分别和上述4 种药液合并混匀,随后置于温度为25℃的室内保存。

1.3.2 pH 值的测定

对上述4 种溶液0、1、3、6h 后的外观变化进行观察,并采用PHS-3C 型pH 计对其pH 值进行检测。

1.3.3 不溶性微粒的测定

对上述4 种溶液0、1、3、6h 后的不溶性微粒数进行测定,其中每个样本溶液测定3 次,取其平均值。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流程均由经过统一培训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检验医师按照《中国药典》和仪器说明书进行。其中《中国药典》中规定:除特殊情况外,≥100 ml 的静脉注射药物中≥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不能>25 粒,且≥25 μm 的不溶性微粒不能>3 粒。

2 结果

2.1 配伍后溶液外观和pH 值变化

在溶液外观变化方面,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亚叶酸钙3 种成品输注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配伍后外观均为澄明,并未出现浑浊、沉淀等显著变化,但托烷司琼输注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配伍后3h 则出现颜色加深以及浑浊沉淀的情况;在pH 值变化方面,托烷司琼注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配伍后其pH 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且变化较为明显,而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亚叶酸钙输注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配伍后其pH 值均无显著变化,见表1。

表1 复方苦参注射液与4 种常用肿瘤内科注射药物配伍后溶液外观和pH 值变化

2.2 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测定情况

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亚叶酸钙3 种成品输注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配伍6 h 内,均符合《中国药典》中不溶性微粒测定的标准;但托烷司琼注射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配伍3 h 后≥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以及配伍6 h 后≥25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中国药典》中的标准,见表2。

表2 复方苦参注射液与4 种常用肿瘤内科注射药物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测定情况

3 讨论

3.1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功效和药理机制

复方苦参注射液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苦参和白土苓,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抗肿瘤、缓解疼痛、出血等临床治疗[3]。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抗肿瘤机制主要为:①药物成分中的槐果碱对肿瘤细胞的分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直接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4];②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苦参碱可有效抑制细胞进入S 期,促使细胞在G1 期聚集,从而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5];③该药物能有效提高人体T 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止痛、止血等功效机制与药物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扩张血管等多种不同作用有关[6]。

3.2 配伍后溶液外观和pH 值情况

随着医嘱审核等制度的不断完善,常规药物出现多种混合调配的情况较少,但成品输注液和配制药物在使用过程当中仍然会有联合串滴情况出现,且护士对治疗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仍存在一定的了解不足,这就增加了临床不安全用药的使用风险[7]。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说明书中提出该药物要与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进行使用,但并未明确指出有关配伍禁忌,而药物的配伍情况则是导致其发生性状变化、成分降解等的重要因素之一[8]。本次实验对肿瘤内科常用临床用药与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配伍,结果显示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亚叶酸钙3 种成品输注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配伍后其性状均未出现浑浊、沉淀等显著变化,且配伍后其pH 值均无显著变化;但托烷司琼输注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配伍后3h则出现颜色加深且浑浊沉淀,同时其pH 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且变化较为明显,提示托烷司琼输注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这两种药物进行联用时,注意不能将其加入同一瓶内,应将其中一种药物输注完毕后再输注另一种药物,且在接点时,应先接未加药物的液体,防止输液器中出现浑浊现象[9]。

3.3 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测定情况

本实验结果显示,托烷司琼注射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配伍3 h 后≥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以及配伍6 h 后≥25 μm 的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中国药典》中的标准,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和托烷司琼注射液配伍后其稳定性较差,考虑原因可能是复方苦参注射液属于中药注射剂,其在临床配伍中的禁忌主要就是因配伍后不溶性颗粒的增加且超标[10]。同时,中药注射液本身成分较为复杂,其成分中的生物碱、氨基酸、皂苷以及部分未被清除的杂质和其他成品输注液配伍后其pH 值的变化而出现细小的沉淀和颗粒,导致不溶性微粒超标[11]。因此,在临床用药中,尤其是在配制药物的过程中,用于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注射器不应再用于托烷司琼注射液的使用,且上述两种药物应避免序贯滴入。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溶性苦参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苦参百部液治虫咬皮炎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0
大剂苦参治不寐
脂溶性维生素:营养需求之外的功能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22
黔产丹参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22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家庭医学(2016年3期)2016-04-05 22:23:01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