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
(北大荒集团北安医院骨科,黑龙江北安 164000)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因外力所致,以腕部肿胀、手腕部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症状,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手部及手臂等的功能[1-2]。当前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较为常见方法的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石膏板固定,对于简单、无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较好,但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疗效不甚理想。随着临床对骨折研究的不断深入,内固定治疗在临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以斜T 型锁定加压钢板(LCP)掌侧入路、普通钢板掌侧入路两种术式较为常见[3-4]。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 年5 月—2021年8 月收治的84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象,比较斜T 型LCP 掌侧入路与普通钢板掌侧入路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收治的84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27~66 岁,平均年龄(45.46±8.33)岁;受伤部位:左侧14 例,右侧20 例,双侧8例。对照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27~65 岁,平均年龄(45.49±8.35)岁;受伤部位:左侧14 例,右侧19 例,双侧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经X 线及CT 检查确诊;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悉,且已签署同意书;生命体征平稳,能够配合完成本研究。
排除标准:既往有桡骨远端骨折史;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恶性疾病所致骨折。
两组均行掌侧入路手术。术前协助患者选取仰卧体位,常规进行消毒、铺巾,对患者上臂行止血、驱血处理,手术入路为掌侧,于桡侧腕屈肌腱、桡动脉之间进入,逐层切开皮肤,操作时应注意避开神经与血管,切断旋前方肌,切开骨膜,完全暴露骨折部位,对此处血块、软组织进行清除后,行手法复位;针对骨折碎块较多者,应对其行植骨处理,保持桡骨远端关节面完整,使用C 型臂透视机确定复位情况,若无异常,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对照组行普通钢板掌侧入路术:克氏针固定后,钢板塑形折弯后置入,拧紧螺钉,确定固定效果;冲洗切口,并留置1 枚引流片,由内向外逐层缝合皮肤。
观察组行斜T 型LCP 掌侧入路术:克氏针固定后,选择长度合适的斜T 型LCP 进行断端的固定,钢板远端与关节面之间的距离需保持在2~3 cm 内,钻孔拧入螺钉,先固定近端,随后固定远端,固定过程中注意骨折线,并在C 型臂透视机下,确认对位与螺钉位置,放置引流、关闭切口。术后常规行抗菌、止血、消炎、抗感染等措施。
两组均持续随访3 个月。
(1)临床疗效:于术后3 个月进行评估,具体判定标准如下:优:腕部无疼痛,握力、活动度恢复正常,骨折对位准确、关节面平整;良:腕部偶有疼痛,握力正常,活动度降低<30°,骨折对位基本准确,关节面平整;中:腕部多次出现疼痛,握力欠佳,活动度降低30~50°,骨折对位基本准确,关节面不平整;差:腕部疼痛持续,握力下降,活动度降低>50°,骨折对位不准确,关节面不平整。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
(2)腕关节功能:于术前及术后3 个月,指导两组患者进行X 线片检查以测量其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
(3)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两组术前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个月尺偏角、掌倾角均大于对照组,桡骨高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腕关节功能对比()
表2 两组腕关节功能对比()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表3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桡骨远端骨折占全部骨折的10%,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6]。当前临床针对桡骨远端骨折多依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由于掌侧骨面较为平坦,故掌侧入路手术较为常用,能够减少对肌腱神经造成的损伤,且切口隐蔽,不仅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还可提升创面美观性,患者满意度较高,但术中内固定钢板的选择会对临床疗效造成一定影响。
常规普通钢板普遍适用于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不甚理想,加之受骨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易出现钢板松动、复位丢失等情况,不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应用受限[7-8]。斜T 型LCP 有加压孔与锁定螺钉孔,能够满足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锁定和加压的需求。本研究将斜T 型LCP 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可对骨折部位进行有效固定,且固定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避免术后骨折块移位或钢板松动等不良情况[9-10]。同时,术中螺钉均为双皮质固定,可减轻对伸肌腱的损伤,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与斜T 型LCP 形态相符,手术操作时无需塑型、过度剥离骨膜,可有效避免骨膜损伤的发生,确保骨折端血液循环,有利于促进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 个月尺偏角、掌倾角均大于对照组,桡骨高度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斜T 型LCP 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确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近(P>0.05),说明斜T 型LCP 掌侧入路治疗不会增加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或延长其手术、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马亮等[10]的研究表明,斜T 型LCP 掌侧入路术在桡骨远端骨折中具有较高的疗效,可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升其腕关节功能,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说明了斜T 型LCP 掌侧入路术的优越性。但本研究观察对象仅有84 例,总样本量较少,且观察时间较短,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准确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后续研究中应增加纳入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深入分析斜T 型LCP 掌侧入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客观、可靠的指导。
综上所述,斜T 型LCP 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术后腕关节功能尽早恢复。