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娜,叶丽冰,苏丽娟,张望,陈月嫦(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湛江524002)
冠心病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是指心肌功能障碍,造成供血不足,静脉血回流不畅,进而促使冠状动脉堵塞的一种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慢性心衰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促使心肌损伤,最后导致冠状动脉缺血缺氧性坏死的复合临床综合征[1-2]。对此,需要在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为对象,探讨强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指导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收治的66 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3 例。常规组中男18 例、女15 例;年龄56~81(61.15±6.59)岁。 研究组中男20 例、女13 例;年龄55~83(59.27±6.45)岁。 纳入标准:经过各检查后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晰,能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意识不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资料不全者;认知功能障碍者;患脑出血、严重器质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予以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等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严密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指导。具体操作:(1)强化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复杂且治疗周期较长,很容易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出现各种负面情绪,而这种负面情绪将会影响后续的治疗及护理。对此,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在开导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全程采取温和的态度,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其问题,予以合理的解答。 同时向患者普及历年来的成功案例,以此来消除患者心理顾虑,提高其治疗依从度。对患者采取环境护理,确保室内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定期予以病房清洁及消毒工作,每天至少通风2 次,确保空气质量良好[3-4]。 (2)强化日常干预。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依据患者病情好转程度、饮食习惯、饮食忌口等制定一份营养均衡的膳食表,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错误的饮食习惯加剧病情。此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的休息体位,确保患者舒适,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性质、持续时间等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其疼痛,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发生心绞痛及时给与硝酸甘油服用;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刺激,必须禁烟禁酒,以此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5-6]。 制定休息时间表,督促患者每天按时睡觉,保证睡眠充足,精神充沛,睡前避免饮用咖啡等刺激神经的饮品,睡前不宜过饱或过饿;确保睡眠环境安静舒适,降低外界干扰。(3)强化药物干预。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用药剂量、输液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同时严密监测患者血压,依据血压水平调整用药剂量、速度。(4)强化运动干预。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根据患者所能承受的范围,进行合理有效的运动干预,以此来增加免疫力及抵抗力[7-8]。(5)强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采取视频、健康知识小册等形式向患者普及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护理模式、预后效果等知识,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此来提高配合度,并且告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1.3 临床观察指标 (1)两组依从度及复发率。 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问卷为百分制,分为:完全依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配合度高,无任何不适感)、部分依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配合较高,出现些许不适感)和不依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配合度差,出现严重不适感),总依从度=(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2)依据BADL 评估表对所有患者住院及出院后日常自理能力进行评估,该量表共有10 个条目,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好。 评定标准为四级:完全独立,日常生活活动不需要他人帮助为100 分;轻度功能障碍,患者基本自理为60 分;中度功能障碍,活动多数受限,需要他人帮助为40 分;重度功能障碍,无法自我护理,长期需要他人帮助。 (3)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比较,分别从躯体功能、心理活动、社会能力、物质生活状态4 个项目进行评分,分值为100 分,评分越高,临床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依从度及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总依从度高于常规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依从度及复发率比较[n(%)]
2.2 两组住院时间及自理能力比较 两组入院自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且研究组出院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及自理能力比较(±s)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及自理能力比较(±s)
出院自理能力评分(分)研究组常规组组别 n 住院时间(d)入院自理能力评分(分)33 33 t P 10.62±0.87 14.82±0.54 23.563<0.001 62.28±3.56 61.09±4.87 1.133 0.262 79.81±4.26 66.51±3.92 13.198<0.001
2.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活动评分、社会能力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躯体功能 心理活动 社会能力 物质生活状态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常规组33 33 t P 53.21±2.13 53.25±2.43 0.071 0.994 91.29±0.59 70.47±0.57 145.791<0.001 52.24±2.09 52.27±2.32 0.055 0.956 88.19±0.53 74.42±0.42 116.974<0.001 55.38±2.01 55.34±2.32 0.075 0.940 87.40±0.42 78.42±0.31 98.821<0.001 52.28±2.01 52.24±2.12 0.079 0.937 87.31±0.34 76.48±0.49 104.314<0.001
导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因素较为复杂,临床治疗有着很大的难度,若稍有差错将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严重加剧了治疗难度及巨额的医疗负担。 在以往传统的护理干预无法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进行双重干预,达不到预期的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进程,甚至引发医患纠纷[4,10]。随着近年来的护理技术的发展及进步,在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实施强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强化护理将临床各个护理项目进行强化,根据患者真实情况制定出一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深化护理技术,改善临床不良病症,在最大限度内改善患者心脏负荷,同时对患者的日常进行干预,将潜在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另外再配以有效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能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从而起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10-11]。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总依从度高于常规组、复发率6.06%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出院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说明强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可在临床治疗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缓解患者痛苦,促进其心脏功能正常运作,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及抵抗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及工作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促进患护和谐相处,树立医院良好形象[12-13]。 另外,予以患者心理干预、日常干预、药物干预等,从而很好地调节患者各种不良情绪,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活动评分、社会能力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 说明采用强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众多优势:其中强化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全程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患者普及相关疾病健康教育知识,有利于加强患者对于此病的认知及预防;护理人员对患者予以心理干预,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建立患护之间友好关系,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实施疼痛干预,提高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稳固其生命,改善社会功能[14]。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强化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指导效果显著,提升护理依从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